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帮集团研究院联合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等机构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

满帮集团 , 满帮集团 , 2020-12-29 , 浏览:13595

2020年12月29日,满帮集团研究院联合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脉策数据科技、新驰咨询、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等机构共同发布《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


报告以城市为单元,重点研究中国物流发展的整体格局和演变特征,通过构建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对全国302个直辖市和地级市(自治州、盟)的城市物流竞争力进行量化评价,重点分析了城市物流发展的区域特征、城市类型及典型案例。


《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报告(2020)》的年度主题为:“双循环”新格局下的内陆枢纽崛起。报告提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城市物流枢纽将崛起为门户接口,成为国内国外两个扇面双向开放、陆海联动的旋转中枢,由“通道+枢纽+网络”组成的现代物流体系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依托健全的物流服务网络发展枢纽经济将成为“综合立体交通”时代城市发展的主导策略,基于区域物流中心的新一轮枢纽经济之争已经开启。


东部、沿海城市领跑,中西部城市崛起


报告将城市物流竞争力定位为城市物流体系吸引周边生产要素聚集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能力,并设定了城市物流吸引力和城市物流辐射力两个评价维度。”


在经过海量的数据整理和聚类分析后,研究发现,2020年中国城市物流竞争力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重庆、武汉、天津、成都、郑州、南京。位于榜首的上海市优势突出,摇摇领先第二名广州市,其余城市的差距则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前十强中,中西部城市占据四席,分别为重庆、武汉、成都、郑州。直观的反映出“双循环”新格局下内陆地区的物流势能提升,带动一批对内对外双开放的物流枢纽崛起,在区域产业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五极”串联全物流体系,中西部城市更具潜力


从全国格局来看,中国区域物流格局正进入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等为核心的“五极”时代,五个城市顶点构成的“钻石结构”串联中国物流体系。其中,江苏省的表现较为突出。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拥有全国最多的物流竞争力二十五强城市和百强城市。同时,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省份的物流优势也显现出来,由于四省的物流市场比较发达,物流枢纽城市分布也相对更加均衡。从省域格局来看,各省物流城市分布可分为均衡型、多中心型或一核多中心型、双中心型、单中心型、欠发达型等不同布局结构。



从重点城市来看,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重庆、武汉等城市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属于强枢纽型城市,具有打造国际物流枢纽的潜力;成都、郑州等城市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属于枢纽型城市,具有发展成为全国物流枢纽的潜力;菏泽、包头等城市的吸引力强于辐射力,属于消费型物流城市;宜昌、黄石等城市的辐射力强于吸引力,属于口岸型物流城市;其他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均较弱,属于一般型物流城市。


此外,报告在分析了城市的发展潜力、营商环境、地理区位、市场覆盖等多个维度后,梳理出了最具物流潜力的十大城市,分别为东营、茂名、泰州、长治、赤峰、滨州、毕节、大理、自贡、昌吉。其中不乏西北部内陆城市。


报告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重塑我国区域物流分工体系,传统出口加工导向下的区域物流分工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内陆地区的物流枢纽能级大幅提升,带动内陆物流枢纽崛起,有望在“双循环”新格局中担当门户枢纽作用。



总体上看,我国城市物流竞争力分布不均衡,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强枢纽型物流城市较少,绝大多数城市物流竞争力偏弱,物流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度不足,迫切需要政企协同打造城市物流枢纽新格局。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满帮集团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持续平稳!《2020年12月中国通用仓储市场动态报告》发布
下一篇:市场平稳!《2020年10月中国通用仓储市场动态报告》发布
  • 满帮集团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