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汇的破局之道: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4-04-09 , 浏览:2176

万联导读:3月27日,由万联网主办,中企云链、光谷金信、简单汇、赫中企云、深度数科、高达软件、中信梧桐港、玉湖冷链、金网络、博阅信科、企汇安、韦屹供应链、迅航星、酒链科技等合作伙伴支持,并获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成都市供应链金融协会、深圳市进出口商会、三亚中央商务区等机构鼎力支持的“2024第十一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在深圳盛大召开。

【直播回放】第十一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可在转发此文章到朋友圈后,联系万联网客服19168536275,领取回放链接。

简单汇CTO钟鸿敏围绕“数智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了分享,从产业透视角度剖析了产业金融数智化过程,结合简单汇的实践给出了破局之道,并提出了简单汇数字金融整体解决方案,固本强基,稳链强链,构造产业金融新生态。钟鸿敏表示,产业链条承托大量的中小供应商企业,其融资状况影响供应链总体稳定与成本,金融机构到中小微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桥梁。产业金融数智化建设的诉求是能否突出企业自己品牌,能否打通内部系统集成,能否保障数据隐私安全。建设数字化面临的挑战,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平台建设,二是运营支撑。

以下为现场速记全文:

数智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钟鸿敏: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跟大家进行一场行业的交流,我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范围比较大,所以我今天更多的是聚焦产业数字化这方面。

我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负责简单汇科技条线的。我自己本身做技术出身,前半段主要在做2C支付行业,后半段在做2B,就是现在的产业金融。做2B和2C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对于2C来讲更加关注的可能是产品的体验,但对于2B的客户来讲更关注的是整体的服务体系,所以我今天的分享将围绕产品和服务体系两个方面来进行。

我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TCL的案例给大家展示整个数字化过程的路径;第二部分主要是讲一下我们通过什么样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手段来达到数字化的目标;第三部分是关于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数字化的过程。


01、产业透视:TCL产业金融发展路径

大家看一下这张产业金融数智化过程图,它描绘了TCL的产业和金融发展路径。从上面可以看出,TCL从1981年家电产业开始,到2009年收购华星光电解决国家“缺屏少芯”的现象,一直在扩张;而整个TCL集团的金融板块也是随着产业的不断扩张在发生变化,包括从开始设立集团结算中心、打造银企直联平台到后面成立TCL财务公司,再到后面成立金控集团、设立香港财资中心以及2019年后确立了全球金融+数字金融战略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累了很多的金融经验。基于集团深厚产业背景和丰富金融实践,简单汇就是在此背景之下孵化出来的,可以说,简单汇就是TCL产业金融数字化的结晶。

我们把简单汇的金融科技能力下沉,助力产业金融数智化。最早的简单汇主要用来服务于TCL的产业,随着近几年的金融科技能力下沉之后,我们已经服务了除TCL产业圈之外的1000多家核心企业,交易规模突破了万亿,在全国七大区域布局,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简单汇的发展模式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成为票交所全国首批供应链票据接入平台(首批三家平台之一)、首家接入广东省中小融平台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企业,同时也是广东省首批供应链金融“监管沙盒”试点企业之一。

简单汇诞生的初衷是服务于TCL集团,以TCL从事的电视产业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一条电视产业链其实涉及的链条环节是非常多的,例如屏、显示半导体、主板、物流等每一条产业链上都承载着大量的中小供应商企业,而且不同位置的供应商融资成本也有很大的差异。小微融资道阻且长,大部分情况下越往后面靠供应商的融资成本就越高,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这些中小企业本身的综合资质不佳。离产业端越远的企业,其贸易背景的交易真实性也越难把控。

对金融机构而言,他们更加愿意给核心企业放款,因为核心企业信用评级高、抗风险能力高。但是反观中小微企业(供应商)端,由于金融机构到中小微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信任的桥梁,导致很多金融机构很难向中小企业做普惠的支持,中小微企业从而面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

02、破局之道: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

怎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问题呢?结合简单汇的业务场景实践来看,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产品创新;第二是技术创新。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企业的招投标开始到生产、交付、结算等等,我们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敞口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这里面很多的金融产品,例如电子保函、中标贷、存货融资、电子债权凭证、供应链票据、保理等等,我挑几个典型的产品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推广商业信用,电子债权凭证多级流转赋能小微企业。以金单为例,即目前行业里面比较流行的电子债权凭证多级流转,它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缺乏信用桥梁的问题。电子债权凭证多级流转(金单)是指核心企业在平台上,以电子签名形式开具的,承诺在指定日期支付确定金额的货款给供应商的应收账款债权凭证,用户可在线办理金单开立、转让(可拆分)、融资(可拆分)等业务。

