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新梦想 | 郑强壮:一个货车司机的“变形计”

万联网 , 路歌 , 2022-03-17 , 浏览:5527

 

从货车司机到汽修老板,永远不要小看一个梦想的力量

 

因为不愿意像一颗螺丝钉被紧紧旋在老旧零件上,跑了多年长途的货车司机郑强壮,终于决定离开原来的堡垒。

 

 

对他来说,每跑一次长途,就像一次冒险,需要在各种极端天气里辗转,把命拴在方向盘上换钱,时不时还遇上货主出尔反尔,一切不确定的因素都令他迫切渴望转变。

思来想去,郑强壮觉得还是做个修车店好。因为从小喜欢和机械类的东西打交道,再加上入行时买的二手车经常会有一些小毛病,坏了都是自己动手研究,一来二去也算半个修车师傅。

于是,带着一腔热血,郑强壮和两个同是经验值为0的合伙人,开始了摸索道路。

新的未知

虽然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学习能力也不错,但隔行如隔山,刚刚接触汽修的三个人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挑战不只很大,差点扛不住了。」郑强壮形容店里的生意特别差,将特别二字重复了两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三个人只能干坐在门口看车来车往,通过斗地主打发时间,偶尔招揽一个生意,高高兴兴忙活半天,发现只赚了10元。

由于半道出家技术上的不精湛,发生了许多尴尬的事情。一次,卡友的变速箱坏了,三个人齐上阵,修了一天也没修好,最后只能找外面的修车师傅帮忙,前前后后花了3天时间。

此外,配件供应方面也令人心忧。随着各细分场景下的车辆资产通用性变弱,升级的产品均为技术壁垒较高的配件,需要什么品类,往往只能硬着头皮到汽配城挨家挨户地跑。

 

约有一年半的时间,三个人没有任何薪资收入,更谈不上分红,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又需要投入到维修设备上,或是用于配件及日常消耗品的采购。

原以为从货车司机转型到汽修老板,能过上轻松惬意的生活,实际上却越发乱成了一锅粥。创业的第4个年头,两个合伙人实在熬不住了,选择撤资退出,只剩他一个人。

合伙人的退出,像子弹一样击穿了郑强壮,所有的压力都压了过来。一个更具象的现实是,大年三十的他,还需要借钱给员工发工资。「非常压抑痛苦,无数次的怀疑自我,无数次的疲惫无助。」

郑强壮把自己埋在工作里,却又忍不住想,也许某一天,这里会长出更广阔的天地。

绝处逢生

维修服务涉及“人”、“场”、“货”三种核心诉求。对于郑强壮而言,一方面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配件品类,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开拓与供应商的合作,还要在维修服务端做到差异化。而这,显然已超出了他的负荷。

 

 

 

「一个人的资源始终有限」认清了这一点,郑强壮开始寻找第三方的助力——卡友地带。


早年在做货车司机的时候,郑强壮就接触到了卡友地带。在这个专属卡友的社区里,他十分活跃,积极地参与各种话题讨论、互帮互助活动。当然,他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遇到的困难。

恰好,卡友地带正在孵化商业项目卡加养车,了解到郑强壮的情况后,便迅速派出工作人员和他对接。

「总部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我帮助。」卡加养车给了郑强壮一次转折性的机会。从品牌形象、门店装修到供应链产品、管理运营再到售后保障,郑强壮需要什么,卡加养车就针对性地提供支持,还组织了相应的技术培训。

很快,郑强壮的门店便迎来了质的变化,业务量、营业额、毛利、运营效率等方面,无一例外得到了大幅提升,员工返聘率达到50%,甚至当初选择退出的一位合伙人也回到了一线工作。

 

 

 

而现在,修理店从不起眼的街边,已经扩大占据了半条街,成为了菏泽服务站,经营范围也覆盖了从前期购车到后期车辆维修保养,以及能源配套等,真正做到了一站式服务。


创业近7年,中途有过无数次放弃的想法,但郑强壮仍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对他来说,他押注的是这个行业的未来。现在看起来,他赌赢了。

共创梦想

选择卡车后市场行业,选择卡加养车,是个人的选择,实际也顺应了时代的浪潮。

过去三年,卡加养车持续整合优质配件资源,打通多品牌服务体系,帮助了很多有梦想的卡友进行转型,从货车司机变成了卡加养车的合作伙伴。

他们所在的卡车后市场行业,正是一个前景广阔的世界。在这个环境中,郑强壮和同行的从业者们一步步上升,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环境中实现初心,又温暖他人。

作为路歌旗下业务,卡加养车诞生于2019年,是为解决卡车后市场“服务良莠不齐”、“价格缺乏透明”、“店面互联不畅”等问题而打造的全国卡车维修保养连锁品牌。秉承“科学养护、以养代修”的经营理念,通过直采定制化产品、搭建直达门店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在全国范围铺设服务网点,并结合车联网技术应用和养车线上场景的运营,为车主提供便捷、高性价比的车辆维保服务。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深圳国际(00152.HK)连获佛山两宗仓储用地 打造大型智慧物流示范园
下一篇:打破时空束缚,起底疫情之下的“无接触风控”
  • 路歌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