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下的金融“守护者”!银行业第一个首席合规官获批,杨宏出任华夏银行首席合规官
近日,银行业第一个首席合规官获批。
2月11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核准杨宏担任该行首席合规官、刘小莉担任该行首席风险官的任职资格。其中,杨宏担任该行首席合规官的任期自核准日2025年1月22日起生效,至该行第九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华夏银行应要求上述核准任职资格人员严格遵守金融监管总局有关监管规定,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3个月内到任,并按要求及时报告到任情况。
华夏银行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获批
去年1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出台《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其为高级管理人员,接受机构董事长和行长(总经理)直接领导,向董事会负责。
值得一提的是,杨宏是新规发布以来首例获得监管核准的银行业领域首席合规官。万联网注意到,包括华夏银行在内,2024年以来已有至少16家金融机构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获批,涵盖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理财公司等。业内人士表示,设置首席合规官岗位有助于银行加强合规管理、防范风险。
2024年9月26日,华夏银行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同意聘任杨宏为该行首席合规官,其任职资格尚需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2024年12月12日,华夏银行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同意继续聘任杨宏为该行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尚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任期自核准之日起,至该行第九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1967年12月出生的杨宏,曾任华夏银行国际业务管理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华夏银行国际化改造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首席行政官、常务副总裁,华夏银行贵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华夏银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裁。
在杨宏获批首席合规官之前,华夏银行并未设立首席合规官一职。同时,自《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出台以来,杨宏是首位获批的银行领域首席合规官。
新规要求金融机构设立首席合规官
2024年8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不少金融机构就聚焦于此,谋划设立首席合规官。 2024年12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出台《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该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过渡期为该办法施行之日起一年。
《管理办法》明确提出: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其为高级管理人员,接受机构董事长和行长(总经理)直接领导,向董事会负责。同时,金融机构应当在所设省级(计划单列市)分支机构或者一级分支机构设立合规官,合规官是本级机构高级管理人员,接受本级机构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单独设立首席合规官、合规官,也可以由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省级分支机构或者一级分支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兼任。
——首席合规官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由高管人员兼任。而且需要接受同级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领导,并汇报工作。
首席合规官发现金融机构及其员工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重大合规风险隐患的,应当及时向董事会、董事长、行长(总经理)报告,提出处理意见,并督促整改。首席合规官发现金融机构及其员工存在其他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合规风险隐患的,应当按照机构内部合规管理程序,组织督促机构及时报告、处理和整改。首席合规官有权向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及下属各机构提出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薪酬扣减、岗位调整、降职等措施的建议,并督促责任机构及责任人员及时整改。
——首席合规官需要对金融机构及员工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督促整改。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要求首席合规官对金融机构报送的申请材料或者报告进行合规审查的,首席合规官应当组织审查,并在该申请材料或者报告上签署合规审查意见。
首席合规官应当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的要求和金融机构内部规范,组织或者要求相关内设部门对机构经营管理和员工履职行为的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
——首席合规官需要及时配合监管部门布置的工作。
首席合规官或者合规官违反规定,情节严重,致使金融机构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重大合规风险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其派出机构除依法采取行政处罚或者其他监管措施外,还可以依法责令金融机构调整首席合规官或者合规官;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监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
——首席合规官责任重大,搞不好还要担责。
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句话在“首席合规官”身上兼职再贴切不过。但凡首席合规官未能勤勉尽责,致使机构发生违规行为或者重大合规风险,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还可能直接被移送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介绍,合规的核心要义是遵循法律法规、监管规范,不触“底线”、不碰“红线”,这就要求合规管理具备相应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前期,金融机构按照监管要求设置了合规总监、合规负责人、首席合规官等岗位,但具体职责不够明确具体,难以满足合规管理的独立性要求。
