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退潮,金融科技进入新周期

孟永辉 , 孟永辉 , 2022-11-29 , 浏览:5024

当金融本身开启一场全新的进化,我们看到的是一次其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开始。在这样一场深刻的变革之下,金融不再是一个独立于实体经济之外的存在,而是真正成为了一个与实体深度融合的存在。可以说,金融找到了另外一种新的回归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方法。无论是对于传统的金融机构而言,还是对于新生的互联网玩家们来讲,几乎都是如此。

 

以往,谈及金融回归实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金融行业通过传统的方式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撑。尽管这样一种方式可以给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发展动能,但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金融依然是金融,它并未真正实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即使是到了互联网时代,这样一种态势依然没有发生太多地改变,甚至在互联网模式的放大之下,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割裂逐渐加深。

 

当这样一种发展态势加剧,我们看到的是,金融,特别是衍生于互联网模式之下的所谓的金融新物种,彻底沦为了一种收割流量的方式和手段。当它依然具备收割流量的效能的时候,互联网式的金融新物种尚且存在一定的发展潜能,然而,等到流量见顶,特别是等到互联网时代渐行渐远的时候,这样一种所谓的金融新物种依然还是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发展困境和难题。我们后来所看到的互联网金融的洗牌,基本上都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诞生的。

 

可以肯定的是,互联网金融绝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新模式,更无法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进化带来持久的动能。等到它在获取流量上的效能减退,一切都将从头开始。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一场金融的新进化,便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生的。

 

互联网退潮,金融开启新进化

 

曾经,有关「互联网的尽头是金融」的论调不断上演。之所以会有这样一种论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特别是头部的互联网公司几乎都在做金融,几乎都在将金融看成是自身必做的「买卖」。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金融的毛细血管的作用,真正让它成为了与流量连接的终极工具。

 

然而,等到流量被瓜分殆尽,特别是等到互联网在驱动行业效率增长的方向上失去效用,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的焦点聚焦在了新的技术、新的物种、新的模式上。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收割流量的工具的作用,开始失灵。欲要让金融重新发挥作用,必然需要开启新的进化。

 

如果一定要为今天正在发生着的这样一种全新的进化找到一个注脚的话,回归实体,赋能实体,真正发挥起金融的支撑实体、赋能实体的功能和作用,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欲要做到这一点,如果仅仅只是依然按照传统的金融模式、金融形态、金融功能,必然是不行的。只有真正给金融本身带来深度而又彻底的变革,才能实现这一点。因此,如果一定要给金融开启的新进化进行一个总结的话,真正改变金融本身,并寻找金融与行业结合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无疑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于是,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金融行业与新技术、新模式深度融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金融行业的内在元素、运行逻辑、功能作用都发生了一场深度而又彻底的改变。可以说,现在的金融,早已不再是以往我们所认识的那个金融。如果我们将以往的金融看成是一个互联网玩家获取流量和收割流量的方式和方法的话,那么,现在的金融,则已经失去了这一意义,从而开启了全新的发展。

 

如果一定要为现在的金融进行一次总结的话,笔者以为,现在的金融,更像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它所承担的,既有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又有新经济时代的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在我看来,金融只有具备这样的功能和作用,它的发展才能持久,金融只有具备这样的功能和作用,它才能真正跳出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泥淖,真正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新周期里,金融的再认识

 

当金融本身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我们是需要对它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找到金融的正确发展之道。如果缺少了这样一种新认识,而仅仅只是一味地用以往的逻辑、模式和方法来发展的话,那么,所谓的金融的发展和进化,依然会陷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金融,不仅仅只是有形的、孤立的。金融如果仅仅只是金融的话,那么,金融势必会失去它的最大的功能和意义。这一点,无论是在传统金融时代,抑或是是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基本上都已经获得了证明。如果在新的周期里,我们需要对金融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的话,金融不仅仅只是金融,无疑是最值得我们去关注的重要方面。

 

笔者以为,金融并不仅仅只是金融,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我们并不能够仅仅只是将金融看成是一个孤立的、割裂的存在,而是需要将它看成是一个需要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存在。说到底,就是需要不断地寻找金融与外部产业结合的方式和方法,通过不断地结合来将金融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到最大。

 

当金融的表现不再是金融本身,当金融的功能不再是金融本身,它的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化有形为无形,变孤立为融合,不断地让金融回归基础,回归产业,不断地将金融的功能体现在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和改造上,才能真正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缺少了这一点,纵然是再领先的金融新模式,纵然是再创新的金融新模式,依然会陷入到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死胡同里。

 

金融,不仅仅只是片段的、阶段性的。如果一定要对新周期里的金融进行一次总结的话,它不再仅仅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存在,它发挥的不再是一个片段性的功能,无疑是再合适不过到了。观察现在的金融玩家们的实践,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玩家们更加关注的是长期性,更加关注的是全流程的赋能。

 

笔者以为,金融行业只有实现了与实体经济的全流程的赋能和改造,只有在全流程与实体经济实现了联系,只有在全流程发挥了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它的本质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反过来看,金融行业的这样一种对于全流程、全链路的回归,其实才能够将它对于实体经济的赋能和改造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上的发挥。

 

由此,我们不妨大胆地想象,未来那些真正可以在新周期里有所作为的新金融的玩家,必然是那些可以与产业、实体经济实现了全流程、全链路的深度融合的玩家。那些仅仅只是按照传统的逻辑,仅仅只是想要在某个片段、某些流程来发挥金融的功能和作用的玩家,必然是无法获得发展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京东为代表的玩家们的身上看出一些端倪。观察这些玩家们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未来的金融将更多地朝着全流程、全链路的供应链式的金融发展新模式、新方向上迈进。

 

金融,不仅仅只是单一的、传统的。从本质上来看,互联网时代并未给金融本身带来本质上的改变。金融还是那个金融,金融的表现形态还是传统的形态,只不过是互联网玩家将销售的渠道搬到了互联网网上而已。说到底,金融依然还是单一的、传统的。

 

当新周期来临,特别是当金融本身开始发生一场深度而又彻底的变革,我们看到的是,一场金融的深度变革开始来临。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有关金融的孪生和进化的来临。在这样一种情势之下,金融的表现不再是以往我们所看到的那样一种单一的、传统的、原始的,而是蜕变成了新的形态、新的物种、新的模式。

 

现在的金融,更多地呈现出来的是数字化的。无论是它的表现形式上,还是它的赋能和改造的方式上,我们都可以非常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以货币的数字化为主导,金融行业将会开启一场数字化的新浪潮。在这样一个新浪潮下,金融开始变得丰富、多元和现代。

 

有了这样一种新进化之后,金融行业才能真正与业已发生了嬗变的实体经济与实体产业找到新的结合的方式和方法。当金融行业找到了与实体经济、实体产业结合的新方式,金融行业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实体,否则的话,所谓的回归实体、赋能实体,依然仅仅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而已。

 

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一场金融的新嬗变,正在金融行业的身上发生着。如果一定要为这样一场新嬗变,找到一个注脚的话,互联网的退潮,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无疑是最不可忽视的。认识到新周期里的金融新进化,并且找到金融进化的新方向,我们才能真正跳出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怪圈,真正将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提供深度思考与行业观察信息。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孟永辉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董峰:依托现货交易所打造仓单3.0体系, 建设全国商品实物清算基础设施
下一篇:《2022-2023年度供应链发展白皮书》:降成本、增韧性、减碳排
  • 孟永辉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