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帮平台治理“顽疾”再出招,上线“清源行动”打击重复铺货

万联网 , 满帮 , 2022-05-21 , 浏览:4884

 

某些货主恶意将同一条货源信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账号在满帮平台重复多次发布,以此来增加曝光量。然而,这种行为却给货车司机在接单时造成很大困扰,“电话打过去发现几个货源是同一个,重复沟通让人很糟心。”5月23日起,满帮平台宣布正式启动“清源行动”,专项治理平台上恶意发布“重复货源”行为。这是今年以来,继满帮平台“阻击低价货源、打击倒卖货源”行动之后,又一重要举措。

 

货车司机吐槽:重复货源多,接单就像玩“找不同”

 

货车司机老钱有一辆9.8米长的大货车,他经常开着这辆大货车往返于长三角区域的不同城市之间。一段时间以来,他在满帮平台承接货运订单时发现了一个问题。“有很多订单信息很相似,只是价格不一样。”老钱说,他选取了两个发货信息差不多、价格却不同的订单,试着跟对方沟通。当老钱把电话打过去之后,他发现,这两条信息实际为同一货源信息。

 

老钱说,货主这样的行为会导致货车司机在接货时,出现与货主重复沟通的尴尬情况。“我们接单时,肯定要看价格,同样的里程数和货物,有价格高的订单肯定会选价格高的沟通,但是有时候沟通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些货主的找车谈价格的‘技巧’,最终成交的价格实际上是低价的那一单。”

 

“重复货源”给老钱和他的货车司机朋友们带来了烦恼。“增加了沟通成本,价格也有可能会被恶意压低。”老钱说,重复货源的出现,导致他们接单时就像玩“找不同”一样,首先要学会“火眼金睛”的本领,判断哪些是“重复货源”避免“踩坑”,但是总也避免不了这种情况。
 

清理平台“牛皮癣”,满帮平台重拳治理“顽疾”

 

业内人士称,互联网货运交易平台之所以会出现“重复货源”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货主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货源信息的曝光,让更多的司机看到自己的需求,以便能够快速找到更合适的货车;另一方面是极少数货主为了压低价格,采取发布不同价格的策略,以此来试探司机的底线运费,这种情况无形中降低了运费,损伤了货车司机的利益。

 

对此,满帮平台客户体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平台已经着手恶意发布“重复货源”的治理。“今年初,我们就探索治理‘重复货源’,已经总结和积累出一些方法。”该负责人说,“重货”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要判断是否“重货”,不能完全依赖所有信息的一致性进行判断,还需要识别关联账号、相似货源等,这也是“重货”在平台上反反复复,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

 

据介绍,满帮平台通过大数据智能化的方式,现阶段已经基本解决了单一账号重复铺货的问题,正在解决处理多账号重复铺货等更隐蔽的行为。从治理效果方面来看,自产品功能开始测试到正式上线,满帮平台目前重货率已经大幅下降了23%。

 

那接下来,货主继续重复发布同一货源,到底还能不能获得更多展示和曝光呢?该负责人表示,从满帮平台的推荐规则来看,重复发布同一货源并不能获得更多展示和曝光的方式。如果货主想提高信息曝光量,可采取另外两种方式。一种是提高货主信用分,货主信用分高了,货源订单的曝光度自然就会相对更高;另一种方式是,订单出价高,货源信息展示量也会越高。

 

“根据平台规则,如果货主反复发同一票货,反而会影响其运单的曝光量。”该负责人说,目前,滥发铺货的行为,可能会影响货主的成交率和在平台的信用分。针对一小部分有高频重复铺货行为的货主,平台将通过限权等方式降低其货源曝光机会。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满帮集团旗下运满满和货车帮两大平台在听取用户的意见和调研基础上,围绕平台治理推出多项组合拳。这其中就包括以“阻击低价货源、打击倒卖货源”为目的的“春风行动”,打击高频违约、频繁取消订单的高频违约专项治理,以及推出首套货主信用等级体系等,都是为了改善线上货运市场环境,积极引导平台用户形成良好的交易习惯,让司机接单更放心,货主发货更省心,进而形成更健康、更透明的平台生态。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票据将化解“三角债”危机! 推动规模以上制造业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票据化发展
下一篇:盐田港集团成功并购鲜易!未来将开启冷链物流业态新征程
  • 满帮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