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营买卖业务时,国企供应链公司最易碰到的5大高危雷区与破解之术,守住“钱袋子”!

万联网 , donna , 2025-02-10 , 浏览:818

01、真实案例敲响警钟:850万退税损失背后的“合规陷阱”

(一)案例回顾

2024年,某供应链公司因“名为自营、实为代理”的出口业务被税务稽查,不仅追缴退税款335万元,还因垫付的850万元退税款无法追回陷入诉讼泥潭。法院最终认定,该公司与个人签订的代理协议因“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无效,双方各担50%责任。

这一案例暴露出国企在自营买卖中常见的政策风险:表面合规,实质踩雷。

(二)核心教训

1、政策红线不可越:根据国税发〔2006〕24号文,以自营名义代理出口的业务不得申报退税,一旦被定性为“假自营、真代理”,不仅面临税务处罚,合同效力也将被否定。

2、合同约定≠免责金牌:即便合同中约定“退税风险由委托方承担”,但因业务实质违法,供应链公司仍需承担连带责任。

02、自营买卖五大“高危雷区”与破解之道

(一)风险1:政策合规风险

1、典型场景: 为追求业务量,与个人或资质不全企业合作,通过“购销合同+代理协议”模式虚构自营贸易。 忽略外综服政策(如国家税务总局2017年35号公告),误以代理人身份直接申领退税。

2、防控手段:1)业务模式二选一:要么完全自营(采购、销售、担责一体化),要么严格按外综服政策仅代办退税,退税款直退生产企业。2)定期合规体检:邀请税务、法律专家对业务流程“把脉”,重点关注合同条款与业务实质是否匹配。

(二)风险2:交易对手信用风险

1、血泪案例:1)某国企与供应商签订长期采购协议,后因供应商伪造仓单重复质押,导致货物“一女多嫁”,损失超2亿元。 2)大连机床通过虚构3500台设备采购合同,骗取金融机构6亿元融资,暴露供应链金融中的“虚假贸易”陷阱。

2、防控手段1)穿透式尽调:不仅查企业资质,更要通过实地走访、上下游交叉验证等方式核实贸易真实性。2)动态信用管理:建立供应商“红黄绿灯”评级体系,对高风险客户要求预付款担保或信用证。

(三)风险3:合同履约风险

1、典型案例:1)某服装企业因采购合同未明确质量条款,供应商以次充好导致大规模退货,品牌声誉受损。2)A公司因合同未约定汇率波动分摊机制,进口原材料成本骤增20%,吞噬全年利润。

2、关键条款设计1)四必写:质量检验标准、违约责任、不可抗力处理、争议解决方式。2)价格联动机制:大宗商品交易需加入“基准价+浮动区间”条款,对冲市场波动。

(四)风险4:市场波动风险

1、真实教训:1)某电子企业过度依赖单一原材料供应地,因地缘政治导致断供,生产线停摆3个月。2)2023年铜价暴涨50%,未做套期保值的电缆企业亏损超亿元。

2、应对策略1)多元化采购:至少选择3家以上供应商,分散地域和渠道风险。2)金融工具对冲:对大宗商品采用期货套保,锁定成本;对汇率波动使用远期结售汇。

(五)风险5:内部管理漏洞风险

1、惊心数据:1)某国企因采购权限集中,个别员工收受回扣超千万元,导致采购成本虚高30%。2)“专网通信案”中,10余家上市公司因内控缺失卷入隋田力主导的千亿融资骗局。

2、堵漏三招1)分权制衡:采购、质检、财务三权分立,杜绝“一人说了算”。2)数字化监控: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合同、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自动预警异常交易。3)廉洁联防:与供应商签订《反商业贿赂协议》,设立内部举报奖励基金。

03、破局之道:从“被动防守”到“主动御险”

