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五大重点交易平台首次集中亮相,它们有何特别之处?

万联网整理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3-04-22 , 浏览:8467

4月20日,谷雨时节,布谷声促,正宜春耕。正值人间四月天的杭州,深圳重大交易平台推介会在此举行,这也是深圳重大交易平台向全国乃至全球推介迈出的第一站。

 

会上,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深圳数据交易所、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深圳五大重大交易平台亮相,通过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搭建互连互通桥梁,加强资源市场化配置,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面向全国乃至全球推介,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实现新的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带来新的机遇。

 

 

这次推介会主题为“开放共享 合作共赢”,以“一场主活动+五场平行活动”的形式举行,将持续至21日。据悉,交易平台是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深圳此番推介的五个重大交易平台,对标国际一流交易规则,打造便捷安心交易环境,带来巨大市场机遇,吸引了杭州乃至长三角地区多家重点企业、机构、高校参与。

 

深圳五大交易平台有何特别之处?

 

深圳这次集中推介的五大平台,都承担着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这五大平台大多是近年来新设立的国家级平台,但发展势头迅猛。他们分别有何特别之处呢?万联网根据相关资料及媒体报道汇总整理如下: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供应链金融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跨品类、综合性现货交易平台,由香港交易所与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获批加挂了深圳天然气交易中心牌子,并承担了建设大豆离岸现货市场的任务。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也是深圳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最新的“前海金融30条”明确提出,“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开展大宗商品跨境现货交易人民币计价结算业务,”为平台发展带来更多机遇。该中心接入了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如跨境清算公司的CIPS标准收发器和上海票据交易所的票付通系统,能够为参与商提供安全便捷的交易结算服务,在开展以人民币结算的大宗商品跨境贸易方面拥有独特优势,保障国家在关键资源领域的供应链安全。目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已经完成多品种交易的“上线”,提供的交易模式包括现货挂牌、现货基础价、竞买竞卖等。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总经理董峰表示,与期货交易所不同,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所有客户均为产业链企业、实体贸易商和专业机构,全部交易基于真实贸易背景,面向实物现货交割,目前已发展成为横跨基本金属、能源、建材、农产品的全国性、跨品类、综合性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

 

据了解,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提供现货挂牌、现货基础价、竞买竞卖等三种交易模式,目前已陆续推出5个大类9个交易品种,涵盖了氧化铝、铝锭、铝棒、铜杆、电解铜、天然气、水泥、铝卷、大豆等品类,共有实体产业客户1100多家,多家行业头部客户均已上线参与交易。与此同时,还逐步搭建了全国性仓储网络,目前已完成产业主要生产地、消费地及港口的11个厂库提货点及30个交收仓库(库区)的认证,基本实现铝及铜产业链的覆盖。其中,建材和黑色金属产业链非常有特色,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是全国全球第一家把水泥做成标准数字化仓单去对接银行仓单+融资的。

 

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从开业到现在发展相对较快,2019至2022年,现货交易额逐年大幅增长,去年的交易额近800亿;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货交易额突破万亿,成为全球大宗商品主要的人民币定价中心,发挥中国实体产业基础的优势,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发挥国家级现货平台的独特功能,创新打造了“产业+科技+金融”的前海新模式,并将不断向全国复制推广。同时,将紧扣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战略,通过平台交易、供应链金融和产业数字化,构建新型市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模式,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动能。

 

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覆盖数据交易全链条的服务能力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作为打通数据要素到数字经济的关键,数据交易蓬勃发展。2022年11月15日,以建设国家级数据交易所为目标的深圳数据交易所(简称“深数所”)正式揭牌,从合规保障、流通支撑、供需衔接、生态发展四方面,打造覆盖数据交易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构建数据要素跨域、跨境流通的全国性交易平台,成为深圳探索适应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示范路径和交易样板的关键一招,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难点痛点,加大改革创新。“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被认为是实现场内数据交易的五大难点。深数所在全国首创动态合规体系,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打通数据交易堵点,构建数据交易信用体系,并充分利用深圳科技创新优势,与有关企业合作利用“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取代传统的数据流通方式,实现数据可信流通。

