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特点和十大趋势| 附报告全文

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 2021-08-02 , 浏览:29145


金融科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关键驱动力,助推数字化时代金融行业创新和变革发展,已全面覆盖营销、风控、授信、投顾、客服等主要金融业务流程,催生了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网络保险、数字理财等一系列新型金融业务模式,给金融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带来了深刻影响。


近日,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科技发展与研究专委会、毕马威中国共同撰写的《2021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基于全国范围内超过200位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执行官、创始人或金融科技业务负责人的问卷调查数据,聚焦金融科技企业发展特点、未来趋势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中国金融科技行业政策与监管、促进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提供第一手调研资料和研究参考。


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特点:


一、金融科技企业对行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银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前列,资管业和保险业步伐加快。


三、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日趋紧密。


四、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活动持续活跃。


五、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创新程度是金融科技企业三大核心竞争力。


六、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为当前主要应用的核心技术。


七、金融科技企业研发费用占比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八、金融科技专利申请量和科技人才占比明显提高。


九、企业参与各类标准制定的积极性较高,但国际标准参与程度仍待提升。


十、缺乏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是当前金融科技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金融科技发展的十大趋势:


一、金融科技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重点区域与城市的集聚引领效应更加明显。


二、以ABCD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应用持续深化,隐私计算关注度快速提升。


三、妥善解决数据安全和数据质量痛点成为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深耕技术是企业发展策略的重心,加大研发和人员投入是关键着力点。


五、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成为金融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切入点。


六、促进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需场景、标准、人才、政策协同发力。


七、金融科技助力养老金融和养老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八、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和监管科技应用成效彰显,行业自律日益重要。


九、金融科技领域消费者保护措施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综合化特征。


十、加快推动金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渐成业界共识。


结合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提出对策建议:


一、与时俱进地优化完善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规划。


二、持续加强金融科技监管规则和工具体系建设。


三、坚持强化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惠民利企导向。


四、着力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产业集群。


五、健全开放、共赢、平衡的金融科技生态体系。


六、继续发挥行业协会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的作用。


以下为报告内容: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中钞区块链技术研究院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需求上升!《2021年7月中国通用仓储市场动态报告》发布
下一篇:需求上升!《2021年6月中国通用仓储市场动态报告》发布
  •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梁超杰,许书川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