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煤炭消费量或将推迟至2027年达峰,2025年中国煤炭走势如何?

万联网 , donna , 2024-12-31 , 浏览:245

摘要

近日,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煤炭报告称,今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将达87.7亿吨,连续第三年创下历史新高。此前,国际能源署一度预测全球煤炭消费量将于去年达峰。不过最新预测显示,全球煤炭消费量或将推迟至2027年达峰。

报告还表示,全球不同地区的煤炭消费量呈现不均衡态势。发达经济体的煤炭消费持续下降,但中国、印度和印尼等新兴经济体的煤炭消费仍在持续增长。印度2024年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增加5%以上至13亿吨,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今年欧盟和美国的煤炭消费量预计将分别减少12%和5%,而去年其煤炭消费量降幅分别为23%和17%,煤炭消费降幅呈减小趋势。

在全球煤炭消费创历史新高同时,全球煤炭产量同样创下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90亿吨。其中,中国、印度和印尼的煤炭产量均突破本国纪录。从全球煤炭贸易数据看,目前国际煤价较2017年至2019年的均值高出50%。全球煤炭贸易量今年将达15.5亿吨,同样创出历史新高。亚洲是全球煤炭贸易枢纽,包括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越南在内的亚洲国家是全球最大的煤炭进口国,而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为印尼和澳大利亚。

煤炭需求预计跳增之际,其目前在全球电力结构的占比已降至35%的最低水平,因为再生能源供应的强劲成长有助于各国满足能源需求。

煤炭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化石燃料。在全球煤炭消费量再创新高之际,今年也很有可能突破去年的纪录,再次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本月早些时候,欧洲哥白尼气候变化局宣布,依据今年前11个月的气温数据“基本可以确定”,2024年将成为自1850年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

针对亚洲煤炭消费高的情况,全球煤电站装机容量78%集中在亚洲。报告呼吁,应从政策和技术两方面出发,积极推动亚洲能源转型。国际能源署能源市场安全总监萨达莫里表示,全球煤炭2/3用于发电,随着清洁能源技术加快发展,尽管全球用电量在快速提升,但全球煤炭消费量到2027年有望达到高点。

2025煤炭走势如何?

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明年要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今年以来,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将推动2025年宏观经济持续企稳回升向好。

“预计2025年煤炭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煤炭消费量比2024年略有增加。”在2025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张宏提出。

(一)回顾2024,多重因素交织,市场呈现供大于求

2024年,煤炭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明显:主要耗煤行业产品产量增速回落,煤炭市场需求动力明显不足,燃煤发电量增速明显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火电发电量累计增速由年初的9.7%回落到7月份的0.5%。“与2023年相比,全年燃煤发电耗煤增量同比减少1亿吨左右。

从耗煤“大户”看,占全国煤炭总消费量近四分之一的冶金、建材两个行业产量持续减少,使得耗煤量持续萎缩。

初步测算,2024年全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加4150亿度,燃煤发电量增量占全国发电量增量的份额由2023年65.5%下降到23.5%,回落42%。

(二)大幅增长的进口煤炭对东部地区市场发挥了有效补充作用

近年来,我国煤炭进口量维持在3亿吨左右,2023年跃升到4.7亿吨。“今年前十一个月达到4.9亿吨,全年预计将达到5.2亿吨左右,同比增加5千万吨左右。进口煤量大幅增加,在市场供需宽松的环境下,扩大了国内煤炭市场的影响。

2021年下半年以来,为保障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平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煤炭保供政策措施,依托大型现代化推动煤矿产能荷增,加大煤炭项目核准力度。据煤炭工业协会数据,全国煤炭产量从2020年的39亿吨增长到2023年的47.1亿吨,年均增长6.5%。大型煤炭企业认真落实电煤保供政策,积极发挥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确保电煤年度合同履约兑现。

(三)经济回升向好,市场或保持供需基本平衡

从主要产煤省区煤矿产能和新建项目投产情况看,全国煤炭产量继续保持适度增加,并以晋陕蒙和新疆四省区为主,新疆仍然是煤炭产量主要的增量地区。预计2025年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供应过剩的现状。

今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强调,国家鼓励能源领域上下游企业通过订立长期协议等方式,依法按照市场化方式加强合作、协同发展,提升能源市场风险应对能力。

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唐瑱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对2025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作出部署安排,但是电煤长协的签订履约实际不及50%,有的电厂长协实际签约率为30%上下。

近年来,高比例签约在供应偏紧时有力保障电煤供应基本盘稳定,但从合同履约基本盘来看,有一些企业为锁定资源以多保少,盲目追求高签约率而忽视合同质量,导致一些合同签得不实无法履约。“因此2025年政策中继续明确电力企业不低于80%的签约比例,而所谓的退而求其次,只会让市场越来越没有信心。

也就是说,经济的增长抵不过供应过剩对市场的冲击作用,弱势的需求,先以消耗2024年的库存为主旋律,因此2025年的煤炭市场怕是供应过剩到煤炭生产受阻,个人认为,2024年的过剩煤炭可能会占用2025年的生产指标。

煤炭作为我国重要战略能源,由于其市场规模大、交易链条长、业务真实性好把握、回款较快、且金融属性没那么强。

所以不少供应链公司、贸易商、物流公司、网络货运平台、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纷纷进军煤炭产业领域,希望借助煤炭业务获得更多营收和利润。

但在大宗行业下行周期,今年全国煤炭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行,贸易商都不挣钱,同时煤炭进口增加、库存增加,风光水电等新能源替代量增加。这对于从事煤炭业务的企业而言,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挑战。

对供应链公司而言,怎么快速将业务做出规模、怎么选择适合的业务场景与切入路径、怎么做好全流程风险控制、怎么避雷融资性贸易与合规问题、怎么做业务才能以全额法记营收?陕西、山西、内蒙等各地各家的打法都不一样,有哪些典型的打法与案例可对标?

对于有实力的煤炭贸易商来说,如何在内卷严重的产业格局中找到新的机会,与国企供应链公司强强合作?

对煤炭物流公司/网络货运平台/物流科技公司而言,如何帮助国企供应链公司客户做好物流运营,确保合规与风险可控?怎么精准拓展业务商机?

对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如何深入到产业中去了解产业的特殊规则、风险、需求,服务好资金端和资产端,真正创造价值?怎么规模拓客?

如今银行、信托公司、保理机构、金融控股集团、产业投资集团等资金方也越来越关注煤炭领域。对他们而言,怎么深入理解煤炭领域各主体的需求与痛点、了解煤炭业务风险,从而设计出与之匹配的金融产品?怎么批量精准拓展客户资源?

所以,为帮助各方更好解决煤炭领域发展难题,我们联合4位在煤炭领域拥有丰富实操经验和业务资源的专家导师,于1月9-10日在西安市继续举办第3期“煤炭供应链业务实操课”,届时将汇聚供应链公司、贸易商、金融科技公司、物流公司、网络货运公司、金融机构等煤炭产业链各方参与主体。

4位老师强强联合,带你更好理解煤炭贸易产业链,学习并掌握切入的主要场景及典型打法、煤炭业务切入的方法与路径,应收/存货/预付三个场景下完整业务流程与具体风险点管控,业务合规与全额计收实务、煤炭物流运输管控细节、深度剖析典型风险案例等内容。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供应链第一股”怡亚通跨界狂飙!
下一篇:重磅!国资委部署:2025年底前国企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正研究制订工作指引
  • donna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