 

截至今年3月31日,深数所已完成登记备案的数据交易总计625笔,其中跨境交易16笔,覆盖金融科技、数字营销、公共服务等106类应用场景,交易规模全国第一。

 

截至目前,深数所已经汇聚了725家市场主体,包括数据商、数据源以及数据需求方,覆盖了全国26个省市,其中有76%都是来自深圳市之外的地区。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双链”融合助力产业集群发展

 

 

今年2月3日,我国首个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在北京揭牌,并在深圳正式运营。交易中心由中国电子和深投控两家“世界500强”企业领衔,联合11家央企、国企和民企共同设立,注册资本21.28亿元,平台定位于“高效交易、行业枢纽、创新服务、多元储备”四大功能。

 

电子元器件是支撑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深圳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重镇,是我国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中心、应用中心、集散中心,集聚了中国电子、华为、中兴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当前正加快打造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20+8”产业集群,具有建设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的坚实基础。

 

对标国际市场,打造市场准入新平台。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通过提供用户集采、聚合竞标、自助撮合三种交易模式,配套建设仓配、金服、检测认证等增值服务,带动更多的供应链资源聚集,优化供需对接,降低供应链总成本,致力打造万亿级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平台。

 

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注册成立以来,累计交易规模超130亿元,未来将全力打造万亿级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平台,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

 

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降低珠宝玉石进口环节交易成本

 

在深圳,黄金珠宝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之外的另一张名片。业内流传的“中国珠宝看深圳,深圳珠宝看水贝”,形象阐述了罗湖水贝以及深圳在珠宝行业的重要地位。

 

2022年12月23日,深圳国际珠宝玉石综合贸易平台在水贝特力珠宝大厦挂牌成立,助力补齐供应链短板。这一平台是经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提出建设的“国家级”平台,通过创新产业链保税监管模式,有效降低珠宝玉石进口环节交易成本,如今正朝着世界级产业高地迈进。

截至2023年3月,综贸平台累计已签约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包括印度KGK集团、比利时塔斯钻石、香港丽雅珠行等境外顶级供应商10余家,累计完成珠宝玉石产品进出口货值近50亿元。其中,2022年全年平台珍珠品类进口额占到同期全国总量的62.7%,成为国内海水珍珠一级交易市场的龙头,彩色宝石原材料进口额占同期全国总量3成以上。

 

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从IP到IPO的全链服务体系

 

“知产”变“资产”。在积极探索数字交易“深圳路径”的同时,深圳围绕创新发展需求,积极引导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聚集,完善创新服务链条,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更好地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年11月8日,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揭牌,充分发挥背靠资本市场优势,提供从IP到IPO的全链条综合服务,打造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全国性综合服务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和国内其他技术交易机构相比,深交所科交中心背靠深交所,优势明显,能够充分发挥深交所上市公司和科创企业丰富的成果应用与技术需求优势,以及资本市场雄厚的投融资优势。目前,深交所拥有2700多家上市公司,“科融通”服务2.2万余家优秀创新企业,聚集了9000多家投资机构。

 

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资源和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基础。深交所科交中心可以有效发挥联结资本市场、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据了解,深交所科交中心开展技术交易和技术对接资本两大类业务,在市场机制、资源整合、配套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通科技成果展示、评估、交易、投融资对接等关键环节,助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优化匹配,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

 

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深圳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地处联通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交汇点,有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独特优势。此次推介的五大交易平台各具特色,不仅立足深圳,也面向全国、链接全球,承担着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重要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圳主动作为,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和改革利好,聚焦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一流交易规则,大力推动涵盖大宗商品、珠宝玉石、知识产权、电子元器件、数据等一系列重大交易平台建设,并向全球推介,不仅将为深圳集聚更多优质资源,也让全国更多市场主体利用交易平台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实现平台、企业、城市共同发展,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携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万联网整理,部分报道内容参考深圳特区报、澎湃新闻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整理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4.23世界读书日|2023年供应链金融相关书单推荐,一起来阅读~
下一篇:2023全国生活物资保供与仓配协同发展大会圆满闭幕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