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农业峰会盛宴启幕,共筑生态农耕宏伟蓝图

世界农民协会 , 世界农民协会 , 2024-07-05 , 浏览:3732

2024年7月1日,备受瞩目的首届全球可持续农业峰会——吉飒峰会(GSSA)在新加坡盛大开幕。此次峰会汇聚了全球农业领域的精英与专家,共同就农业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标志着全球农业领域正迎来一次绿色革命的历史性机遇。

峰会由世界农民协会(WPA)、全球农民组织联袂主办,世界农民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中农合作协会承办,旨在集结全球智慧,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农业新纪元。来自全球四十多个国家的代表齐聚一堂,包括三十九个国家的大使和高级外交官,其中卢旺达、秘鲁、挪威、乌克兰、东帝汶、老挝、澳大利亚等国代表纷纷发言,分享各自在可持续农业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开幕式上,吉飒峰会秘书长、世界农民协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副主席孙喜先生发表讲话,他呼吁全球农业同仁携手并进,共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他强调,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全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世界农民协会秘书长张琦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WPA在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充满期待。他预告了即将在塞浦路斯举行的第三届全球农民论坛,期待届时能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各国代表在吉飒峰会上,纷纷亮出各自的“绿色名片”。卢旺达驻新加坡最高专员Jean Uwihanganye先生深入剖析了非洲农业的生机与活力,及其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秘鲁驻新加坡大使Francisco Hasegawa先生则聚焦秘鲁在可持续农业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挪威驻新加坡大使Eivind S. Homme先生分享了挪威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最新进展与面临的挑战;乌克兰驻新加坡大使Zelenko Kateryna女士详细解析了乌克兰在土地利用、农业出口以及当前农业生产的全貌,同时也坦诚地指出了所面临的挑战;东帝汶驻新加坡大使Alex Tilman先生则详细阐述了东帝汶农业的当前状态与未来展望。


老挝驻新加坡大使Sengkeo Pouangpadith先生介绍了老挝农业的基本情况,并强调了政府与国际合作伙伴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澳大利亚驻新加坡副最高专员Emily Follett女士则分享了澳大利亚在农业可持续方面的优势与经验,她强调科学管理土地和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减少环境影响是实现农业长期可持续性的关键。这些经验分享不仅为全球农业同仁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也彰显了各国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决心与努力。



峰会期间,还举行了盛大的颁奖仪式。世界农民协会执行干事史亚政先生与秘书长张琦先生共同为在推动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做出卓越贡献的嘉宾颁发了首届GSSA瓷器纪念盘与椰雕手工艺术品。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获奖者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憧憬与鼓舞。


此次峰会还荣幸地邀请了新加坡前外交、贸易与工业、卫生、新闻与艺术部长杨荣文阁下作为特邀嘉宾。他强调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疫情期间,新加坡土地闲置引发他对农业价值的深思。他指出,全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不能仅依赖国际贸易,因为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业不仅滋养了人类,还是科技与文明的摇篮。杨荣文认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农业是发展方向,智慧种植替代化学农业是关键。他赞扬了电商平台在促进农产品交易中的作用,强调了解土地、种植合适作物的重要性。尽管经济和冷链运输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但他对GSSA活动的持续举办充满期待,期望其能推动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提升。他强调多部门协作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分享了自己担任外交部长期间对国际合作在农业发展中的深刻认识。最后,他呼吁人们珍惜土地、尊重自然,追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健康环境。


另外,新加坡国务资政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部长张志贤和东盟秘书长高金洪博士在峰会前发来亲笔信,寄语峰会成功召开,并对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给予高度评价。他们的支持为峰会的成功举办增添了无限光彩,也展现了国际社会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峰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众多企业的鼎力支持。中国南方航空、中国银行、全农泰(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全球光伏领军企业天合光能(Trinasolar)等企业为峰会的顺利举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新加坡城市发展集团(CDL)提供的优雅会议场地和新加坡旅游局的周到服务也为峰会的圆满举行增添了光彩。

吉飒峰会成功召开,宣告绿色农业革命的号角已吹响。在全球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此次峰会汇聚全球农业精英,共谋绿色农业新道路,开启绿色、繁荣、可持续新篇章。吉飒峰会不仅是年度盛事,更是全球农业合作的桥梁。今后会随着全球各国巡回举办,它将连结各国农业同仁,推动全球农业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目标添砖加瓦。

来源:世界农民协会(WPA)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世界农民协会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议程公布 | 聚焦两大“出海支撑力”,第七届战略供应链50人论坛火热报名中
下一篇:聚势北京,下好“先手棋”!第七届国际供应链与物流展全面启动
  • 世界农民协会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