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 | 移远通信率先推出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解决客户网联痛点

美通社 , 美通社 , 2025-04-29 , 浏览:843

上海 2025年4月29日 /美通社/ -- 在202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期间,移远通信正式推出全新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该产品基于双向动态补偿、微秒级频段切换、混频电路集成等创新技术研发,通过信号增强、时延优化、高可靠性、灵活安装及低功耗设计五大核心优势,旨在解决车载通信中因长距离射频链路损耗导致的弱网信号难题,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稳定、高效的通信支持。


智能网联车载用户经常在车内对比手机信号和车机信号的强度,发现并抱怨车机的信号不如手机信号好。 其主要原因在于:受限于车载空间布局,天线的安装位置和通信模组的安装位置通常会相距较远,较长的射频链路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信号损耗。对于射频信号而言,较大的线损会严重降低从天线实际发出去的信号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使通信质量与有效覆盖范围大幅下降。尤其在动态行驶场景中,可能会大大降低基本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 从而影响车载通信的可靠性。

信号增强与实时传输:弱网场景性能跃升

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通过多维度技术协同,实现射频链路损耗的动态补偿。其核心原理包括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双向补偿:针对5G频段n41/n77/n78/n79进行发射和接收补偿,提升信号覆盖能力;同时,搭载低噪声放大器,加强在B1/B3/B5/B8/B20/B28的接收补偿,进一步增强弱网环境下的信号解析能力。全频段收发补偿的二代产品在迭代设计中。

在地下停车场、山区、野外等弱网场景中,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通过信号放大与噪声抑制,显著提升吞吐量。在实验室模拟测试中,n41频段弱网下信号传输效率提升超5倍;在北京山区实车测试中,无补偿器时链路吞吐量受限,启用后性能实现飞跃,有效保障了实时数据传输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同时,通过多项调节技术控制电子衰减器与闭环功率调节技术,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可实时匹配不同线缆长度的损耗特性,补偿范围达1dB~14dB,可实现信号能力10倍左右的提升,并结合专有混频电路设计,将模组控制信号与射频信号在不同频率上混合传输,单一线缆即可同步传递电源、控制信号及多频段射频数据,显著简化布线复杂度。此外,基于模组GRFC控制逻辑,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可快速切换至目标频段,确保车载通信的实时性与稳定性。

灵活部署与低功耗保障:适配复杂车型设计

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采用紧凑轻量化设计,支持隐蔽式安装,无需改动原车通信硬件布局,可灵活部署于车辆不同位置,适配SUV、MPV等大型车辆及复杂车身结构。结合低功耗设计,该产品在保证高性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满足车载电子设备对能效的严苛要求。

时延优化与高可靠通信:安全、稳定双重突破

通过降低通信时延至微秒级,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使车辆间信息交换更加迅速和准确,显著提升交通安全性。其采用先进的容错技术,可在恶劣天气(如暴雨、冰雪)及复杂道路条件下保持稳定的通信连接,确保关键数据实时传输不中断。


全场景覆盖:辅助驾驶的通信基石

目前,移远车载蜂窝和V2X天线补偿器的应用场景已覆盖辅助驾驶核心领域。其中V2X补偿器已经批量量产,4G/5G蜂窝补偿器方案已经通过客户验收。 例如,在车路协同场景中,可增强车辆与路侧单元的实时通信能力,提升V2X交互效率;在远程监测与OTA升级中,保障车辆在弱网环境下仍能稳定接收关键数据与软件更新;在高精度导航场景中,通过信号增强减少定位漂移,提升复杂地形中的导航可靠性。同时,移远通信还可提供"模组+蜂窝天线补偿器+天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来确保车载蜂窝网络的更佳表现。

未来,移远通信将持续深耕通信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在辅助驾驶、智慧交通等场景的深度应用,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出行体验,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移远车载蜂窝天线补偿器正在 2025 上海车展期间移远展台(8.2馆 8BF012)展示,欢迎感兴趣的客户莅临展台了解更多信息。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美通社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智驾革命再升级!2025上海车展解码生成式AI重构汽车产业新范式
下一篇:TüV莱茵为昕诺飞照明产品颁发全局护眼及视觉关怀系统认证证书
  • 美通社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