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供应链贸易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常见的风控问题

茂航扬帆 , 茂航扬帆 , 2024-10-22 , 浏览:804

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供应链贸易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日益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在这一领域,风险控制与安全问题亦愈发凸显。 本文将重点剖析供应链贸易及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常见的风控问题,同时通过典型诈骗案例的分享,以期提高大家对供应链安全风险的警觉性,为企业在防范风险、保障供应链稳健运行方面提供有益参考。

0融资性贸易风险

某贸易公司(简称A公司)与供货商(B企业)及银行(C机构)进行融资性贸易操作。A公司基于与B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C机构融资采购B企业的商品。然而,由于市场波动,商品价值下滑,导致A公司无法按期还款给C机构。同时,由于B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存在隐瞒商品真实价值的行为,导致A公司陷入巨大的风险之中。银行C机构在发现风险后,采取了紧急措施,如冻结账户、要求提前还款等,使得A公司陷入财务危机。这次风险事件影响了A公司的日常运营及信誉。通过此次案例可以看出,融资性贸易虽然带来了资金流动性便利,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隐患,如供货商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波动等。因此,参与融资性贸易的企业应谨慎操作,确保充分了解和评估风险。

0循环贸易伪造风险

循环贸易伪造经营业绩是一种违法行为,常见于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进行的虚假交易行为。例如,某企业为了掩盖经营业绩不佳的状况,开始采取循环贸易的方式伪造业绩。他们与其他关联企业或虚构的企业进行虚假交易,制造销售增长的假象。例如,他们先虚构采购订单,从关联企业购买大量原材料,而后迅速将这些原材料高价转售给其他关联企业或个人,从而制造出高额的销售额和利润。此外,他们还通过虚构物流单据、伪造发票等手段来掩盖真相。然而,这种循环贸易并未真正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只是表面光鲜的假象。最终,该企业的违法行为被审计机构揭露,并受到了法律制裁和投资者的指责。此案充分说明了守法经营的重要性。企业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诚信为本,杜绝一切违法违规行为。

0委托采购贸易货权失控

某公司A委托供应商B采购原材料,由于货权管理不严格,导致货权失控。具体过程为:A公司委托B采购大量关键零部件,支付预付款后,B公司未能按期交货。经查,B公司收到货款后,将部分货物转售给其他客户,造成对A公司的违约。A公司因缺乏货权管理意识,未能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货物所有权,导致生产中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案例显示,货权管理在委托采购贸易中至关重要。企业应对货权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货物所有权明确,防范供应商风险。在签订采购合同前,应明确货权归属和交货期限等条款。同时,加强供应商管理,定期评估供应商履约能力,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建立应急机制,对可能出现的货权失控风险进行预警和应对。

0垫资贸易形成大额资金损失

垫资贸易是企业为缓解现金流压力的一种常见做法,但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形成大额资金损失。

例如,某贸易公司因业务扩张急需资金,采取垫资贸易方式,向一家供货商预付了大量货款。由于市场风险评估不足,对供货商的资信状况了解不深入,导致资金预付后供货商无法按时交货,甚至出现了欺诈行为。该贸易公司陷入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不仅损失了预付的货款,还影响了与其他合作伙伴的关系,业务运营受到严重打击。此外,因未能及时收回资金,公司面临高额的债务压力和利息支出,最终陷入破产边缘。

此案例警示企业,在垫资贸易操作中应谨慎评估风险,充分了解合作伙伴的资信状况,避免因盲目扩张或追求短期利益而陷入资金损失困境。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避免类似风险事件再次发生。

0商品违约出库或重复质押

某物流公司A在运输一批货物时,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出库操作,导致货物违约出库,被客户B发现货物数量不足和质量问题。经调查,原来是物流A的出库管理系统出现漏洞,员工操作失误,导致部分货物被误出库。客户B因此遭受损失,与物流A产生纠纷。物流A为弥补损失,支付了高额违约金并赔偿客户损失。

另一个案例中,某企业C在融资过程中,将同一批货物多次质押给不同金融机构。由于质押物管理系统不完善,未能及时发现重复质押情况。当资金链断裂时,各金融机构纷纷要求处置质押物,才发现重复质押问题。企业C因此陷入困境,最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两个案例提醒各企业要加强商品出库管理和质押物管理,严格履行合同,避免违约出库和重复质押带来的损失和风险。同时,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

06 贸易应收账款保理风险

贸易应收账款保理是一种金融服务,旨在帮助企业在交易中快速回收资金。然而,这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例如,某制造企业与其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交易过程中,为了加速资金流转,选择了应收账款保理服务。但供应商的某些客户因市场变动,经营困难,导致拖欠货款。这直接影响到保理公司的收款,保理公司不得不向该制造企业追索款项。由于未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也未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该制造企业陷入了资金困境。这一案例反映出贸易应收账款保理的主要风险之一是客户信用风险。此外,还可能涉及法律合规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企业在选择保理服务时,应充分了解客户信用状况,建立风险控制机制,确保贸易安全。同时,也需要与专业保理公司合作,规避风险,实现良性发展。

经验总结

01

融资性贸易风险案例中的风控漏洞表现为监管不足、信息不透明和风险评估失误。对此,企业应该强化监管,确保信息对称,准确评估风险。事前充分调查贸易背景真实性,事中动态监控资金流与货权转移,事后及时评估风险敞口。避免风控漏洞需全面提升风控体系和执行力度。

02

循环贸易伪造经营业绩案例中,风控漏洞主要包括监管不严格、内部监控失效、审计不独立等。对此,应强化监管力度,确保内部监控有效执行,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经验总结:重视风险防范,完善监控体系,强化审计职能,避免虚假业绩。

03

委托采购贸易货权失控案例显示,风控漏洞主要体现在对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合同条款不明确、货权转移监控失效等方面。分析显示,需强化供应商管理,明确权责,严格合同履行,加强货权转移跟踪与审计。经验总结为重视风险评估,完善内部控制,确保采购流程透明可控。

04

垫资贸易大额资金损失案例显示,风控漏洞主要包括:未能充分核查交易对手资信状况、风险评估不全面,资金流转监控不足等。对此,应强化客户资信调查,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实施全程资金监控。总之,需严格风控措施以避免损失。

05

商品违约出库和重复质押的风险控制漏洞分析,案例显示系统操作不规范、监管不严格是主要问题。对此,企业应强化库存管理系统的风控措施,定期审计库存状态并确保信息准确。出库操作应严格按规程执行,预防操作失误。针对重复质押问题,需完善质押物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质押物流转情况,防止再次被质押。务必重视风控漏洞分析并及时改进,确保资金安全。

06

对于贸易应收账款保理风险案例,风控漏洞主要体现在对买方资信评估不足、应收账款法律权属审查不严等方面。应加强对交易真实性的核查,完善客户资信评估体系,重视应收账款法律权属审查,以及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经验总结:需严格审查交易各方资质和交易真实性,并构建系统化风控机制。

来源:茂航扬帆公众号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茂航扬帆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又一老牌建筑国企爆雷!违约2.63亿,去年亏损超9亿,今年信用等级9连降!
下一篇:17家村镇银行宣布解散!经营压力增大、风控能力不足?
  • 茂航扬帆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