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系列 | 黑名单排查:规范采购管理工作,严防高风险供应商!

启信慧眼 , 启信慧眼 , 2024-10-24 , 浏览:5730

国务院国资委高度重视国央企采购有关工作,并于7月25日印发《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对进一步规范采购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通知指出,要强化中央企业间供应商信息和考核结果的公开、共享和规范应用,探索相关行业内部建立高风险供应商名单,条件成熟后逐步推广高风险供应商名单信息共享

随着国央企采购金额规模不断扩大,加强采购管理的必要性也愈加凸显,不仅是提升运营质量、降本增效的手段之一,也成为了企业内控合规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构建涵盖高风险供应商名单的黑名单库以及围绕此类名单进行黑名单排查时,大部分国央企依旧面临诸多痛点:

  • 黑名单库构建难:业内高风险供应商名单信息共享进一步丰富了外部黑名单类型,同时国央企也会根据自身业务情况梳理内部黑名单,黑名单企业数量极为庞大,缺乏有效工具进行整合与管理。

  • 高频排查任务重:国央企不仅有数量众多的存量供应商,也需要频繁拓展新的供应商,高风险供应商排查工作量大。

  • 隐性关系识别难:除了识别高风险供应商外,还需排查高风险供应商关联企业,然而关联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排查难度进一步增大。

启信慧眼提供了数十种外部黑名单,国央企可在此基础上完善内部黑名单,构建企业内部统一的黑名单库。而面对庞大的黑名单库以及繁杂的黑名单排查工作,启信慧眼支持批量上传意向/存量供应商,一键排查供应商是否被列入了业内高风险供应商名单;此外通过先识别高风险供应商关联方企业,再与供应商进行比对,还能进一步排查高风险供应商关联风险,筑牢内控合规防线。

支持构建内部黑名单库

合作期间,供应商的等级可能会伴随经营情况的变化而产生调整,需要对存量供应商开展定期考核评级,例如以产品质量、交期情况、合同履约为基础,结合供应商经营变更信息、风险动态数据等进行综合评分。

国央企可依据评分结果,将涉及虚假贸易、疑似围标串标、履约能力不足、存在质量问题等不达标的供应商添加至内部黑名单,暂停合作并采取相应对策。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内部黑名单的管理效率,启信慧眼也支持对黑名单进行分类,例如按照供应商涉及问题的严重性,归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进行分类管理,对高风险的供应商加强监督与排查,对予以改正的供应商则采取降低风险等级或移出内部黑名单等措施。

提供全量外部黑名单库

外部黑名单数据来源广泛且复杂,涵盖政府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等等,且公布的黑名单列表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整合与管理难度较高。

对此,启信慧眼汇总了假冒国企黑名单、政府采购黑名单、联合惩戒黑名单、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安全生产黑名单、劳动保障黑名单、税务黑名单等二十余种外部黑名单类型,打造了庞大的外部黑名单库,国央企可以快速查询意向供应商是否属于外部黑名单,并基于认定部门、认定等级等标签维度判断风险的严重性,此外,列入时间、移出日期等也能辅助决策当前是否可以与该供应商开展合作。

统一多场景下排查规则

准入审核

在准入环节预先识别并剔除高风险的供应商,有助于规避合作中出现供应中断、质量问题、法律纠纷等风险,从源头预防风险发生,保证业务的稳定性与合规性。

国央企可基于启信慧眼「关系排查」功能,批量上传意向供应商名单、黑名单企业列表,并选择需要标记的内外部黑名单类型,系统自动完成排查,并于关系图谱中直接注明供应商是否属于内外部黑名单。而通过「关联方识别」功能先识别高风险供应商的关联方,再将关联方与意向供应商名单进行比对,则能进一步排查黑名单关联风险,有效解决关系多样化造成的隐性关系识别难题。

招标排查

在排查围串标的同时,也需防范高风险供应商,确保投标方拥有较好的资质与信用。但同一项目涉及到的共同投标方原本就数量庞大、排查维度繁杂,新增的内外部黑名单排查需求无疑会进一步加大排查的难度。

近期,启信慧眼重磅升级了「招标排查」功能,国央企在排查围标串标、潜在利益冲突、企业自身风险等各类风险信号的同时,可以自定义黑名单相关风险项的风险等级,系统自动输出“不通过”“谨慎通过”等排查建议,高效排查投标方是否属于内外部黑名单是否与内部黑名单企业有关联关系

定期排查

在合作后,国央企仍需定期监测供应商是否被列入政府采购黑名单、供应商不良行为黑名单、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等各类外部黑名单,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存量供应商中新增高风险供应商并对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在启信慧眼「数据治理」功能迎来升级后,国央企可以筛选“经营风险-黑名单”等相关指标,自定义黑名单排查模板,不仅可以满足个性化的排查需求、统一企业内部黑名单排查规则,选择模板一键快速开展批量排查的方式,也将大幅提高排查效率,解决定期排查带来的工作量激增等问题。

关于启信慧眼?

启信慧眼?隶属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合合信息 ·启信数据?平台,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多种细分业务场景,打造的“数字化风控营销SaaS平台”,在医药医疗、汽车、能源、电子通讯等实体行业,以及银行、信托、证券等金融行业,持续推出数字化应用,助力企业法务、风控、财务、信用、审计、合规、营销部门,实现“尽调-风控-合规-监管-营销” 5大场景数字化管理。

来源:启信慧眼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启信慧眼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阳光新能源携手松赞集团,高阶品牌为何偏爱“零碳自然”?
下一篇:仓储融资服务生态体系建设首批“数智良仓”公布
  • 启信慧眼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