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滴灌通中国CEO李辉:把资金输送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

南方日报 , 南方日报 , 2022-12-11 , 浏览:5602

 

近日,南方日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调研走进滴灌通,对滴灌通中国CEO李辉进行了专访,讲述收入分成模式赋能小微门店的实践。

 

如果你想开一个便利店,正好缺50万元,这个时候有一家公司跟你说:给你钱,非股非债,只跟你约定期限内收入分成即可,你愿意吗?

 

这家公司就是滴灌通。截至目前,赋能类似便利店这样的小店已经超过1000家,涵盖零售、餐饮、服务、文体四大领域,超50个品类,覆盖全国30个省近100个城市。

 

 

滴灌通是连接全球资本和中国小微经济的创新投资和金融科技平台,由国际知名金融家、香港交易所前总裁李小加和东英金融集团创始人张高波共同创办。一直以来,滴灌通坚持金融服务实业,透过金融科技,开创性地以收入分成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最适合的稳定合规的长期资金,赋能小微创业者,支持小微门店成长和小微实体经济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全新金融市场。

 

创立一年多,滴灌通是如何为小微企业赋能?如何做到8个月投资近千家小店?如何将金融活水滴入小微企业当中?收入分成模式是如何运行的?近日,南方日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调研走进滴灌通,对滴灌通(中国)投资管理公司CEO李辉进行了专访,揭开了这些问题的答案。

 

翻越“三座大山”,把钱投入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

 

一走进滴灌通深圳职场的大门,左手边的屏幕就是滴灌通中国行业信息系统大屏。在系统内,投资的小微企业特色、行业信息、经营情况等一览无余。数字背后,滴灌通已把真金白银精准送到百城千店。

 

2021年8月,滴灌通正式启动,平台取名来自于以色列的滴灌技术,精准地将水分灌溉给每一棵小树苗,发挥了每一滴水的作用。在滴灌通模式中,水分代表着国际市场上的闲置资金,一棵棵小树苗代表着中国数以万计的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最基层但也是最活跃的业态,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众所周知,小微企业因为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信息不透明等,很难获得金融服务。在滴灌通中国CEO李辉看来,小微企业投融资难,始终面临“三座大山”:难透明、太分散、难标准化。

 

要想为小微企业赋能,滴灌通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小微企业的信息不透明问题在中国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这也为滴灌通投资奠定了基础。对于所有与滴灌通合作的企业来说,需要将自己的信息系统和支付系统与滴灌通的系统进行对接,这样滴灌通可以对小店经营情况进行精准把握。

 

赋能小微企业,适合的模式非常重要。李辉指出:“过去的小微金融,大多是小微信贷,用信贷产品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期资本需求,内嵌着周期错配的风险。所以,用投资方式为小微企业融资,特别是用滴灌通的收入分成模式为小微企业融资,是最适合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滴灌通模式是最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滴灌通坚持把金融活水“滴灌”进有需要的小微企业。李辉表示:“在滴灌通,我们不断拆分小微企业的单位,把钱投到了门店这种最微小的细胞单位,这是中国实体经济真正的毛细血管。通过滴灌通把水管打通,根据每个毛细血管的需求,把钱变成他的能力,让金融触达末梢。”

 

“非股非债”开创收入分成模式,与小店同甘共苦

 

今年上半年,上海疫情爆发,滴灌通在上海投资的38家小店全部关门。这意味着,在此期间,滴灌通在这些小店每天的投资收入也是0。对于38家店的店主来说,滴灌通在和他们一起共患难,他们没有经营收入的同时,也没有还款压力。

 

这就是滴灌通创新推出的经营模式——收入分成模式。李辉介绍,“收入分成模式既不是贷款,不会寻求获得小微企业的股权,也不是债,而是用一个合同收入分成,联营协议的方式,与门店同甘共苦。比如投资一个门店需要100万元,滴灌通初期就会投资50万元,双方签署联合经营协议,按照一定测算,双方进行收入分成。分成模式也是多样化的,初期可能分成比例高一些,滴灌通收回成本后,甚至会主动降低分成比例,以此激励创业者。”

 

收入分成模式的优势究竟在哪儿?与债务相比,滴灌通承担投资风险;与传统股权相比,滴灌通不是永久性股权摊薄。它是以门店为业态主体的品牌商和连锁店生意的最佳增长资本。滴灌通的现金流折现,基于每一个门店,基于每日,数字化地自动回收。李辉表示:“这真正回到了金融的本质,为实体经济赋能,与实体经济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收益。”

 

目前,滴灌通投资的小微门店遍布全国各地,包含了零售、餐饮、服务、文体四大领域,门店覆盖了百万生态中的便利店、美容美发、交通服务、体育健身、火锅、快餐、休闲饮品、用品零售、食品零售等五十多个子行业。

 

有开店就有关店,对于滴灌通来说,如果投资的小店关门,那就意味着投资面临风险。如何抵御这种风险呢?李辉介绍:“其实,我们对行业做过大量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门店关店率并不像外界以为得那么高。我们也有自身的策略:其一,跟着‘赢家’走,指的是滴灌通要在海量的小店里筛选到那些相对比较健康、成功的门店;其二,分散投资,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品牌之间分散投资,才能够把投资风险进行分散。数据显示,我们投资每家店的平均金额是40万元,金额不大。其三,科技赋能,运用区块链技术、AI智能算法技术等提高效率、降低风险。今年以来,我们投资的进千家店目前还未出现关店的情况。”

 

跑通商业模式,投资中国的未来

 

“目前,我们的百、千店投资计划完成,实现了商业模式跑通。滴灌通模式踏出关键一步,这为2023年的万店目标打好了基础。”李辉透露。

 

疫情期间,实体经济面临着倒闭潮,但是滴灌通却选择逆势而行。李辉表示,滴灌通本来就是一家在疫情期间成立的企业,这本身就证明了中国经济的活力。“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坚信小微经济的顽强生命力和广阔前景,一起让时间长出果实。滴灌通将继续支持中国小微创业企业和中国小微门店创业者,穿越周期、逆流生长。”

 

成立只有一年多,目前滴灌通已经有150多人的团队,他们是由一批在金融监管、资本市场、实体投资、实体运营拥有丰富经验的人构成。这也让滴灌通在金融和实体两个行业的经验更加丰富,为后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是一家投资公司,更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李辉表示,作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滴灌通着眼于系统化和智能化,加大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滴灌通利用各种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对投资门店进行金融赋能、智慧赋能等,利用自身积累的大量门店经营大数据,对未来门店投资、选址等进行赋能。比如,滴灌通自主研发的滴灌链等核心系统,从行业分析、品类分析、企业筛选、投资评估等多维度线上化和自动化,提高效率。

 

李辉也表示,目前滴灌通对于这些小店只是金钱的投入,未来随着滴灌通不断发展壮大,会利用金融科技的力量,对小店经营进行赋能。

 

滴灌通有着一个长远的社会责任目标,未来10年,支持100万个实体门店发展,帮助1000万个小微企业就业者实现年收入超过10万人民币,惠及中国1亿人口迈向共同富裕。

 

李辉表示:“滴灌通将始终支持靠自己双手改变命运的劳动创业者,伴随他们共同成长。我们深切期待与市场共同努力,脚踏实地,不信教条,不停创新,一起携手共建小微经济投资新生态。”

 

来源:南方日报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南方日报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樊纲:数字科技企业也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一篇:盘活万亿级存货融资市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如何构建全国性仓单体系?
  • 南方日报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