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家贸易商,不用抵押房子了

腾讯云 , 腾讯云 , 2022-07-21 , 浏览:4922

长江尾、东海头的张家港保税区,每天吞吐着上百万吨大宗商品。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在这里经过复杂的交易和流转,最终流向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


从上游工厂到下游制造业,不管是配送还是账期,都需要保税区里的一万多家贸易商来“承上启下”。


作为货物集散的重要“管道”,这些贸易商们面临着普遍的融资难题。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他们甚至需要抵押房子去贷款。但近两年,在保税区、银行和科技公司的努力下,贸易商们的融资现状正在悄然改变。


张家港保税区现代供应链科创中心总经理郝红亮在保税区工作了15年,他讲述了给万千贸易商解决融资难的故事——


长江流经八省二市一区,注入东海前在江苏省拐了最后一个弯,就是我们的张家港湾。位于得天独厚的江海交汇之处,2021年,张家港口岸吞吐了2.57亿吨货物。国际航运在这里卸下的货物,有些就近被长三角地区的工厂消纳,有些则沿长江西去武汉、重庆,甚至抵达更遥远的新疆。


化工、纺织、粮油、木材这些大宗商品,交易特别复杂,上下游工厂基本上是脱钩的。上游原材料工厂很强势,它们要求全款来提货、不管配送。下游工厂则希望送货上门,还希望有账期。两边对不上,怎么办?


这中间就一定需要大宗商品贸易商。他们全款往上游去订货,订完货组织运输,运到下游工厂,同时再给下游一定的账期。国家政策支持他们在像我们这样的保税区内暂缓交纳各种进口税费,在保税状态下进行仓储和交易,便于择机出手交割。


张家港保税区里面有上万家贸易商,年进口一手货值达到了5000亿元。这里已经成为长江流域最重要的大宗商品集散中心,给长三角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服务他们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听到两个字的头等大难题——融资。


为了做大宗商品贸易,把自家房子抵押了


大宗商品交易有两个显著特点:价格波动大、交易规模大。这就直接导致贸易商对资金的时效性要求高。比如,今天刚好市场有人在出这批货,谈好了,就必须要把这个合同执行掉,如果拖到明天,价格又涨了,人家就不卖了。所以贸易商今天说要用钱,就必须要拿到这个钱,晚一天就是损失。


另一个特点,是要求的资金额度大。大宗商品的贸易商经手的货值比较高,注册资本100万的贸易公司,一年的营业额达到几个亿、十几个亿的,很正常。


那贸易公司容易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到这么大额度的钱吗?很难。现在银行虽然很愿意做普惠金融,但是他们离大宗商品的上下游行业太远了,对风控的要求又很高,基本上只能依托一些大型的央国企、上市公司来担保兜底,触达不到小微贸易商。


如果走传统融资模式,就是主体信用和货物质押。像苏州的恒丽帆公司,在棉花领域每年的交易额有10多亿。银行基于他们这几年的纳税信用,可以批个100万的信用贷款。但这点钱买不了几吨货。而贸易公司又不像制造企业,没有什么土地、厂房可以作为担保抵押。我甚至见过贸易企业的老板,为了融资把自家房子给抵出去的。即使是这样,这一套手续走下来也要一个月。


总结起来,银行虽然有心为中小微企业做普惠金融,但大宗商品贸易商的商业模式很难在现行框架里拿到这个普惠。


我经常说,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缺少一个“变压器”。我们作为保税区的服务方,就想着怎么去做一个变压器,去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


把数字技术引进来 下活小微贸易商融资这盘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2020年,张家港保税区与腾讯云一起搭建起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引入建发供应链有限公司,让银行放心把款贷给小微贸易企业。


银行为什么能放心?一方面是我们引入了建发供应链有限公司这样满足主体授信要求、又有行业经验的公司来“操盘”——以贸易方式确保交易的真实性和实现控货。另一方面,我们用技术来说话,把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金融科技能力,在贸易融资、大宗商品溯源、大数据风控、电子仓单等细分场景加以创新应用,实现线上商品交易、资金、仓储物流等信息的“多流合一”,打消银行的顾虑。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给注册资本10万块钱的小微贸易商批1000万元的额度,这中间,银行会有三重顾虑。第一,融资行为的真实性。贸易商说你要买煤炭供给下游的电厂,万一拿到钱之后转头投到股市里怎么办?第二,货物的真实性。仓单造假在大宗商品领域是个很大的问题,堆场里东一堆煤西一堆煤,银行不能隔三差五就跑来仓库看看你的货到底还在不在。第三,确权问题。银行怎么知道你这批货,有没有“一女多嫁”、多方质押?


