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英大碳资产:构建碳账户合作生态,“碳评+金融”助力能源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3-04-10 , 浏览:4362

2023年3月30日,由万联网主办,合作伙伴京东科技、中企云链、简单汇、数链科技、CFCA、企汇安、四川商投供应链、赫中企云、亿建联、中信梧桐港、深度数科、随信云链、众企安链、小硕数科、长江国贸、物易云通、工程邦、酒链科技、迅航星等赞助支持,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等单位支持的CSCFIS 2023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创新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此次峰会聚焦供应链金融创新实践与机遇,围绕“数字·绿色·生态”分享研讨,来自学术、企业、银行的近30位专家及行业翘楚齐聚分享了趋势、发展、政策等超高价值内容,为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共谋良策!

 

 

来自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的高管代表以《“碳评+金融”助力供应链企业绿色转型》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作为国网公司旗下唯一的专业碳资产公司,近两年来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以碳聚融,以碳促产,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聚焦低碳服务能源转型、赋能绿色金融的发展主线,基于电网主业的数据渠道和减排场景的优势出发,积极探索“碳评+金融”的能源产业链金融创新发展模式。

 

就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宏观背景来看:2023年国务院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2022年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表示将实施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工信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支撑能源清洁生产和绿色消费的装备供给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国家电网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强化绿色评价和绿色采购导向作用,推进供应链全过程、全环节绿色转型。

 

此外,绿色金融方面,央行设立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国家能源局也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要完善新电系统建设投融资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绿色金融等融资制度创新,为新电建设提供金融工具支持等。

 

电网是一个网络,能源互联网比较特殊,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首先服务于国家电网,但不只是服务于国家电网。国家电网连接千家万户的消费者企业,同时消费者企业里又有一部分对国家电网进行物资供应,同时也有不少企业是供应侧企业。国网英大碳资产的低碳服务:一是从面向能源消费侧构建电能碳数据模型角度切入,通过普惠算碳的方式记录企业转型成效的英大体系,连接技术合作伙伴,陪伴能源产业链的企业走向3060;二是面向能源的供应侧配合电网的降碳成效和转型成果推出了智能电网减排,为支持电网建设的供应链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支持。

 

碳评怎么+金融?双碳的绿色金融跟之前不一样,碳达峰和碳中和是看减排量有没有产生,比原有的排放是不是下降,是不是真的转型,而且转型要体现在数据上。

 

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表示,双碳提出来之前的绿色金融发展痛点在于企业或机构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不统一,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不公开。在双碳背景下,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是算法统一,公司已经跟央行做一些工作,把相关成果和人民银行绿色金融数字进行耦合,企业自己证明的绿色金融表现披露碳表现,通过连续记录监视企业绿色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信息披露,以碳账户的形式帮大家记录下来,每年动态开展评估,希望金融引导支持企业走向“3060”每一步。

 

通过构建“电-能-碳”数据模型与绿色普惠金融相结合的“碳账户”服务,以企业外购电力、清洁能源用电、绿电交易等电力数据,结合企业自证信息,展示刻画企业当前碳排放表现和绿色低碳发展可持续性;依托碳能力评估,为开户企业提供绿电交易、能源管理等绿色咨询与技术服务;去年,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对碳账户支持用电侧绿色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做了试点的探索,联合金融机构在浙江、福建、湖北、山东等全国多省推动落地,以原有的绿色金融做了挂钩,并跟踪银行投放的绿色金融的投向是否产生了效果、社会效应。

 

反馈结果来看:经济效益方面,全年为653家企业开展碳能力评估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获得绿色贷款达近70亿元,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效果显著;社会效益方面,公司也履行了央企社会责任,多方协同服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帮扶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社会经济稳增长,服务政府建立了企业履约数据交叉核验机制。

 

绿色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痛点,比如金融侧应用少,担心金融风险的传递问题,缺乏一些量化和应用的渠道,依靠绿色驱动实施供应链管理,金融信用评价受制于银行传统的线下评价等。此外,电网大部分的企业都是制造,链上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开展绿色供应链金融转型更是缺乏动力。

 

如何破解绿色金融发展中的这些痛点问题?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认为,可以从3个点入手,分别是评价碳减排链上的痛点、构建碳体系解决链上企业痛点以及碳排放解决金融机构的痛点。概括而言,首先供应侧的碳评价金融破解链上企业和金融机构断掉所谓的原来的确权的动作。第二是金融产品挂钩减排贡献。第三是碳评报告承载资金资产端的协同,把资金想要的、资金端想要的、资产端想要的内容双方耦合在碳评报告中,解决金融传递的问题。

 

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围绕“3060目标”,从“发现绿、认定绿、传递绿,应用绿、扩大绿”几个节点,展开阐释了如何实践“碳评+金融”:

 

第一是“发现绿”,电网里有绿色采购、绿色项目、绿色运维等,我们要找到这些场景并计算其中碳的减排量。第二是“认定绿”,出具认定的碳评估评价报告,通过各种算法既认定核心企业的自身绿,也认定核心企业传递给链上企业的绿。第三是“传递绿”,从电网核心企业的项目传递给项目的实施单位,实施单位有融资需求的话去对接金融,如果没有的话,再进一步传递给链上企业。第四是“应用绿”,做一些碳减排金融的产品挂钩,主要和银行的信贷侧进行合作。第五是“扩大绿”,比如央企的绿色采购势在必行,同时进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参与支持国家的能源转型,带动链上企业数字转型等,为大家开展金融和绿色赋能。

 

目前,国网英大碳资产公司进行“碳评+金融”的试点成效已经初显,碳评报告挂钩的信贷产品创设以来,传递了传递智网减排贡献约3200多吨CO2,用绿色帮助中小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公司希望营造出立足于“以碳聚融,以碳促产”,“你降碳、我降息”、“你数智、我赋能”的绿链生态发展格局。

 

来源:万联网(*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如有疏漏,请指正~)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上海华能电商:绿·数融合,能创未来——新能源产业数字金融发展与展望
下一篇:数字化助力构建粮食安全供应链,中粮金科致力打造大农业领域产业互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