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能电商:绿·数融合,能创未来——新能源产业数字金融发展与展望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3-04-10 , 浏览:3951

2023年3月30日,由万联网主办,合作伙伴京东科技、中企云链、简单汇、数链科技、CFCA、企汇安、四川商投供应链、赫中企云、亿建联、中信梧桐港、深度数科、随信云链、众企安链、小硕数科、长江国贸、物易云通、工程邦、酒链科技、迅航星等赞助支持,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等单位支持的CSCFIS 2023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峰会聚焦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与机遇,围绕“数字·绿色·生态”分享研讨,来自学术、企业、银行的近30位专家及行业翘楚齐聚分享了趋势、发展、政策等超高价值内容,为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共谋良策!

 

 

双碳背景下,如何让供应链金融的鲜花盛开在电力能源的沃土上?上海华能电商公司副总经理黄云飞“绿·数融合 能创未来——新能源产业数字金融发展与展望”为主题分享了华能的新能源电力产业供应链解决方案、能源电力产业供应链金融(能E融)主要模式。

 

黄云飞指出,“双碳”目标下,能源电力是首当其冲要求从传统能源体系向新能源体系转变。从能源的结构来看,“碳中和”推进过程中,能源电力行业(尤其是火电)排碳占比高达1/3,所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路径就是发展更多的新能源和绿色能源;供应链管理和创新的手段能有效促进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是电力行业里供应链服务整体新能源产业的使命。

 

从新能源的发展来看,我国新能源产业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且较为分散,新能源项目在建设期和运维期对物资需求较大,整体呈现出建设期集中化、运维期碎片化的特点;此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普遍也呈现出数字化程度高的特点,我国在新能源领域中的智慧供应链、智能生产、智能微电网业务、虚拟电厂等新业务和新业态的信息化应用规模持续扩大,渗透率在不断地加深。因此,如何把分散项目串联起来的同时为它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何能够满足新能源行业在全生命周期上对供应链各种的需求,以及如何把数据转换成供应链上可开展和应用的生产要素,就是新能源电力产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上述大趋势背景下,华能积极推进电力供应链资源共享整合,打造了发电行业中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并结合供应链金融的手段,为新能源发展提供相应的赋能。

 

绿色金融将加快推动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升级。此前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中特别提到要“合理界定新能源绿色金融项目的信用评级标准和评估准入条件”、“加大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此外,绿色金融也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抓手。

 

基于新能源产业的结构背景和数字化生态体系的特点,黄云飞在演讲中提出了“新能源+绿色金融”将成为绿色企业创新的融资模式,"绿色金融+新能源产业+数字生态"也将成为新能源数字金融的范式,这个范式是“场景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绿色金融=新能源数字金融”,即一方面围绕着新能源产业各种生态、基础设施和场景网络,通过数字基础设施进行生态构建,同时结合绿色金融的手段,借助场景和政策促进以及相关数字化技术和金融手段等为新能源行业快速、低成本、高效的建设和运行提供综合赋能,从而促进我国整体国民经济朝着低碳化方向转型。

 

从整个能源电力产业来看,我们既要保存传统的能源也要发展新能源,因此不同的发电方式对应着不同供应链场景。所以,围绕不同的电力行业发电手段,需要构建相应的供应链基础设施。

 

要构建一个生态,就必须搭建一个服务于整个能源电力行业产业生态供应链的管理体系,即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F)、全状态(A)、全场景(C)、全方位(E)支撑的物资供应链服务,构成物资供应中心的业务组合(FACE-供应链)。黄云飞表示,这个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层:一是搭建全生命周期的物资供应服务,二是全状态的智慧物流服务,三是围绕这些进行了全场景的科技金融服务,四是构建创新基础服务。

 

在基础设施构建方面,黄云飞展开谈到:一是打造一站式能工品在线交易平台,包含了相应风光水火不同的通用物资供应以及协同的供应链的金融平台、智慧物流平台以及底层基础设施等。二是物流方面借助网络货运和车联网的手段,打造能储运网络体系,提供全状态的智慧物流仓储服务;华能通过汇聚了将近50万辆云端车船,一方面保证物资的供应和交付,另一方面对于整个的物资的流动有一个数字化的、可视化的监控,这样既有利于优化物流交付,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同时也为供应链金融的开展创造了真实交易背景基础。三是基于能储运网络体系,打造全状态的智慧物流仓储服务。聚焦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七个地区,华能打造至少11个中心仓,并在试点工业品中心仓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无人化改造物资仓库,也为后面开展相关的供应链金融提供基础的支撑。

 

在上述基础设施构建基础上,华能进行了一些矩阵化的金融服务以及全场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应用,打造了像能信、能单、能理、能订、能函、能票、能租、能保等综合的科技金融服务。在论坛现场,黄云飞针对“能信”、“能单”等几款产品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以新能源电力物资数字金融资产“能信”为例,华能运用区块链技术,联同金融机构建立绿色信贷客户和绿色信贷项目的认定与评级,生成绿色资产标签。并在此基础上,与金融机构创新开展碳金融、“碳足迹”披露支持融资、绿色债券发行等合作,实现循环经济下绿色金融与绿色供应链企业的有效对接。

 

此外,华能的新能源电力物资的数字化仓单“能单”以维护电力行业物资供应的安全及效率为目标,为电力物资供应链上下游提供品类分析、需求预测、生成认证、存续认证、兑付认证等电力物资仓单综合配套服务。据介绍“能信”“能单”等这些产品都是基于场景管理、数据科技、供应链金融三位一体的供应链集群新业态下推出的。其中,在过去的两年三年里,能信总共开立超400亿,融资金额达到了70亿,尤其是疫情的后两年,这个数字成倍的增加。

 

随着“数据二十条”的深化,黄云飞称未来将会形成新能源+数字金融的新赛道,相信会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的科技服务型企业;预计接下来能源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金融方面将会朝着金融科技、金融融资、数据专业服务机构、能源数字化等方面发展,进一步给新能源供应链金融带来新的模式、新的理念和新的变化。此外,围绕新能源打造产业集群,构建统一的数字平台,也将会极大的助力数字金融的发展;华能在南京成立中国能谷聚集能源和新能源行业绿色低碳科技型的公司就是希望围绕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产业集群,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变成发展优势,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最终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占据领先的产业聚集的高地。

 

最后,黄云飞表示,绿色低碳和数字化的融合一定为会我国能源的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绿色金融+数字科技”将会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助力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

 

来源:万联网(*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如有疏漏,请指正~)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国网英大碳资产:构建碳账户合作生态,“碳评+金融”助力能源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下一篇:中企云链刘江:万物皆可链,场景即金融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