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助力普惠金融,专家、银行、科技企业分别怎么看?
供应链金融在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方面日益受到重视,政策层面多次强调,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支持供应链企业融资。从实践来看,除传统的应收融资、预付融资、存货融资之外,数字技术运用逐步成为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数字技术的应用
“采取数字化的方式连接中小微企业生态,通过金融机构的产品赋能实现嵌入式连接,是供应链金融的场景突破。”北京神州数码方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宏鸿说,“这个市场空间非常大。”
据陈宏鸿介绍,在建设供应链金融连接器时,可以场景作为切入点,将银行的金融服务嵌入贸易场景中,用户可以直接获得银行的金融服务来完成交易支付,既提升了用户体验,又提高了资金的精准扶持力度和资金的可控管理程度。
针对手机行业众多经销商,一些金融科技公司帮助小微企业经销商实现企业数字化及标准化管理运营的转型。从其实践看,一方面,通过“数字化+金融”的布局,供应链上小微企业库存、销售、营收、高端机占比等详细的经营数据一目了然;另一方面,连接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订单融资服务。
还有很多数字化供应链的探索和实践。比如,为加大对中小微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平安银行通过为工业机器安装设备手环,监测机器的地理位置、开关机状态、电流强弱等数据,为制造业企业创设融资产品;同时,设备手环采集到的机器状态和运行数据以图表形式输出给中小微企业主,帮助企业主实现对车间的线上化管理,从而逐步实现向数字化经营转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科技在用最快的速度帮助普惠金融扩容,助力金融机构触达更广泛的普惠金融客户。
现存问题有哪些
随着科技的进步,供应链金融朝着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加速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将成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途径。但也有观点认为,不论是传统的供应链金融运营模式,还是叠加技术后的创新运用,仍面临一些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宋华在“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上发表观点认为,目前供应链金融运营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关注主体仍是核心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在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过程中,仍然希望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向其上下游延伸;二是关注重点仍然是交易性资产,如应收、应付、仓单、存货等,这是推动产业金融发展的具体业务形态,总体上仍没有摆脱传统的业务模式;三是关注要素仍是基于主体信用的数字技术。
“商业周期的变动,特别是受到疫情影响、产业升级的阵痛、企业数字转型的痛苦等问题,导致目前贸易的质量和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数据形态不规范、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难以形成产业级的供应链信息,真实性受到质疑。”宋华说,“另外,在资产端,资产交付的客观性和细颗粒度不足;在资金端,资金往来不清晰,用途不明,资金闭合和资金流动追溯无法得到保证。这些是当前供应链金融面临的最大挑战。”
实践中,有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技术去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存在的信息割裂、信用无法传递、难以核实数据真伪等痛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陈峰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比较多、各方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目前这些应用与传统的业务形态结合比较紧密,但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突破,比如,供应链金融中多主体业务产生纠纷时,怎么去认定证据、怎么去发挥区块链的存证特性都需要进一步研究,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仍需夯实技术根基
“在整个技术的赋能和应用方面,大数据相对领先,也比较有深度;人工智能、云计算排在第二梯队;区块链、物联网及其他前沿技术目前还在探索阶段。技术发挥的作用,不仅仅是赋能业务,对传统业务进行科技化改造的过程,而是应用新技术、新视角、新认识来构建新的模式,更加立体化地去破解原来金融业务中面临的许多突出问题。”谈及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陈峰说。
宋华认为,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概念非常丰富,订单融资、信用融资、设备融资、租赁等产品都可以进一步拓展,但前提是基于产业知识图谱。比如资源的协同体系、运营与系统协同体系、协同治理体系,当这几个协同解决了,供应链金融的场景才能够创造出来,数字技术的力量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来。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在于脚踏实地地建构基础设施,而不是关注于金融。
陈宏鸿认为,金融科技助力供应链金融服务具有很多优势,一是低成本,大型商业银行资金直接对接;二是易融资,线上化协同,简化流程;三是有保障,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四是安全可靠,保障隐私安全,上链数据安全可回溯;五是银企直连,精简申请手续;六是大数据风控,联合建模,实现大数据决策与风险防控。未来,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需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平台实现穿透式的金融服务,服务更多的产业链生态和生态中的中小微企业。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胡萍,原标题《数字技术加持下:供应链金融助力普惠金融“扩容”》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