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业务试点

证券日报 , 证券日报 , 2024-09-23 , 浏览:1763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微信公众号“上海商务”消息,9月21日下午,上海正式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业务”试点。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上港云仓以及入驻平台的首批4家大宗商品贸易企业与交通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受访专家普遍表示,上海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业务”试点,是金融科技赋能实体经济的新探索。这不仅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和服务保障,也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金融科技创新重塑供应链融资生态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其“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为供应链融资业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每一笔交易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智能合约的引入,更是让交易条款的执行变得自动化,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融资审批的透明度和效率。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融资业务试点,不仅是对金融科技应用的一次重要探索,更是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首席数字经济学家陈晓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供应链融资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了融资成本和风险,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其次,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大宗商品交易的活跃度和市场流动性,提升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和附加值。最后,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创新和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的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体系。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202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本市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加快生产性互联网服务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提升业务真实性和监管水平,完善生态体系”。

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会长郑定向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区块链技术的助力下,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可以实现无缝对接,金融科技创新正在重塑供应链融资生态。具体看,金融机构可以实时、准确监控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从而降低融资风险。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打破不同机构间的信息壁垒,促进数据的共享和流通,这使得金融机构能够更加全面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为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更加坚实的信用基础。

政府担保基金提供风险保障增强市场信心

此次上海启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业务”试点,旨在通过金融科技创新,发挥政府担保基金作用,推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金融机构需要承担诸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多种风险。而政府担保基金的参与为金融机构提供了一定的风险保障,使其更加愿意投身于这一新兴业务。在政府担保基金的支持下,银行有望更加积极参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大宗商品供应链融资业务,这不仅拓宽了业务范围,还提高了风险防控能力。

据了解,此次参加签约的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银行、融资担保机构、清结算机构、仓储物流企业、区块链技术服务商、贸易主体等。

各方基于区块链防篡改、可追溯的技术特点,依托链上交易存证、电子仓单、应收账款信息,进一步提升仓单真实性、交易数据真实性、结算安全性和监管及时性,共同探索实现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质押融资业务功能,打通大宗商品交易中融资信任的关键节点,有效满足平台中小贸易企业融资需求,推动供应链金融向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赋能。

吴琦表示,政府担保基金在强化市场信心、风险管控以及资金导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金融机构探索新业务提供了风险保障。同时,政府担保基金还引领着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和行业,为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动力。

来源:证券日报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证券日报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全力打造全国供应链新高地!2024年上半年,湖北12家省级供应链企业共搭建9个供应链平台,实现成交额近1500亿元
下一篇:加快构建供应链国家标准体系!《中国供应链发展报告(2023-2024)》发布,解读供应链发展五大关键词
  • 证券日报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