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出去”到“走进去”!2025年,供应链出海正当时

万联网 , 毛莉 , 2025-03-19 , 浏览:881

导言

两年前,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工厂首批电芯下线,这座投资18亿欧元的超级工厂,不仅实现了电池生产全流程的本地化,更建立了覆盖研发、生产、回收的完整产业生态。这个案例揭示着中国供应链出海的本质变化——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产能转移的"走出去",而是追求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网络的"走进去"。如今,站在2025年的历史节点,全球供应链正经历百年未有的重构浪潮,随着中国出海战略的推进,中国企业不断寻求海外市场的拓展机会,供应链出海成为这一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举措。

全球供应链重构:百年变局下的战略窗口

全球产业链正在经历"短链化+区域化+智能化"的三重变革。麦肯锡研究显示,2018-2023年间,全球企业在近岸采购比例提升了7个百分点,东盟国家接收的中美产业转移规模超过4200亿美元。这种结构性调整背后,是地缘政治冲突加剧、ESG标准趋严、智能技术迭代等多重因素的交织作用。

中国供应链出海正面临历史性机遇:RCEP区域贸易协定生效形成22.7万亿美元的统一市场,中东国家"向东看"战略释放万亿级基建需求,欧盟碳关税倒逼绿色供应链重构。2023年中国对东盟制造业投资增速达34%,在中东新能源领域斩获订单超600亿美元,这些数据印证着供应链出海的战略窗口已然开启。

供应链出海已呈大势所趋,对于中国企业来说,2025年更是机遇之年。一方面,国内制造业实力雄厚,在新能源汽车、高科技、能源和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的供应链优势。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高效的运作模式,为企业出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比如供应链巨头厦门建发、厦门象屿、厦门国贸等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正被企业积极运用到海外市场的开拓中。

此外,再加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出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2025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表示将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出海服务的系统化供给,组织服务机构与有出海意向的中小企业精准化对接,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畅通信息渠道、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这无疑将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中国供应链迈向新全球化

当中国供应链完成从"产能输出"到"价值共生"的蜕变,其角色正在发生根本转变。例如,在东南亚,中国企业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链使该地区光伏组件成本下降40%;在中东,智能建造技术的输出助力沙特NEOM新城建设效率提升3倍;在拉美,数字支付系统的本地化部署让2000万无银行账户人群进入数字经济体系。

这种转变的本质,是中国供应链正在成为新全球化的"技术接口"和"价值枢纽"。通过输出"制造能力+数字平台+绿色标准"的复合型解决方案,中国企业在重构全球产业版图的同时,正在创造新型的合作范式。正如埃森哲最新报告所指出的:"中国供应链的进化,正在将全球化1.0时代的'成本套利'升级为全球化2.0时代的'价值共创'"。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从服装纺织的"蚂蚁搬家"到智能制造的"雁阵出海",中国供应链的进化史恰是一部全球化参与方式的升级史。当"走进去"成为新时代的主题词,其内涵早已超越地理空间的拓展,指向技术标准的互认、产业生态的共生、文明价值的交融。这场始于商业逻辑变革的供应链革命,终将重塑全球经济治理的新秩序。在这条新航路上,中国供应链企业不仅要做好"造船者",更要成为"灯塔人"。

当前,出海热潮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出海拓宽业务市场,这也使得跨境供应链及金融的需求不断增加。此时,金融机构该如何设计跨境供应链金融产品,助力中国企业出海?有哪些落地案例可对标?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万联网将于3月27日在深圳举办的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

本次大会分论坛之二将围绕“企业出海背景下跨境供应链及金融”主题,邀请行业权威专家、企业实战大咖、金融机构代表等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产业供应链发展模式”“自贸区跨境金融优势如何助力供应链业态发展”“中国企业国际化跨境资金和贸易融资”“中国制造企业出海实践和思考”“高效数字供应链赋能中国品牌出海”“数字化供应链如何驱动跨境电商新增长”以及“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下的跨境供应链及金融机遇与挑战”等话题展开分享。

想要参会/赞助/演讲的朋友,记得联系客服李女士:19168536275哦~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长期开展融资性贸易和空转循环贸易,这家百强民企连续四年财务造假,虚增营收超160亿,罚款3900万,被证监会强制退市!
下一篇:国企供应链公司如何构建存货融资基础设施,服务地方产业?
  • 毛莉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