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回复:2025国企供应链公司怎么重新划定并深耕主责主业,在发展中平衡好合规与风险?
最近DeepSeek简直火出圈了,今天我们有时间向它提问一下,2025年国企供应链公司怎么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在发展中平衡好合规与风控,看看它给出的答案与我们实际业务中是否匹配。
今天,我们把它思考的过程及答案向大家公布一下,仅供参考。如果大家有时间,也用具体的场景可以问问它,场景信息越丰富,它给出的信息越对味。
另外,我们最近也成立了AI特战学习小组,用于研究AI怎么有效助力提升工作效率、AI怎么赋能供应链金融,也收集了部分学习资料,有需要的可联系客服李女士免费领取19168536275。
好啦,回归正题,来看看DeepSeek的回答。
我问:2025年国企供应链公司该怎么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在发展中平衡好合规与风控?
DeepSeek答: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而国企供应链公司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却在实践中频频陷入两难:一方面要响应政策号召回归主责主业,另一方面又要应对市场波动、融资性贸易禁令、大宗周期下行等风险挑战。
不做业务怕丢市场,做了业务怕踩雷,这几乎是所有国企供应链公司管理者的共同焦虑。
一、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面临的3大困局
(一)主业模糊,方向摇摆
许多国企供应链公司成立时间短,盲目追求规模扩张,业务范围广而不精,甚至陷入“代采代销赚快钱”的误区。结果却是:审计巡视压力大、合规争议频发,甚至因融资性贸易被叫停业务。
(二)风控与业务“打架”
“业务要冲量,风控要刹车”的矛盾普遍存在。例如,江苏德龙破产事件中,多家头部供应链公司集体踩雷,这也暴露出了其风控体系滞后于业务扩张的致命短板。
(三)政策高压下的转型迷茫
国资委“十不准”政策严控虚假贸易,该怎么做才能既合规又能保营收?如何从“资金驱动”转向“服务驱动”?许多国企供应链公司缺乏清晰可行的转型路径。
二、破局之道一:重新划定主责主业的四大路径
(一)回归本地,深耕产业集群
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如农产品、能源、制造业),打造“产业服务总部”。例如,某国企通过整合本地煤炭产业链,从单纯贸易商转型为集物流、金融、数据服务于一体的平台,随机年营收增长了30%。
(二)选品聚焦,避免“大而全”
根据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选择12个核心品类垂直深耕。例如,云南某国企依托咖啡产业优势,构建从种植到出口的全链条服务,降低跨行业风险。
(三)做实服务,告别“空转走单”
通过物流控货、数据穿透、供应链金融等增值服务,证明业务真实性与必要性。例如,中仓登的“数字仓单”模式,既合规控险,又吸引金融机构主动合作,如需合作请联系李女士19168536275。
(四)全员风控,化解内耗
风控不仅是风控部门的职责,需贯穿业务、财务、法务等全流程。例如,某国企通过动态信用分级授信模型,实现风险前置预警,坏账率下降l了60%。
三、破局之道二:风险管理平衡的五大关键策略
(一)全员风控:打破“业务与风控对立”困局
将风控职责嵌入业务、财务、法务全流程。例如,某国企通过分权制衡(采购、质检、财务三权分立)和数字化监控(区块链技术实现“三流合一”),降低内部腐败风险。
(二)穿透式尽调与动态信用管理
对交易对手进行实地走访、上下游交叉验证,建立“红黄绿灯”评级体系。例如,大连机床虚假贸易案中,穿透式尽调可提前识别伪造仓单风险。
(三)合同设计与金融工具对冲
合同需明确质量条款、价格联动机制(如大宗商品“基准价+浮动区间”),并利用期货套保、远期结汇对冲市场波动。某电子企业因未锁定原材料价格,铜价暴涨导致亏损超亿元。
(四)合规底线与政策适配
定期邀请外部专家老师开展合规体检,避免“假自营、真代理”等政策雷区。例如,某供应链公司因出口退税违规损失850万元,核心教训在于业务实质与合同形式不符。
(五)风险准备金与压力测试
设立风险准备金制度,模拟极端市场环境下的承压能力。参考HP公司的采购风险管理框架(PRM),通过多场景预测优化合同组合,降低库存、短缺及价格风险。
四、实战案例:怎么实现既合规又风险可控还有增量?
