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例央国企重组大动作!重庆物流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正在筹划战略整合,供应链物流格局生变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2-12 , 浏览:3392

2025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3—2025年)的收官之年。作为本轮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加大市场化整合重组力度,成为2025年改革工作的重头戏。

蛇年农历春节以来,国资重组不断传来大消息。继日前东风汽车、长安汽车两大巨头公告宣布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后,地方国有企业 重庆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79,股份简称:“重庆港”) 于2025年2月10日也发布公告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重庆物流集团正在与中国物流集团筹划国资战略整合事宜,此次整合或将导致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重庆港股份相关公告

重庆港发布的公告强调,本次整合事项尚处于筹划阶段,有关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有关安排尚需履行程序,还需获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战略整合早已有迹可循

资料显示,中国物流集团是于2021年12月在北京正式组建成立的股权多元化国有全资中央企业,由原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板块的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港中旅华贸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四家企业为基础整合而成,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其业务涵盖铁路物资综合服务、制造业物流、工程物流、逆向物流、快消品物流、国际物流、冷链物流、期现货交割物流、危险品物流和战略物资储备等领域。

中国物流集团组建之初就具备了相当可观的规模、丰富的资源和相对完整的业态,其注册资本为300亿元,资产总额12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约1900亿元,拥有铁路专用线120余条,分支机构600多个,土地面积2400多万平方米,库房及料场面积1000万平方米,期货交割仓库42座。目前,中国物流集团经营网点遍布国内及海外五大洲,国际班列纵横亚欧大陆,在国际物流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旗下还拥有拥有中国铁物(000927.SZ)、中储股份(600787.SH)、华贸物流(603128.SH)、国统股份(002205.SZ)等4家A股上市公司( 如果重庆港的股权整合顺利,那么中国物流集团有望拥有第5家上市公司)。

重庆物流集团则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建设,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于2023年6月29日整合重庆交运集团、重庆港务物流集团、重庆国际物流集团组建的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重庆日报2023年底的报道指出,重庆物流集团的成立,是重庆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标志性成果。

目前,重庆物流集团资产总额近500亿元,形成以物流为核心,物流贸易、客运旅游深度融入,三大主业互促互进的经营格局。物流服务产业运营四向国际物流通道、1家A股上市公司、5家5A级物流企业(占全市50%)、10余个现代化港区(包括4个铁水联运港区)、546万平米仓储及堆场、6000辆货车、77艘货运船舶,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9000万吨(约占全市43%),集装箱吞吐能力275万标箱(约占全市70%),商滚车吞吐能力超100万辆。

此外,重庆物流集团控股的子公司重庆港主要核心业务是港口码头货物的装卸、仓储、中转运输等,也是国内水路运输的最大的码头物流公司,其拥有重庆港拥有长江上游最大的内陆码头果园港,此外还有朝天门码头、寸滩港、洪崖洞码头、郭家沱码头,万州港、江津港、涪陵港区的多个码头。 其中,重庆果园港、万州红溪沟、江津兰家沱和珞璜港4个是铁水联运港区,铁路专用线49公里,铁路年作业能力3100万吨。由此可见,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重庆港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万联网记者注意到,根据重庆日报报道,重庆市政府与中国物流集团此前就进行了多轮沟通与谈判。2024年3月19日,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合资组建中国物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港口物流和通道物流建设运营,拓展制造业物流、特种物流和大宗商品供应链集成服务,发展多式联运,放大“物流+经贸+产业”综合效应,全面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重庆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向虎认为, 中国物流集团和重庆物流集团的战略整合,是在国家层面来考虑重庆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拔高重庆在全国物流方面的地位,尤其是能够赋予重庆更大的能力,统筹和周边省份共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整合更多物流和货物资源从重庆进行出口。

重庆物流集团和物流“国家队”中国物流集团之间的国资战略整合,无疑是又一起重要的地方国企和央企之间的国资战略整合案例。从整体布局来看,整合重庆港有助于中国物流集团完善其产业链布局,加强其在长江流域的物流服务能力,实现公铁水多式联运的更高效衔接。同时,本次整合也意味着,重庆港有望实现从地方国资控股上市公司向央地国资混改平台上市公司的跃升,并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国企资源整合及调整是今年重头戏

自2024年以来,并购重组政策不断更新优化。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为实现产业整合、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发挥着重要示范作用。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持续提升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质量。

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好“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强链补链等实施并购重组。

在上述国企改革和资源重组的大背景下,企业强强联合并实现“1+1>2”的意愿更为强烈。上市企业掀起并购重组热潮,国资国企表现活跃,并成为本轮 “并购潮” 重要先导力量。

2024年以来,根据万得披露的近150起并购重组事件中,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共计51起,涉及51家上市公司,其中中央国有企业有12家,包括华润三九、中国船舶、中核科技等公司,地方国有企业39家。从重组目的来看,上述51家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以“横向整合”“战略合作”“资产调整”为主。

2025年新年伊始,央国企重组整合再度迈出重要步伐。2月9日晚,长安汽车披露,其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东风股份也在同一天披露,其间接控股股东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两家公司均表示,本次重组可能导致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发生变更,但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上述重组事项,也引发市场关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两大央企之间旗下汽车制造板块进行重组的猜测。

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国有企业在产业引领、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资委相关部署,全力以赴拼经济,进一步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重头戏。

2025年,地方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和优势产业,在用好“两新”政策、加大“两重”投入的引导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并在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过程中,加速实现产业化转型升级,同时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有专家认为,2025年国资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热度不减,也将迎来进一步的制度规范和支持。而为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重组整合成为关键,未来或有更多国有企业参与到并购重组中。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供应链金融新规引热议,德和衡保理和供应链研究中心与万联网联合举办线上研讨会
下一篇:做自营买卖业务时,国企供应链公司最易碰到的5大高危雷区与破解之术,守住“钱袋子”!
  • 毛莉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