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革奖】上榜!准时达数字化转型成果获权威认可

准时达 , 准时达 , 2023-10-27 , 浏览:5943

10月26日,“2023·「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在《哈佛商业评论》年度峰会上隆重发布,准时达凭借“制造业供应链韧性管理在出海项目中的应用”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荣登“年度产业平台企业”榜单。

「鼎革奖」由《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和SAP思爱普公司于2018年共同发起,旨在发掘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评选范围已扩展到两岸三地,今年累计申报企业超过248家,评委专家参与391人次,「鼎革奖」已被业界定位为颇具公信力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奖项。

「鼎革奖」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数字化转型在当今商业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对那些在这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企业的认可。准时达荣幸成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领域唯一一家获奖企业这不仅是对该公司数字化创新能力的肯定,也是对其在行业内的价值贡献和卓越表现的有力证明。

“数字化”护航 助力制造企业出海

众多制造业企业在出海过程中,会遇到采购管理复杂,运输模式多链路长,全流程运输,各运段相对割裂,关务环节多,难以实时掌控,运输距离远,仓储布局分散,多方管理,库存高企,缺少库存动态管理等问题。准时达制造企业出海电子制造原物料进项物流管理业务场景,应用前沿的AI技术打造了供应链进项物流管理平台,实现了制造型企业进项物流整体流程的变革和协同:

第一 业务流程协同:通过该平台实现采购、多方运输、关务、仓储等不同职能之间的业务流程整合与协同,构建了高效的业务价值链;

第二 全链路数据协同:通过该平台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上下游无缝衔接,对全链路数据进行串联,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追溯性;

第三 全球化发展协同:将分散的地方组织统一成全球运营处理中心,依托供应链进项物流管理平台统一高效处理全球业务,巩固了与海外市场的链接,实现了国内产业链和全球市场的协同创新。

供应链进项物流管理平台的开发与实施,不仅令制造企业在海外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还为全球化发展打下基础。通过业务流程协同、全链路数据协同和全球化发展协同,准时达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进项物流管理范本,推动了国内产业链与全球市场的协同创新。

AI赋能 加速制造业供应链变革

未来制造业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地转变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AI结合大数据处理能力,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因为AI能实时处理供应链中的海量数据并进行复杂分析计算,从而更精确地预测未来生产和销售趋势变化。这种技术将有助于优化供应链管理,并提升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在2023年,准时达与宁波(中国)供应链创新学院合作,借助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等先进技术进行建模,深度探索在国际领域进行国际海运集装箱动态ETA的智能预测。双方共同提出了一种名为【海运动态ETA算法】的研究成果。简单来说,过去依赖老船长多年经验来预测到港时间、天气影响和航运风险的任务,如今可以依赖AI预测模型来完成。这种模型能够帮助优化预警多式联运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提升国际海运的管理效率。

同时,准时达也是首批探索使用大型语言模型与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优化的企业。目前,其核心产品JusElsa已经上线并投入生产使用。这款产品运用了智能大语言模型技术,与准时达JusLink平台进行了深度融合。JusElsa能够以自然语言协助客服人员与客户进行交流,例如查询运输信息、追踪运输状态以及推送异常情况处理方案等。此外,JusElsa也能够帮助用户解决在跨国协作时出现的多国语言不通的问题,因为JusElsa已整合了主要目标国家的语言,帮助用户实现跨国交流。

在制造业出海与数字化的时代机遇下,准时达正加速制造业供应链数字化的转型与创新进程,未来准时达将继续赋能制造业供应链,助力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推动数字化转型,积极与合作伙伴携手拥抱数字化转型,实现全球业务的高效运作和竞争力的提升。

在此次峰会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教授作为评委代表介绍了本届「鼎革奖」举办情况,同时发布了通过「鼎革奖」调研总结的2023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十大趋势。众多专家围绕数字上云、人工智能、出海三个趋势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以多视角解读新型中国企业提速之路。

2023·「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年度产业平台”获奖名单如下: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准时达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展现数字经济领先基础服务商硬核实力,中企云链致力打造产业数字金融生态系统
下一篇:助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化塑汇获评“上海市服务型制造示范平台”
  • 准时达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