两会专题‖如何疏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化解信息不对称难题?

中国证券报 , 欧阳剑环 , 2022-03-14 , 浏览:5365


今年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普惠金融着墨较多,提出了多项具体举措。政策引导下,近年来小微金融服务呈现量增价降态势,但信息不对称、缺资产少抵押等融资痛点仍然存在。


多位代表委员建议,构建全国统一的普惠小微融资服务平台,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同时,对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薄弱环节,仍需要金融继续大力支持。


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


近年来,小微金融服务呈现量增价降态势。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介绍,近四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超过25%,贷款利率累计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大中型银行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持续提升服务长尾客户、边远地区和乡村振兴的能力,2021年五家大型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长41.4%。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普惠金融着墨较多,提出了“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推进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加快税务、海关、电力等单位与金融机构信息联通”“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对小微企业的覆盖面”等多项具体举措。


对于今年普惠金融发展态势,国务院研究室国际司司长宋立日前强调,要引导更多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扩大普惠小微贷款包括信用贷款,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进一步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


尽管普惠金融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信息不对称、缺资产少抵押等小微企业融资痛点仍然存在。多位代表委员就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提出了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要积极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全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继续优化普惠金融业务激励考核,不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并综合运用金融科技优化服务,使金融资源精准“滴灌”,提高服务普惠小微客户的效率。


为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原行长张智富建议,构建全国统一的普惠小微融资服务平台。整合各地各类服务小微企业融资平台,各金融机构线上产品服务平台,通过端口接入等方式,建立业务统一出入口,数据分省管控,业务属地管理,专门为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政策宣传,业务介绍、受理、查询、审批,结果反馈等“一站式”服务机制。组织银行机构全面入驻,发布专属信贷产品,建立专属小微企业服务机制,打造全国普惠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促进“高效对接”。


此外,要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认为,商业银行要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薄弱环节将迎精准滴灌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


“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都是薄弱环节,都需要金融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当然,总体上要遵循市场化、商业化的原则。”郭树清强调。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表示,在绿色金融领域,应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构建绿色信息披露体系,探索中小企业各类环境权益抵质押业务。在科创金融方面,目前商业银行主要服务于相对成熟的科创企业。以“专精特新”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科创型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更加复杂,其成长特点及风险特点仍需进一步掌握。应大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重点客群,助力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


“为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大对普惠群体的支持力度,普惠金融业务与县域金融等业务之间的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李晔林认为,在县域金融领域,要聚焦县域重点行业、重点客群和重点区域,提升涉农县区普惠金融覆盖率。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中国证券报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碳减排项目占67%,银行如何挖掘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客户?
下一篇:承兑人不听话,商票将无法质押和保证!
  • 欧阳剑环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报告
    万联网
    中国当前面临需求不足、预期不稳的困境,国企必须带头稳经济、稳预期。但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在业务运作中也面临缺业务、缺人、缺风控经验等诸多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由万联网发起、联合生态内有实操经验的企业家与专家,围绕地方国企践行“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于2023年4月开始编撰,历经数月最终形成《地方国企供应链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一一“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促进地方产业生态发展》(简称《国企指南》)。
    了解更多>
  •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梁超杰,许书川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