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家直连上海票交所平台获批!它是国内首个商贸物流产业背景、唯一由地方政府主导发起的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4-05-15 , 浏览:3674

据兰山商城公众号5月14日消息,近日,经上海票据交易所批复,临沂商城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沂链通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正式获得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直连资格,标志着商城数科正式成为全国第25家、国内首个商贸物流产业背景、唯一由地方政府主导发起的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的建设者和运营商,成为临沂数字商城建设的阶段性里程碑,跑出了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兰山加速度”,将有力助推商城开启供票业务发展的新征程。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商贸物流首善战略”,推动“四个商城”建设,兰山区依托供应链生态产业园,立足临沂商城转型升级新场景,抢抓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机遇,全力支持商城数科集团申请直连票交所供票平台。在各级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成为2022年2月以来全国唯一核准接入的供应链票据服务平台。

实现直连后,商城数科可为核心企业、链属中小微企业以及持牌金融机构提供基于供应链票据的体系性技术及运营服务,全面实现供应链票据的签发、承兑、转让、贴现、质押等全线上化处理,有效满足多种支付结算需求,极大提高区域供应链票据结算流转的安全性与业务办理效率,促进全产业链降本增效。同时,供应链票据的广泛推广应用将与各类数字经济平台有效融合,为实体经济赋能,也为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发展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有利于加快临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示范区的建设步伐,有利于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对商城小微企业的精准滴灌,有利于争取金融系统对沂蒙革命老区的创新支持。

2023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达225万亿,24家平台直连票交所

1月24日,上海票据交易所发布文章对2023年的工作进行回顾。文中提到,2023年全年市场业务总量达到22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票据承兑金额31.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6%;票据背书金额62.70万亿元,同比增长7.00%;票据贴现金额23.82万亿元,同比增长22.38%;票据交易金额(转贴现和回购)104.88万亿元,同比增长19.03%,其中转贴现交易量73.45万亿元,回购交易量31.42万亿元。2023年,制造业、科技服务业用票金额占比分别是30.5%和10.4%,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业用票增速分别达到28.8%和22.1%。

2023年,票据市场用票企业家数约320万户,较2022年增加约12万户,中小微企业用户占比为98.0%。从融资金额看,中小微企业作为申请人的贴现金额占比为73.6%,较2022年提升0.7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底,票据信息披露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约8.3万家,其中,企业8.1万家、财务公司251家、银行1664家。应披露承兑信息与信用信息的承兑人披露率均超过97%。

截至2023年底,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已上线接入点、会员数、参与者数均已达到100%,业务量占比也有显著提升,新系统企业备案数从38万家增长至450万家。

此外,万联网注意到,上海票交所持续深化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探索以供应链票据为基础资产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研究试点有限追索方案。截至2023年底,共有24家供应链平台接入票交所,具体来看:

央国企背景平台11家,其中央企产融平台7家,对应央企为中铁建股份、鞍钢集团、国新集团、中国宝武、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财务公司平台共3家,全部为央企背景,分别为中船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及中兵器工业集团。地方国企产融平台仅1家,为山东高速集团

商业银行背景平台9家,包括:农行、建行(建信融通)、招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兴业数字金融、民生银行、江苏银行、邮储银行等。

第三方平台数量3家,分别为简单汇、中企云链、中信梧桐港。

民企非第三方产融服务平台仅1家,为海尔集团。

制度规范:出台供票平台接入规则

为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支持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经中国人民银行同意,票交所积极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建设开发了供应链票据平台。通过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即称为供应链票据。

供应链票据平台于2020年4月24日上线试运行,主要依托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与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为企业提供电子商业汇票的签发、承兑、背书、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功能,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贴现、标准化票据等方式为企业融资。

2021年1月28日,为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规范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工作,票交所发布《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票交所公告【2021】1号),对供应链平台的接入标准、办理流程、职责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安排,主要包含企业注册资质、财务情况、技术支持、安全保障、专业运营服务能力与团队成员、良好的客户全体与业务规模、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法人资质8个条件。

上海票交所衡量平台接入的主要考量条件为:

1、为在中国境内合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法人,注册资本不低于3亿元人民币,注册时间不少于3年;2、具有可持续经营的能力,股东背景为大型供应链核心企业或信用评级为AAA的金融机构,财务状况稳健,最近1个会计年度实现盈利;3、具有健全的系统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国家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或以上备案;4、具有良好的客群资源和业务基础,供应链金融相关业务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此外,《接入规则》还明确了接入办理流程,符合条件的供应链平台可向票交所提交相应材料,票交所将及时受理相关申请,并在一定期限内反馈受理意见。受理通过后,供应链平台应与票交所签署合作协议,完成相应的业务和技术准备。另外,为落实探索建立交易真实性甄别和监测预警机制的要求,《接入规则》对供应链平台的监测评估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规定了异常情况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供应链平台规范开展业务,保障供应链票据平台稳定运行。

总体而言,接入规则大幅提高了供应链金融平台接入的门槛和标准,运营平台注册资本金要求提升至3亿元,并对运营平台的股东背景、信用评级进行了具体规定,以鼓励具有产业背景的运营平台接入。

来源:万联网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贸易+资源(投资)”双轮驱动,大宗商品贸易商央企中信金属2023年营收1250亿元,铜业务年营收规模突破500亿!
下一篇:建一流智能货运生态圈 ——维天运通公司专注数字化转型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