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前夕,厦门建发突然“撤回”了49.8亿元的配股融资计划!

万联网 , 毛莉 , 2024-11-04 , 浏览:656

11月3日,上交所网站发布2024年第27次审议会议公告的补充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4年11月5日召开2024年第27次审议会议,鉴于厦门建发股份(600153)有限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按照相关规则和程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决定取消本次审议会议。

来源:上交所

同日晚间,建发股份发布关于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建发股份表示,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公司决定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审议前夕建发股份突然撤回配股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建发股份上市日期为1998年6月16日,公司主要从事供应链运营业务及房地产业务以及家居商场运营业务。

2024年前三季度,建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021.36亿元,同比下滑1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8亿元,同比下滑8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下滑39.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13亿元,同比下滑157.90%。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建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831.22亿元,同比下滑1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亿元,同比下滑91.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滑53.48%。

根据建发股份此前披露的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次配股拟以配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3.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配售股份不足1股的,按照上交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有关规定处理。若以发行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3,004,071,338股为基数测算,本次配售股份数量为1,051,424,968股。本次配股实施前,若因上市公司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及其他原因导致上市公司总股本变动,则配售股份数量按照变动后的总股本进行相应调整。

本次拟发行的股票为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本次发行采用向原股东配售股份(配股)的方式进行;建发股份控股股东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承诺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本次配股方案中的可配售股份。

本次配股由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以代销方式承销。如果代销期限届满,原股东认购股票的数量未达到可配售数量的70%或公司控股股东未履行认购股份的承诺,则本次配股发行失败,公司将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将认购款返还已经认购股东。

此次配股最初于2023年4月提出,最初计划募资85亿元用于供应链运营业务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但随后两度下调至77.88亿元和49.8亿元。2024年4月,建发股份公告配股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80亿元(具体规模视发行时市场情况而定),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供应链运营业务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以促进发行人主营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发行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据厦门建发2024年中报披露,该配股项目已于2023年6月15日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且已经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及2023年年报数据更新工作,项目尚在推进中。建发股份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是张俊、王亚娟。

此次再融资配股申请,原计划审议时间拟定在2024年11月5日。

不过11月3日晚间,建发股份突然发布关于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公告称,建发股份于2024年11月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2024年第十七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经相关各方充分讨论、审慎研究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根据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以及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建发股份表示,自公司申请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以来,公司一直积极推进各项相关工作。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经相关各方充分讨论、审慎研究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股份在配股过程中客观上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2023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优化再融资的具体措施,制定了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等规则。当前建发股价与净资产显著折价,这可能导致配股计划被无限期押后或审核不通过,这些因素或许也可能是促使厦门建发决定撤回配股申请?的原因之一。

再融资与收购美凯龙无关?

根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截至6月底,建发股份的货币资金为1040.43亿元,比去年底多出近60亿元。今年上半年,建发股份的财务费用就达到了21.05亿元,而2023年全年,该公司财务费用才有19.72亿元。另外,公司房地产业务受市场影响 , 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下滑40.31% , 但相关贷款规模未减反增, , 预计未来三年需偿付的有息债务利息高达192.93亿元。

从公司财报来看,近5年多来,建发股份的负债总额一直在快速增长。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各期末,公司的负债总额分别为2300亿元、3011亿元、4655亿元、4996亿元、5962亿元、6731亿元。今年三季度末,建发股份的负债下降为6478.65亿元,但仍远高于去年底水平。与此同时,今年三季度末,建发股份的账面货币资金下降为913.71亿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去年6月,建发股份及控股子公司联发集团分别从美凯龙控股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收购23.95%、6.00%的股份,对应交易价款总额为62.86亿元,均以现金方式支付。目前,建发股份及联发集团共持有13.04亿股美凯龙股份。建发股份此前表示,收购美凯龙这笔交易目的是看好美凯龙未来发展前景,有助于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支持。

但建发股份花费巨资控股美凯龙后,美凯龙营业收入出现快速下滑,净利润也由盈利转为巨额亏损。据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在厦门建发的三大业务板块中 , 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业务虽实现盈利 , 但家居商场运营业务因美凯龙出租率下滑及商户优惠等因素 , 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在建发股份控股前的2022年,美凯龙营业收入为141.38亿元,净利润为5.59亿元。但在建发股份入主后第一年,也就是2023年,美凯龙营业收入为115.15亿元,同比下滑18.55%%;净利润为亏损22.16亿元。今年上半年,美凯龙营业收入为42.25亿元,同比下滑25.35%,净利润为亏损12.53亿元。美凯龙10月31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1.05亿元,同比下降29.62%,净利润亏损18.87亿元,亏损幅度继续增加。

从美凯龙近一年半的经营情况可见,建发股份当初花费62.86亿元控股美凯龙,非但没有“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反而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一个包袱。

面对高企的债务和持续亏损的子公司美凯龙 , 建发股份的财务压力显然十分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建发股份曾强调:公司不存在使用本次配股募集资金用于支付收购美凯龙款项的情形,并给出的理由有两点:一是预计募集资金到位时,公司收购美凯龙的主要价款均已支付完毕;二是公司收购美凯龙事项与本次配股系基于不同发展诉求而进行的不同方式的资本运作规划,两者之间相互独立。

不过,厦门建发去年花费62.86亿元现金收购美凯龙股权,今年就准备通过配股融资补充资金,表面看是两回事,但收购美凯龙的资金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自有流动资金,都消耗了公司宝贵的现金资源。而本次配股目的,建发股份也是希望通过补充流动性现金流的方式调降负债率。

来源:上交所、厦门建发公告,万联网综合整理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再陷欺诈风波!蒙古业务面临11亿美元损失,内部合规监管遭挑战
下一篇:煤炭贸易最容易踩到的10大坑:一位煤老炮的血泪史!
  • 毛莉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