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银行业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能力必不可少

金融界 , 金融界 , 2023-01-29 , 浏览:6057

近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出席了“第十一届领航中国年会”,并发表以“银行业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为主题的演讲。


在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仍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国际国内大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高质量发展要实现的目标。


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主要包括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五个大的方面,另外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实际上也与金融有密密不可分的关系。


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要支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也就必然构成了银行业工作的重点。那么,银行业该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此,曾刚认为银行业首先要紧紧聚焦服务实体经济这样一个核心目标和定位,然后围绕国家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来开展自身的相关工作。


第一,银行业要树立起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同样要强化降低对规模的追求,更多的去关注自身发展的质量。这个质量包括要去夯实客户基础,持续、适当的盈利。还要更好地去承担社会责任,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更好地向实体经济进行让利,实现客户与银行之间可持续长期的协调发展。


第二,要去实现精细化管理,因为银行要给实体经济让利,同时还面临着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息差收窄的影响。应对这样的挑战,就必须要提升自己运行的效率。因为效率越高,在同等条件下,可以给实体经济所做出的让利空间也就会越大。所以在这种背景下,银行需要去进一步地提升财务的精细化管理、资产的精细化管理,风险的精细化管理,以此提高效率,方便更好地履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


第三,结构优化,优化信贷结构,信贷结构主要是调整支持方向,适应金融支持的一些重点方向,如何更好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支持新型工业化、支持乡村振兴、区域发展、支持绿色发展和共同富裕等等。通过信贷结构的优化去实现实体经济要发展的重点目标。当然与此同时,银行业也要更好地去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去拓展收入来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像一些新兴的资管类业务,财富管理类业务,都可能会成为银行业未来要发展的重点方向。


最后,银行的数字化能力也必不可少,要更好地支持服务实体经济,提高自身效率,肯定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持。


实际上,当前银行业支持的对象,制造业,新型工业化,也都正在往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产业在数字化,而金融如果不数字化,就很难进入它的场景,因此就很难对它有更好的贴近服务。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银行业下一步要适应客户数字化的过程,适应实体经济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金融数字化必须要加快,在业务数字化方面,从零售数字金融到产业数字金融,银行要加强对数字化能力的渗透,同时线上线下相结合建设生态圈。以此更好地让连接金融和实体经济。另外,银行业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生态场景的搭建可以更好地获取了解产业端发展的趋势和发展现状,以及经营过程中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以此通过提高效率和提高产品提供的精准性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界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金融界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打造有别于传统交易所的崭新融资模式
下一篇:大象跳舞:供应链金融科技如何让大宗贸易更轻盈?
  • 金融界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