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业务系统正式上线 奠基票据市场新发展格局

上海证券报 , 上海证券报 , 2022-06-13 , 浏览:4295

从上海票据交易所(下称票交所)获悉,新一代票据业务系统(下称新系统)已于6月3日正式上线。


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票交所承担着票据市场改革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承担着央行货币政策再贴现操作等政策职能。在过去两个多月的疫情管控中,票交所业务系统平稳运行,不仅保证了数百万家企业用户和10万多家金融系统参与者完成各种票据行为和资金交割,还实现了新系统按期上线。作为票据市场业务系统的运维者,票交所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如何在特殊时期坚持重点项目“不断档”?新一代业务系统为何能解决长期以来制约票据市场发展的诸多问题?上证报记者专访了上海票据交易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汉光。


特殊时期保证业务系统平稳运行 金融基础设施有多重要?


对于这个问题,宋汉光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金融基础设施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于经济生活中的‘高速公路’,只不过通过金融基础设施流动的是资金。金融基础设施使资金在经济主体间流动,使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得以持续开展。”


票据市场一端与中小微企业相连,另一端与中央银行相连,是货币政策传导的“超导体”。不过票据市场不为一般老百姓所熟悉,但实际上它的规模、参与者数量都相当庞大。


“仅从银行间市场来看,票据市场去年的交易量为69.91万亿元,相当于A股市场总市值的80%。银行间市场的参与者就多达10万余家,包括了全国几乎所有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而通过银行间接使用票交所系统的企业客户更是达到320万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宋汉光介绍。


为保证票交所业务系统平稳运行,在过去两个月,票交所周密部署疫情防控,核心业务人员和技术团队始终驻扎在第一线,多措并举克服困难,确保了票据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票据市场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同时,数百万中小微企业通过签发和贴现票据,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信用和资金支持。这种支持还通过票据的背书转让传导到产业链上的更多企业,数十倍地扩大了受支持范围。


数据显示,疫情以来,票据贴现利率保持下降态势,今年4月份平均水平为1.92%,比去年同期下降115个基点,经初步匡算,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200亿元。


奠定未来发展格局的新系统


疫情期间,票交所重点项目不仅“不断档”,还完成了技术开发、业务测试和联调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系统最终按时上线。


这一新系统有多重要?


“它是未来几年影响票据市场发展的大事之一,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票据市场发展的诸多问题,为新时期票据市场的新发展格局奠定了重要基础。”宋汉光认为。


由于历史原因,票据市场存在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和中国票据交易系统两套系统并行的情况,分别运行着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业务。2017年,为加快统一票据市场建设,在央行的指导下,票交所作出了“数据融合”、“交易融合”和“系统融合”三步走战略,以实现纸电票据业务融合。


两大系统“合二为一”的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2017年以来,前两步先后完成,2019年三步走的最后一步“系统融合”工作启动。今年的6月3日,新系统按期正式投产,纸电票据业务融合三步走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有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宋汉光表示,新系统建设了统一高效的业务处理平台,打通了原先分散的业务流程,实现了一个业务系统、一套接口功能兼容纸电票据的全生命周期业务,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两个系统并存导致的重复投入、系统割裂等问题。


“必须要强调的是,第三阶段‘系统融合’的工程并不是集中在一个时间点全部完成,它的具体实施是一个中长期的动态过程。”宋汉光表示,新系统的投产上线只是第三阶段工作的一个起点,只能标志着系统融合的阶段性成果,但还远不是终点。


“接下来,还有许多相关工作会陆续推进,我们将在今年8月20日组织首批市场成员投产上线,在2023年底前,有条不紊地推动全市场成员陆续投产。直到最终完成ECDS的迁移,为‘系统融合’划上圆满句号,才能真正实现三步走战略。”宋汉光展望道。


创新功能纾困实体经济


与国外票据市场以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为主要服务对象不同,我国票据市场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此次新系统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市场风险防控以及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方面推出了系列创新功能。

“想付多少、就付多少!”宋汉光介绍,新系统的一个创新功能是解决了企业间结算金额不匹配等支付痛点问题,票据业务首次在全市场实现“找零支付”功能。


具体而言,该系统支持出票人签发由标准金额(0.01元)票据组成的票据包,票据持有人可依据实际业务场景需要,在各业务环节将持有票据包按实际交易金额灵活支付。简而言之,票据包的金额可以拆解成最小到分的任意金额进行支付。这就缓解了数百万民营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在新系统的建设中,票交所将加强风险防控作为功能升级的首要需求,为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提供了新手段,有效提升了面对复杂风险的综合管控能力。


同时,以新系统建设为契机,票交所对成立以来确立的前中后台全套业务规则进行回顾梳理,既对现行业务规则进行查漏补缺、补充完善,也根据新系统和新业务的特点推陈出新,充分体现票据市场的最新创新成果和对票据市场未来发展的思考。


“这是一个百万亿级庞大体量市场的改革创新,票交所将全力确保业务切换的平稳衔接与安全过渡,促进新时代票据市场的再出发。”宋汉光表示。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上海证券报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菜鸟新增海外仓智慧供应链系统“货运参谋”
下一篇:平安银行首笔6565万元放款落地,数链科技携手平安银行助力普惠金融
  • 上海证券报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报告
    万联网
    中国当前面临需求不足、预期不稳的困境,国企必须带头稳经济、稳预期。但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在业务运作中也面临缺业务、缺人、缺风控经验等诸多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由万联网发起、联合生态内有实操经验的企业家与专家,围绕地方国企践行“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于2023年4月开始编撰,历经数月最终形成《地方国企供应链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一一“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促进地方产业生态发展》(简称《国企指南》)。
    了解更多>
  •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梁超杰,许书川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