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成开创新局面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 每日经济新闻 , 2023-12-10 , 浏览:3139

一件衬衫的出厂价两三百元,为什么到消费者手里就要上千元?田里的白菜收购价只有几毛钱,为什么到了城市菜市场就要3块钱?这里面核心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提升空间。

12月8日,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供物流)董事长刘武在第二十六届中国供应链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发表讲话称,中国的生产制造业经过几十年大力发展,可以说已经“独步全球”。但“重生产、轻流通”的问题仍然存在,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刘武说,转型变革、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主旋律。在这个全新阶段,上下游企业及相关方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是关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也提到,全球经济竞争是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我国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也对我国现代物流水平与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认为,全球的产业链新态势将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短链化、区域化、在岸化;第二,数字化、绿色化、平台化;第三,半球化、慢全球化、再全球化。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我国产业链供应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记者了解到,中国供应链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现代物流与供应链高级研讨会之一,199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二十六届。12月8日,300多名来自政府、国家高端智库、国内外供应链领域的顶尖专家、企业精英等嘉宾汇聚广州,聚焦构建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为推动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谋策。

刘武于12月8日出席研讨会时发表致辞提到,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现状是: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长期处于彼此割裂、相互博弈、缺乏信任的孤岛状况;各家企业始终关注在企业“墙内”思考;整条供应链未能形成同舟共济的共识,未能从产业链的角度上进行整体思考和整体规划、设计、实施,致使产业链整体运营效益不高,成本高企。

刘武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他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当前全社会的资金周转是279天一次,大部分的资金都停留在流通的各个环节。与此同时,我国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也不算快。举个例子,尽管在广州,某品牌啤酒厂近在咫尺,但消费者喝到的啤酒却可能是三四个月甚至半年前生产的。

刘武说,当前阶段,要拉动消费就要不断提供“物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 其中,“物优”需要依托研发创新,“价廉”则要依托整个产业链供应链,通过供应链重构和管理来实现。他认为,我国供应链发展将会有更大作为。同时,他也呼吁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利益相关方能够“聚众智、汇众力”,积极地参与共建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

我国供应链目前存在着物流成本高、资金周转低、链条响应速度慢等问题。在宝供物流总裁杨绍泳看来,国内供应链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企业理解和认识的局限、供应链各环节割裂分散、供应链信息缺少有效共享和协同。

要构筑怎样的供应链生态来应对新时代?

记者了解到,在该届研讨会上,何黎明认为,当前全球经济竞争仍然是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他表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A级物流企业已经超过9600家,物流市场群体日益集中,越来越多的头部企业从物流提供商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升级。” 何黎明提出,希望有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参与进来,共同搭建双链联动、协同共生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圈,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贡献新力量。

何黎明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侯云春则提到,近几年,疫情、全球经济形势变化、西方国家对中国脱钩断链等因素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态势变化。接下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可能会相对缩短,由过去的全球组链变成区域性组链。同时,数字化与绿色化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也是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最后,产业链供应链也会从过去快速全球化,转向慢全球化、半球化、再全球化。

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于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侯云春也提出建议:加快数实融合、加快绿色转型、加强企业合规化建设,同时还要坚持长期主义,稳健经营,避免过度扩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陈鹏丽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2023年产业互联网发展报告》:谁在重构产业链?
下一篇: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会长侯云春:全球产业链呈现三个方面的新态势
  •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