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云:不懂解构和重塑,做不好数字化!

供应链架构师 , 施云 , 2023-11-15 , 浏览:3935

供应链数字化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对供应链的流程规范、要素资源进行的一次系统化再造。

因此,要想做好供应链的数字化,要懂得如何解构,如何重新塑造。

这就好比画家可以通过三原色调配出大千世界所有的色彩,音乐家可以通过七个音符谱写出美轮美奂的乐章,化学家可以把世间所有物质最终拆解为118种元素的组合……而其它的,诸如生物、建筑、物理、天文等等学科都有类似的特点。

人们常常提到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如何能够把复杂多变的事物进行解构分析的能力。

对于供应链管理者而言,解构和重塑的能力异常重要。

譬如说仓库,在一般人看来,仓库就是一个个静止的、用于存储物品的库房。但是在专业的物流管理者眼里,仓库却是由一系列要素和流程组成。

要素包括:地理位置、面积、净高、楼库/平库、消防等级、仓内设施(可以进一步拆解)、仓租……其它诸如周边用工情况、交通便利情况、合同通常几年一签等等。根据不同的用途,我们可以拆解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要素出来。

流程包括:出入库流程、盘点流程、损耗流程、调拨流程、拣选流程、上下架流程……这些流程也可以进一步拆解。并且根据不同的仓库类型,所涉及的流程也同样千差万别、大相径庭。

这些要素和流程,对于单个仓库的管理者而言,必然是了然于胸。因为所见即所得,大不了,你需要了解什么,我现场解释就好了!

但是,对于管理着几十上百个仓库的物流总监而言,如果不能根据需要精准地定义和解构出每个仓的核心要素和核心流程,则根本无法管理好这些仓库。

尤其是当他需要对仓配网络进行月度、季度、年度优化的时候,他必须十分清楚,通过哪些物流资源的要素及流程的结合重塑,它能够做出更好的搭配。

再来说说采购。采购员对于所需采买的商品属性也需要进行精准的解构:材质、标准、Leadtime、品质、MOQ、MPQ、价格……而这其中的每一项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解构。

例如价格,它由料、工、费、GS&A、利润等组成。越是专业的采购,对于成本的解构颗粒度越细。当我们需要对采购成本进行优化的时候,专业的采购可以在这些要素和流程的基础上,对于用料、生产工艺、生产效率、质量控制、运输方式、采购模式等提出建议,推动研发、物流、制造等部门进行改善,从而达到目标。

而普通的采购员往往只有一招:简单粗暴地“要求供应商降价”!

计划管理也类似,我们要预测某些商品好卖、哪些商品不好卖,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如果我们能将商品的属性进行解构,就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某个商品畅销或者滞销背后的根本原因。

例如家具类商品,我们可以将其解构为材质、尺寸、重量、工艺、样式、风格、价格、产地等一系列要素。然后根据针对这些要素的历史销量来判断某个属性对于某类客户的吸引力,从而发掘出畅销/滞销的原因,用来指导将来的采买和生产的计划。

从流程角度,计划管理能够被解构为多个相互关联的计划流程。粗颗粒的包含战略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执行计划;类型上又可以分为经营计划、网络规划、需求计划、供应计划、资源计划等;每一个还可以进一步解构和细化。

供应链管理者的功力深浅,往往体现在他/她的解构和重塑的能力,例如解构的完整性和颗粒度,重塑的先进性和适用性。这取决于他/她对供应链本身的理解,以及他/她对于行业的理解,二者缺一不可。

而供应链的数字化的成功与否,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链管理者对于流程和要素的解构和重塑能力的高低。

“解构和重塑”就好比供应链管理者手中的扑克牌,很多人抽了一手烂牌,却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组合搭配,最终胜出;有的人抽了一手好牌,最后却输得体无完肤。在供应链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中,尝试训练我们自己的“解构和重塑”能力,将会对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施云

高级经济师。畅销书《智慧供应链架构:从商业到技术》、《供应链架构师:从战略到运营》作者,现任Gartner全球供应链25强企业副总裁、供应链总经理。厦门大学、上海交大、上海大学等的商学院客座教授。曾在头部互联网公司担任数字供应链中台产品负责人、供应链运营总经理、数字供应链商业解决方案负责人等职务。拥有二十多年的供应链实战经验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经验。

为持续助力企业践行数字化转型提供思维弹药,万联网将于12月15-17日带队走进厦门开课走访2家厦门当地供应链标杆企业,特邀行业知名供应链专家【江老师】,以及数字供应链金融实操资深专家、人大商学院MBA兼职教授【张明裕】老师,手把手教你构建数字供应链与创新产融数字化模式!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供应链架构师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高交会现场热讯】准时达CTO解码商业新物种的秘密
下一篇:国企供应链从自融走向助融,银行能否唱主角?
  • 施云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