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国际清算所大宗商品掉期风险管理功能凸显,业务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期货日报 , 闫碧洁 , 2024-10-14 , 浏览:605

近期,受宏观经济周期错配以及经济数据差异、地缘局势风险、商品自身供需关系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大宗商品市场经历剧烈波动,由此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增加、交易信心不足、市场不透明等情况。在实体企业面对冲击的关键时刻,海南国际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国际清算所”)积极发挥掉期业务的价格风险管理作用,帮助实体企业稳价稳市,展现出了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与业务韧性,大宗商品掉期试点业务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近两周的市场行情数据分析,大宗商品行业综合指数上涨2.6%,其中黑色金属指数涨幅超15%,螺纹钢现货价格每吨上涨约500元,热轧板卷每吨上涨接近600元。聚焦钢材现货贸易端来看,期现基差大幅的波动增加了现货贸易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掉期作为多样化套期保值策略的重要工具,其有效锁定基差、实现跨区域操作以及结算期的高度灵活性等独特优势,精准契合了现货贸易中的套期保值需求。某位参与掉期业务的钢材企业负责人表示,如果本次行情不对现货头寸进行风险管理,将会面临巨额亏损,利用海南国际清算所的掉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有效地应对了本轮价格大幅波动情况,帮助企业稳定经营。

价格大幅波动也增加了存续期掉期交易穿仓的风险,针对此轮行情波动,海南国际清算所积极应对,及时启动风险预判,按照海南国际清算所制定的风险管理办法,对国庆节前和节后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进行压力测试,对重点客户进行重点跟踪,与可能追保的会员积极进行沟通,很好地化解了潜在风险。事实证明,海南国际清算所在市场波动加剧的关键时期确保了所有交易的安全、平稳运行,市场未出现任何一笔穿仓交易,未发生任何风险事件,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

成绩的背后不仅得益于严谨、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更反映了专业运营团队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和灵活应对。

首先,海南国际清算所建立了整套符合国际惯例的衍生品市场规则制度,开发上线的场外衍生品清算系统,为参与客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降低了各种摩擦成本,为清算业务提供了稳定的保障。风险防控体系覆盖事前、事中、事后,通过提前布局、密切监控市场动态,并与实体企业客户保持紧密沟通,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

其次,海南国际清算所构建的机构会员体系,参与海南国际清算所掉期业务的所有客户均来自机构企业,没有一位自然人。这一体系不仅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还通过严格的会员准入标准、完善的清算业务规则和风险控制制度,确保了市场的规范运行,为实体企业客户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切实服务实体经济。“自然人参与市场往往是以投机为目的,会增加炒作的风险,为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因素。”在海南国际清算所相关负责人看来,机构间的掉期业务是以现货为基础,价格避险为目的,成交价格更能反映出现货市场的真实价格水平,有利于发挥其价格发现的功能。且机构客户信用水平较高、违约成本远高于自然人,通过合理管控、及时预警就可以有效防范违约风险。

第三,海南国际清算所作为完全中立的第三方清算平台明显增加交易双方风险防控能力。大宗商品贸易涉及的资金量巨大,今年以来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导致违约、跑路、暴雷事件屡屡发生。因此,如何管理资金安全、防范违约风险是摆在首位的课题。传统的大宗商品贸易中存在买卖双方抬头信用不匹配、交收链条过长、发票开具慢等通病,造成市场参与者交易达成难、履约保障难。作为中立的第三方清算平台,海南国际清算所对于风险把控有一套自己的心得,在资金安全问题上,海南国际清算所不涉及交易,仅收取双方的履约保证金,参与客户不用担心对手方跑路导致无法结算的问题,在资金安全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

第四,海南国际清算所拥有专业的人才梯队。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宽幅震荡对于海南国际清算所的业务人员而言无疑是一种考验。凭借着面对市场波动临危不乱的气魄、稳中求胜的决心和出类拔萃的专业素养,海南国际清算所的人才团队设计出完善的业务框架,业绩屡创新高,规模不断扩大,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

据了解,海南国际清算所的大宗商品掉期清算业务自2023年10月上线以来,品种不断丰富,目前推出的可清算品种达到38个,包括钢材、铁矿、甲醇、纯苯、苯乙烯等;参与掉期业务的机构客户逐渐增多,目前接近150家,涵盖金融机构、贸易商、钢企等市场主流参与者;业务规模持续攀升,月度成交笔数与保证金规模均突破历史新高,特别是实时保证金余额已突破1亿元大关。标志着海南国际清算所的掉期试点业务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下一步,海南国际清算所将不断推动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互联互通,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方式,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清算服务,为大宗商品市场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期货日报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风险事件频发!大宗供应链企业应将风险管理放在首位
下一篇:四川:汇集形成“集群金融通”产品库,支持集群内大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
  • 闫碧洁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