金单最大的特点是可拆、可转、可融,本质就是利用核心企业信用传递帮助中小企业达到征信的作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简化了融资门槛,无需授信额度;依托核心企业信用,降低了融资成本;流转和融资均为买断式,完全出表;融资手续简单,线上操作高效。对于核心企业来讲,可以降低有息负债,优化报表;集中管理付款,提升支付效率;不改变账期的情况下,助力供应商提钱回款;还可以盘活授信,加强与资金方的合作。对于合作金融机构来讲,金单可以批量获客,交易场景真实可靠、风险可控,还可以帮助核心企业优质商业信用推广,也有利于践行普惠金融政策等。

随着电子债权凭证如火如荼地发展,这个产品发展到现在已经8年多。不过最近有一个消息说是电子债权凭证要纳入监管,这对于行业来讲是偏利好的,监管后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发展肯定是会更加地规范。

其次,票据进入5G时代,供应链票据为企业融资保驾护航。供应链票据,是票交所推出的产品。票交所新一代票据系统(供应链票据平台)与符合条件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对接,提供供应链票据登记托管、清算结算、信息服务等功能;企业可通过已实现对接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在供应链票据平台上开展供应链票据的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贴现、存托、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票据全生命周期业务。

供票这个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当作支付宝,可以通过供票的平台开出任何银行的票据,而不需要登录各个银行的网银端口。这是它的最大优点。但是使用过程中因为期限以及银行绩效考核等原因,商票在也切切实实面临着很多的挑战。简单汇在供应链票据领域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包括供票的银票通、供票质押等业务,这些都是我们在供票领域探索的业务模式。

第三,弱确权,信息确真,不占用核企信用,帮助解决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弱确权是前面金单和供票两个产品的补充,因为很多时候,在一些行业里面,对于核心企业来讲,它本身对授信需求比较高,即便有真实贸易背景的情况下也很难有足够的授信支撑供应链金融,所以弱确权就能很好地补充金单和供票这两个产品的空白。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无需核企担保承诺,不占核企授信额度;支持多种融资模式,覆盖从订单到支付;支持多种确权方式,确保交易真实可靠;企业回款账户监管,保障还款资金来源等,这种弱确权模式在建工行业里面是非常适用的。

第四,票据秒融,轻量级快速产品为生态客户提供多元服务。秒贴产品在市场上比较成熟,目前也是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补充手段。简单汇在这块最大的创新点就是依托于简单汇和很多银行建立起来的直连基础设施,为平台客户提供银票秒贴、商票贴现、供应链票据(商承、银承)贴现等线上金融科技综合服务,助力持票企业高效、低成本贴现;有利于合作平台增强客户粘性,快速落地业务;资方批量、精准获客。简单汇秒融优势:一是便捷,二是便宜,三是放款快,四个字总结就是:多、快、好、省。

讲完上面的产品,接下就是聚焦模式的创新,但是从我们的实践来看,产品模式创新里面也会面临一些技术上的挑战,以下是我们跟客户沟通中总结的几点:

第一,系统集成。我们很多时候新产品新系统上线之后,面临一个尴尬点就是新系统如何能够与其它业务系统集成,减少系统来回切换使用的烦恼。

第二,智能化。很多业务处理流程复杂,需要介入太多人为工作量,如:审核主体真实性,审核贸易背景真实性。

第三,安全体系。金融业务安全性要求高,要有强大的业务流程和系统的风控安全体系。

这是我们在产品创新实践中面临的一些技术挑战。那么,面临这些问题,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首先,开放平台,打通场景,消除系统孤岛。简单汇在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过程中,我们把业务流程里面所有涉及到可能会跟其他业务系统交互的所有点都梳理出来了,打造成一个开放平台。比如采购的时候要支付,支付结算之后要记账,这些业务动作难免和其他业务系统打交道,所以简单汇把所有可能出现联系的接口整理出来,客户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组装业务系统,通过API系统可以非常灵活定制业务系统的流程。

其次,应用智能组件,如智能审单提效增质;直连中登,实现智能查重识别等。我们通过智能化组件,为不同的业务场景训练了很多的模型,比如车贷里面的车险保单,海关的关单,还有我们自己做电子债权凭证业务场景用得比较多的智能审核。