案例1:山西某国企供应链公司聚焦煤炭主业,联合洗煤厂、站台、物流公司等,从源头采购到电厂谈判、物流配送实现全流程把控。这种自营业务模式确保了贸易流水真实、风险可控,业务安全性高,既符合审计要求,又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双翻倍增长。
案例2:山东某海洋投资公司依托地方港口优势,转型为大宗商品供应链综合服务商,通过数据赋能上下游企业,年服务费收入突破了5亿元。
案例3:深圳某国企整合农产品产业平台,将农民、小商户、配送仓等聚集在一起,通过科技平台获取真实数据,从源头采购到质量把控、运输等全流程参与。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供应链效率,还降低了风险,实现了业务增量。
案例4:湖北某投集团通过“货权直控+物流闭环”,在钢铁贸易中实现0虚假贸易纠纷,同时营收同比增长了25%。
案例5:河北某国企供应链公司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供应链+保理”组合方案,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通过严格的业务、财务、税务、审批、审计等管理风控措施,确保了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可控性,同时提升了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其实,不同资源禀赋的国企,主责主业的划定以及选品都有差异。像深耕于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不同领域,实践路径与方法论都有所差别,但底层逻辑是相通的。
如果你正在为如何划定主责主业、没主业怎么办、如何设计经得起审计拷问的合规业务模式、怎么平衡好风控与业绩的关系、怎么构建全员风控体系等这些问题而犯愁,那么建议您到郑州来听听这堂课——2月27-28日,万联网将于郑州举办第三期国企供应链全面风控与主责主业发展实操课,2天时间带你找到答案!
(一)课程三大核心价值
1、顶级专家大咖阵容
黄老师(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原东煤交易总裁):重点分享国企供应链公司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和选品的思路,并结合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实践,给出国企在优化商业模式的落地建议。同时,黄老师将结合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多家头部供应链公司真正的踩雷原因,带你构建全面风控体系。
张老师(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将基于20多年在世界500强的任职经验,重点分享集团怎么给供应链子公司设计权责绩效、怎么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流程动态主体信用管理、怎么设计实现全员风控的关键岗位权责与绩效考核机制、如何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商账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怎么借力民企做代运营,期间怎么控风险等落地实用技巧。
张律师(供应链风控实战专家&现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原怡亚通风控总监):从法律视角,重点结合4大真实典型诉讼案件带你规避融资性贸易,同时分享货押、出口代理、代采代销等3类业务风控的关键实务细节,并且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4大维度帮大家做全面的合规体检。
2、深度剖析10+真实案例,提炼避坑指南
3位专家老师将结合10多个爆雷案例(江苏德龙破产案、金龙鱼子公司案、多起融资性贸易纠纷案),拆解风险根源,提炼避坑指南。
同时也将结合浙商中拓、厦门象屿、陕煤集团等各类龙头实践案例,帮助不同资源禀赋的国企找到对标,带大家找到大宗下行周期国企供应链公司保量增量的落地路径。
3、多套即学即用的工具模板,现场带走
课程现场,3位老师还将直接提供多套实用工具模板,涵盖“适配战略规划与业务目标的风险管理策略参考表”“集团总部对分子公司风险管理KPI考核体系模型”“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风险矩阵评估表”“全程动态信用监管体系构建模型”“客户信用实地考察评估表”“供应链业务操作人员授权表”“定价与价格模型”“股权投资全流程风险评估表”“股权投资全流程动态监管模型”等,让你现场带走,方便落地。
(二)课程报名信息
1、时间:2月27-28日 (周四、周五)
2、地点:河南郑州(具体地址见报到函)
3、费用:4800元/人,3人团报名享4500元/人,5人团报名享4000元/人(含讲义+讲师费+场地费+2天午餐,其他费用自理)
4、对象:国企董事长、总经理、风控/业务/财务总监及核心骨干
5、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结语
政策高压与市场寒冬下,当前国企供应链公司正面临“生存or发展”的终极考验,怎么朝着“既合规又风险可控还能保量增量”的方向去转型,也是每家地方国企当前思考的重点。
这场课不讲空理论,只教真方法——用700+央国企的培训辅导经验,助你找到“主业清晰+风险可控”的破局之路。
2月27-28日,我们郑州见!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