这些顾虑本质上都是因为传统模式不可靠、不智能,而这恰恰是数字技术所擅长解决的。我们用腾讯云提供的区块链电子仓单替换掉传统仓单,将大宗商品的运输过程、仓储情况、交易合同全都搬到“链”上去,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区块链最大的特点是不可篡改,非常适合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唯一性。我们将物流、资金流、贸易流和信息流的数据全都整合到链上,只能追加不能修改。结合仓库的摄像头数据、利用AI算法判断货物去向,我们就有了多方数据来交叉验证电子仓单的真实性。相比起银行以前要做的各种线下尽调、核查,更高效且更准确。而且,各家银行可以接到同一个链上,不怕出现重复质押的情况。


我们也用数字技术做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控管理,和期货市场每天下午三点半的结算价联动起来,自动判断每一个订单需不需要补保证金,这也解决了供应链金融服务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整套平台做出来之后,我们推荐给保税区里的贸易商用。一开始,他们听说又要在平台上注册,又要找银行开户,多少有点犹豫。后来,有几家企业通过我们的平台拿到了1000万元的最高额度,不用担保,可以先放着,等需要的时候再用。这事传开后,一下子就注册了好多家。


由点到面,对接产业互联网平台


除了融资难题,我们今年还要把保税区里的贸易商跟大宗商品产业互联网平台对接起来。


这实在是一片蓝海。大宗商品里面的细分品种太多了,光说化工这块,搞PTA(精对苯二甲酸)的有华瑞信息网,搞乙二醇的有海峡石化交易网,数不胜数。每一个垂直品类,都衍生出了自己的 “淘宝”、“京东”。C端电商做到后面,想要提高客户黏性,就会想做支付、做物流这些增值服务,B端的也一样。


拿我们现在合作的易棉购来说,整个棉花产业圈子里也就5000多家法人,基本上全是它的注册会员。平台上的公司多了,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关注到客户的融资痛点,不希望看到客户因为资金不够做不了交易。我们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和他们的订单系统正在做对接,用我们这套服务解决他们平台上公司的融资难题。


易棉购这5000多家会员里,只有300多家在我们保税区内。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触达、服务到更多保税区以外的贸易商。今年,我们会重点把易棉购这个合作模式走通,以后复制推广到更多平台。


我们一开始找腾讯云合作,也是了解到腾讯有进军产业互联网的战略,觉得做这个事会志同道合。老实说,腾讯这样的科技公司,离产业当然是相对远了一点。刚进来的时候,对棉花不太懂。但来过几次之后,他们很快把产业的现状和模式翻译成技术的语言,通过技术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原本要做好几个月的需求,腾讯云理解消化之后,半个月就给开发出来了。


另外,腾讯云在金融行业的经验也帮了我们大忙。比如我们有些客户不愿意跑去银行花上半天去开户,腾讯云就帮我们联系对接上海银行总行,希望做到让客户拿手机20分钟就开好户。因为这个产品是总行的,可能连上海银行在我们张家港分行的人都不知道。像这样,我们从技术和服务上都少走了很多弯路。


去年7月,张家港市被评为全国首批现代供应链创新和应用国家示范城市,是唯一一个入选的县级市。最近也有人来问我,我们保税区做这个创新的事,动力来自哪里?


我想,从小了说,服务好保税区里这一万多家贸易商,吸引更多贸易商加入我们保税区,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从大了说,现在都说服务实体经济,但大家一提到实体经济,就想到工厂和制造业,却想不到贸易商和和供应链。其实,这千千万万的小微贸易商,就像实体经济网络里的毛细血管。打通了这最后一公里,满盘皆活。


来源:腾讯云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腾讯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中国银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下一篇:确保融资“不断链”,推动供应链金融行稳致远
  • 腾讯云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