其中,智能审单和直连中登智能查重识别这两个组件,在简单汇的运营业务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简单汇的智能审单服务通过OCR、NLP、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结合企业交易场景,自动识别并提取出合同中的关键要素,自动进行内容比对审核,实现企业主体资料和贸易背景资料的智能化审核,进一步提升了风险审批效能,并降低80%的人工成本,可大范围推广扩展到不同行业、不同文本的单据识别录入及审核。同时,通过智能终端的工具,还可以帮助实现中登网自动登记与智能查重,直接高亮显示出查重结果,查重命中要素可追溯原文,并摘录查重重要信息前后文,便于进一步深究,以便于精准识别重复融资风险等欺诈风险。

另外,安全体系方面,全面把控平台风险。我们在做金融业务的时候,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保证业务的安全性。业务的安全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业务层面,包括从客户注册认证到登录、开单开票、转单背书、融单贴现,再到最后付款的环节,我们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保证业务的安全性。二是系统的安全,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除了要保证业务的安全之外,还要保证系统方面的安全,包括资质认证、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还有整体的数据安全以及数据治理等方面。

以上这三点就是简单汇在技术上做得比较突出的创新,也是很多客户比较关注的几点。

03、开放共赢

最后,大家讲一下企业在选择数字化的过程中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方式。

国家现在有政策,正在大力推广供应链金融发展,例如商务部等8单位发布《关于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发布《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助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工信部发布《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制定专门授信方案,高效服务链上中小微企业,促进产业与金融良性循环等。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战略的持续推进,产业金融数字化和数字金融产业化相互交织,金融科技业迅速崛起成为支撑产业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核心企业也开始涉及产业金融,践行普惠金融,发力供应链金融,只是在产业金融建设过程中面临了很多的挑战。客户一般打造建设产业金融数智化平台都会提到几个诉求:一是能否突出企业自己品牌?比如很多客户企业希望用自己的品牌经营业务,突出自己的品牌。二是能否打通内部系统集成?三是能否保障数据隐私安全?如果单纯把数据放在云上客户是不放心的,所以数据安全是很多企业考虑的问题。

此外,建设数字化平台的过程里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客户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第一挑战是平台建设,这其中就不得不考虑两个因素:1、成本,包括采购系统/第三方服务费用,人员成本。2、效率,如第三方/银行对接开发周期等。第二个挑战是运营支撑,例如系统上线之后能不能及时快速地响应客户要求;系统上线之后有没有足够的经验推动业务上量,推动银行合作,供应商营销等。以上问题是所有涉及到做产融平台的企业需要考虑的两个现实问题。

那么,这里又出现一个问题:SaaS &私有化,到底是自建平台还是使用市场上成熟的平台呢?从实践来讲,我的观点就是快速开展业务才是王道。

前面提到的数字化平台建设会遇到的几个问题,很多企业在产业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是很少想到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接下来我将介绍简单汇的两个体系:


第一个体系是基于产融生态开放平台架构底座的系统平台建设。依托近几年来的金融科技能力沉淀,简单汇已经打造出了一套可以支撑全行业所有的业务场景,基于这套体系可灵活拓展自己的业务场景。


第二个体系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的平台运营体系。简单汇累积交易规模已经突破了万亿的规模,上图就是我们在万亿水平里面打造出来的运营体系。可以说,系统平台建设以及平台运营这两个体系,基本上就是支撑一个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两个必备条件。

未来,将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环境,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怎么找到企业自身的优点,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是非常重要的选择。作为一家智慧供应链金融科技服务商,简单汇信息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业务咨询、金融服务、科技建设和运营服务,致力于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商业信用的价值传递,提高企业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最后,我们也希望有机会能够跟在座的各位进一步交流,并深入探讨合作,共建产业金融新生态。

我的分享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根据万联网主办的“2024第十一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嘉宾现场演讲的速记整理而来,未经嘉宾审阅,仅供行业人士参阅。

来源:万联网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深度数科王红平:产业数据要素释放巨大价值,赋能产业数智创新
下一篇:三亚中央商务区管理局曾宇晖:作为资金出海的桥头堡,在三亚设立财资中心将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机遇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报告
    万联网
    中国当前面临需求不足、预期不稳的困境,国企必须带头稳经济、稳预期。但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在业务运作中也面临缺业务、缺人、缺风控经验等诸多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由万联网发起、联合生态内有实操经验的企业家与专家,围绕地方国企践行“数字化+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于2023年4月开始编撰,历经数月最终形成《地方国企供应链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一一“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促进地方产业生态发展》(简称《国企指南》)。
    了解更多>
  •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梁超杰,许书川
    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与领先实践(2023)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