(一)业务模式重构

1、对高风险的代理业务“做减法”,聚焦真正可控的自营赛道。

2、探索“供应链+金融+科技”新模式,通过数据赋能降低信息不对称。

(二)风控体系升级

1、建立“事前尽调+事中监控+事后复盘”全流程风控机制,参考银行信贷审批标准。

2、定期开展“压力测试”,模拟极端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承受能力。

(三)人才梯队建设

1、设立专职风控总监,直接向董事会汇报,打破“业务绑架风控”困局。

2、引入“风险准备金”制度,将风控绩效与团队奖金挂钩。

04、结语:风险不可怕,无知才是最大隐患

国企供应链公司想要在自营买卖中行稳致远,必须认清一个现实:风险不会消失,但可以通过科学管理转化为竞争优势。

从某供应链公司850万学费到专网通信案千亿暴雷,无数案例证明:唯有将风控植入企业基因,才能穿越周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于供应链公司而言,不同的业务模式下,如代采代销业务、自营买卖业务、出口业务等,需要注意的风险都不尽相同。里面涉及到的坑也不一样,具体我们该如何做好防范呢?还有强监管下,我们要怎么规避掉进别人设计的融资性贸易的坑里面?合同怎么签?货物怎么控制?......

2月27日-28日,万联网将联合3位风控实战专家,在河南郑州举办第三期国企供应链全面风控与主责主业发展实操课

3位专家老师将重点围绕:货物直发/原地货转与合规问题、规避融资性贸易问题、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关键实务问题、国企供应链公司怎么重新划定主责主业、怎么选品问题、集团型国企管控供应链子公司问题、业务与风控团队打架问题、全员风控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问题、穿越大宗周期寻求新增长问题(价格模型/新品类/新模式)、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实践案例等展开授课,并通过答疑+研讨形式,手把手带你通过调整风控策略来支撑业务增长。

课上,原怡亚通风控总监&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的北京德和衡(深圳)律所合伙人张老师,将重点结合4大真实典型诉讼案件,分享融资性贸易、货押、出口代理、代采代销、自营贸易等业务风控的关键实务细节,并且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4大维度帮大家做全面的合规体检。

课上,原东煤交易总裁&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将重点带我们回顾煤炭、钢铁30年周期的跌宕起伏,并结合近期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头部供应链公司踩雷原因,以及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重新划定主责主业、选择新品类的落地路径。

课上,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将重点分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升级、全流程动态主体信用管理、团队权责与指标制定、混改投资的投前/投中/投后的风险管理等落地技巧,并结合多年世界500强风控总裁任职经验,分享大型企业的经营风险防范经验。

联系报名:李老师19168536275

课程核心话题:

1、合规监管下,营收压力依然很大,大宗行情又不好,怎么办?如何穿越周期?如何做好价格风险管理?

2、大企业暴雷不断,类似江苏德龙破产,几大供应链公司都踩雷,能给我们哪些警醒与启示?

3、如何重新划定主责主业、选品,如何设计新模式和破局策略突破新业务,从顶层规避系统性风险?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不同领域的实践案例与经验?

4、集团如何有效管控子公司业务风险?每笔业务都要集团批?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怎么风险隔离?

5、国企借力民企代运营时如何做好风险管理?

6、怎么解决业务和风控的矛盾问题,如何让风控能更多地支持业务的开展?

7、如何将风控融入到各关键岗位去,实现全员风控?

8、业务、风控、财务、运营等各部门的权责和绩效如何设计?如何尽职免责?

9、希望进入不熟悉的行业或者往上下游延伸,怎么做好风控?

10、如何做好事前的分级授信授权模型、业务导入与尽调;如何做好日常运营中的动态监管;如何做好事后的应急预案与商账管理?

11、融资性贸易业务中,一旦出险,自以为拥有的权利也不会得到法院支持,到底如何规避融资性贸易?

12、从事前到事中事后,从制度到业务拓展、合同到运营,哪些漏洞是自己没预料到的?

13、代采代销、自营买卖、出口代理等常见业务的风控难点/误区有哪些?

联系报名: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又一例央国企重组大动作!重庆物流集团与中国物流集团正在筹划战略整合,供应链物流格局生变
下一篇:估值超百亿港元!国内最大钢铁电商平台找钢网通过港交所聆讯,预计3月10日挂牌上市
  • donna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 中国物流金融创新实践白皮书(2019)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系统阐述了物流金融发展的态势和趋势、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科技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通过16个优秀企业案例介绍了金融科技企业、互联网+物流平台企业、第三方物流公司、供应链管理公司和银行等不同行业“物流金融”的创新做法。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