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前夕,厦门建发突然“撤回”了49.8亿元的配股融资计划!

万联网 , 毛莉 , 2024-11-04 , 浏览:1985

11月3日,上交所网站发布2024年第27次审议会议公告的补充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2024年11月5日召开2024年第27次审议会议,鉴于厦门建发股份(600153)有限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按照相关规则和程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决定取消本次审议会议。

来源:上交所

同日晚间,建发股份发布关于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建发股份表示,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公司决定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审议前夕建发股份突然撤回配股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建发股份上市日期为1998年6月16日,公司主要从事供应链运营业务及房地产业务以及家居商场运营业务。

2024年前三季度,建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021.36亿元,同比下滑1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8亿元,同比下滑83.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20亿元,同比下滑39.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1.13亿元,同比下滑157.90%。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建发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831.22亿元,同比下滑1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9亿元,同比下滑91.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滑53.48%。

根据建发股份此前披露的募集说明书显示,本次配股拟以配股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的股份总数为基数,按照每10股配售3.5股的比例向全体A股股东配售。配售股份不足1股的,按照上交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有关规定处理。若以发行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总股本3,004,071,338股为基数测算,本次配售股份数量为1,051,424,968股。本次配股实施前,若因上市公司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及其他原因导致上市公司总股本变动,则配售股份数量按照变动后的总股本进行相应调整。

本次拟发行的股票为境内上市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本次发行采用向原股东配售股份(配股)的方式进行;建发股份控股股东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承诺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本次配股方案中的可配售股份。

本次配股由保荐机构(主承销商)以代销方式承销。如果代销期限届满,原股东认购股票的数量未达到可配售数量的70%或公司控股股东未履行认购股份的承诺,则本次配股发行失败,公司将按照发行价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将认购款返还已经认购股东。

此次配股最初于2023年4月提出,最初计划募资85亿元用于供应链运营业务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但随后两度下调至77.88亿元和49.8亿元。2024年4月,建发股份公告配股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80亿元(具体规模视发行时市场情况而定),募集资金全部用于供应链运营业务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借款,以促进发行人主营业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发行人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据厦门建发2024年中报披露,该配股项目已于2023年6月15日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且已经完成首轮问询回复及2023年年报数据更新工作,项目尚在推进中。建发股份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是张俊、王亚娟。

此次再融资配股申请,原计划审议时间拟定在2024年11月5日。

不过11月3日晚间,建发股份突然发布关于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公告。公告称,建发股份于2024年11月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2024年第十七次临时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经相关各方充分讨论、审慎研究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根据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以及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的授权,公司终止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建发股份表示,自公司申请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的事项以来,公司一直积极推进各项相关工作。鉴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内部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因素,经相关各方充分讨论、审慎研究后,公司决定终止本次向原股东配售股份事项并撤回申请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建发股份在配股过程中客观上也面临了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2023年1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了优化再融资的具体措施,制定了严格限制破发、破净情形上市公司再融资等规则。当前建发股价与净资产显著折价,这可能导致配股计划被无限期押后或审核不通过,这些因素或许也可能是促使厦门建发决定撤回配股申请?的原因之一。

再融资与收购美凯龙无关?

根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截至6月底,建发股份的货币资金为1040.43亿元,比去年底多出近60亿元。今年上半年,建发股份的财务费用就达到了21.05亿元,而2023年全年,该公司财务费用才有19.72亿元。另外,公司房地产业务受市场影响 , 上半年销售金额同比下滑40.31% , 但相关贷款规模未减反增, , 预计未来三年需偿付的有息债务利息高达192.93亿元。

从公司财报来看,近5年多来,建发股份的负债总额一直在快速增长。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各期末,公司的负债总额分别为2300亿元、3011亿元、4655亿元、4996亿元、5962亿元、6731亿元。今年三季度末,建发股份的负债下降为6478.65亿元,但仍远高于去年底水平。与此同时,今年三季度末,建发股份的账面货币资金下降为913.71亿元。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去年6月,建发股份及控股子公司联发集团分别从美凯龙控股股东红星美凯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收购23.95%、6.00%的股份,对应交易价款总额为62.86亿元,均以现金方式支付。目前,建发股份及联发集团共持有13.04亿股美凯龙股份。建发股份此前表示,收购美凯龙这笔交易目的是看好美凯龙未来发展前景,有助于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并与现有业务形成协同支持。

但建发股份花费巨资控股美凯龙后,美凯龙营业收入出现快速下滑,净利润也由盈利转为巨额亏损。据2024年前三季度报告显示,在厦门建发的三大业务板块中 , 供应链运营和房地产业务虽实现盈利 , 但家居商场运营业务因美凯龙出租率下滑及商户优惠等因素 , 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

在建发股份控股前的2022年,美凯龙营业收入为141.38亿元,净利润为5.59亿元。但在建发股份入主后第一年,也就是2023年,美凯龙营业收入为115.15亿元,同比下滑18.55%%;净利润为亏损22.16亿元。今年上半年,美凯龙营业收入为42.25亿元,同比下滑25.35%,净利润为亏损12.53亿元。美凯龙10月31日发布的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61.05亿元,同比下降29.62%,净利润亏损18.87亿元,亏损幅度继续增加。

从美凯龙近一年半的经营情况可见,建发股份当初花费62.86亿元控股美凯龙,非但没有“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如今反而成为拖累公司业绩的一个包袱。

面对高企的债务和持续亏损的子公司美凯龙 , 建发股份的财务压力显然十分巨大。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建发股份曾强调:公司不存在使用本次配股募集资金用于支付收购美凯龙款项的情形,并给出的理由有两点:一是预计募集资金到位时,公司收购美凯龙的主要价款均已支付完毕;二是公司收购美凯龙事项与本次配股系基于不同发展诉求而进行的不同方式的资本运作规划,两者之间相互独立。

不过,厦门建发去年花费62.86亿元现金收购美凯龙股权,今年就准备通过配股融资补充资金,表面看是两回事,但收购美凯龙的资金不管是银行贷款,还是自有流动资金,都消耗了公司宝贵的现金资源。而本次配股目的,建发股份也是希望通过补充流动性现金流的方式调降负债率。

来源:上交所、厦门建发公告,万联网综合整理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巨头托克再陷欺诈风波!蒙古业务面临11亿美元损失,内部合规监管遭挑战
下一篇:煤炭贸易最容易踩到的10大坑:一位煤老炮的血泪史!
  • 毛莉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