《管理办法》新规顺应合规管理实际,并借鉴国际良好做法,统一相关岗位名称,明确首席合规官和合规官的岗位设置和职责,统筹推进合规管理工作。同时,《管理办法》对首席合规官、合规官给予了充分的履职保障,包括参会权、知情权、调查权、询问权、建议权、预警提示权以及相对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等,并按照权责对等原则设定相关义务。首席合规官、合规官应当充分履行岗位职责,及时纠正违规行为,有效化解风险隐患。
有助于银行加强合规管理
权利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这句话在“首席合规官”身上兼职再贴切不过。但凡首席合规官未能勤勉尽责,致使机构发生违规行为或者重大合规风险,轻则行政处罚,重则还可能直接被移送监察机关或公安机关。
2024年以来,部分金融机构因“未经核准履行高管职责”被罚:上海华瑞银行因未经核准履行高管职责等多项事由被罚超600万元,陕西彬州农商银行因未经任职资格核准实际履行董事、高管职责的事由被罚41万元……
业内人士认为,设置首席合规官有助于银行加强合规管理。
目前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在内控、合规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包括在信贷资金管理、高管履职等方面。例如,在省联社体系下,行社所有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干部任命都由上级的省联社授权,很多农商银行自身合规建设还有很大优化和完善的空间。
自2024年12月发布《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以来,已至少16家金融机构提交首席财务官任职资格获批,涵盖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理财公司等。
华夏银行是12家股份制银行之一,记者梳理其财报发现,该行2024年第一、第二和第三季度的不良贷款率连续下降,分别为1.66%、1.65%和1.61%。拨备覆盖率则连续上升,分别为160.57%、162.48%和165.89%。
截至2024年9月末,华夏银行总资产4.35万亿,不良贷款余额378.4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59亿元,不良贷款率1.61%,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月24日,距离除夕仅剩三天,华夏银行(600015.SH)一纸公告震动金融圈:连任仅38天的董事长李民吉突然辞职。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李民吉的辞职,或许正是监管政策与银行内部治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监管政策的严格执行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银行管理层的合理流动;另一方面,频繁的高管变动也对银行的稳定经营提出了挑战。
在银行业加速变革的当下,如何在合规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无疑是华夏银行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去年我们万联网通过培训、辅导的形式帮助了数百家国企、上市公司等进行合规整改, 发现大家在整改中普遍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要全面整改到位,不仅仅就合规谈合规那么简单,也不是对照着“十不准”一条条改合同、改制度、改说法那么简单。合规要做好,监管本质上是要求把风险控制住,而要想做好风控,大家普遍发现自己的风控体系非常薄弱。
例如,很多公司的风控人员是抽调自集团上层或集团传统部门的,根本没办法快速理解业务,这不是能力和意识的问题,是从业背景、经历的客观现实,无可厚非。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高强度培训,通过内部部门之间的传帮带和外部有经验的专家的传帮带,让团队快速提升风控能力。
除了风控部门的问题外,还有公司全员对风控有个致命的误解,认为风控就是风控部门的事情。而我们风控课堂上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张洪江老师多次强调,风控真正做得好的公司不可能单靠风控一个部门,因为真正扎实的风控要靠公司所有一线人员在风险发生的那一刻就有所察觉,牵引公司整体规避风险,风控人员不可能时时刻刻在一线,风控部门要做的是带领公司实现全员风控。
那怎么带领?一是全员的意识,尤其管理决策层和业务部门要提升,建立风险文化;二是要学会定权责、流程、标准和绩效全面风险管理的体系,没有一套非形式主义的有效制度,各部门的执行,包括旗下子公司的执行,仍会有很多问题。我们接触的国企普遍反馈的情况是,执行部门、子公司由于不想因为制度太复杂或风控部门“少做少错”的原则,而完不成业绩,会找想尽办法钻漏洞、绕开管理,例如把大订单拆分成小订单绕开高层审批,或者以各种理由只执行三分之二等。
所以到底怎么提升全员的风控意识、风控能力,怎么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我们联合3位专家老师——全面风险管理专家&原世界500强集团首席风控官张老师、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原东煤交易总裁黄老师、供应链风控实战专业律师&原怡亚通/商贸通风控总监张老师,将于2月27-28日在郑州开展第三期供应链风控专题培训《新形势下供应链公司如何调整风控策略,支撑业务高质量发展》,老师们通过深度剖析10大真实风险爆雷案例及若干小案例,并配套系列风控作战工具,通过答疑+研讨形式,手把手带你调整风控策略来支撑业务增长。
同时,这不仅是一堂供应链公司各部门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战课,更是一场供应链业务交流会,非常欢迎各地方国企及其子公司组团报名参训,最好是集团一把手带着风控总监、市场总监、财务总监、法务总监、人力总监等一起参训,这样才能更好提升团队整体作战能力。
曾有近千位高管精英、几百家央国企组团报名,过往参训企业有:湖北联投、湖北交投、湖北商贸、湖北长捷、湖北宏泰、延长石油、正信集团、河南铁投、武汉金控、厦门信达、厦门海峡、厦门港口、兴港集团、陕西文投、江西蓝投、丰城金控、廊坊国投、鹤壁绿康、广西再生资源、辽宁成大、新疆天富、广东合捷、北京京粮、长如贸易、广东精益、四川联程资产、瓯江口产业集团、深圳港、新星丝路通、卓尔智联、国创鹤壁、湖南建投、江西江冷、河南中豫、大河国际、钰翔集团、东伊实业、中国航油集团、山东民生资源集团、连云港投资、山东海洋投资、鲁担产融、山东富源、苏海集团、兴瑞实业集团、九龙江集团、两光一车、国展实业、黔北天然气、北京佳之兴、山东惠沂通、贵沃粮油、中安供应链...
报名联系:李老师19168536275
课程核心话题:
1、集团如何管控供应链子公司,如何平衡一管就死,一放开就乱的局面?混改投资风险如何防范?如何平衡效率、合规、风控、业绩等各方面?
2、怎么解决业务和风控的矛盾问题,如何让风控更多支持业务开展,而不只会say no?
3、如何将风控融入到各关键岗位,实现全员风控,让风控触角伸到日常工作的每个环节?业务、风控、财务、运营等各部门的权责和绩效如何设计?如何尽职免责?
4、进入不熟悉的行业或往上下游延伸,风控该怎么做?如何做供应链产业链分析,如何选品?如何切入?
5、如何做好事前的分级授信授权模型、业务导入与尽调?如何做好日常运营中的动态监管?商账管理的方法与技巧有哪些?如何有效挽回坏账损失?
6、如果涉嫌融资性贸易,即使按净额法也存在违规。一旦出险,自以为拥有的权利也不会得到法院支持……到底该如何规避融资性贸易?
7、代采代销、自营买卖、出口代理等常见业务的风控难点、误区有哪些?
8、合规监管下,营收压力依然很大,而大宗行情又不好,怎么办?从30年大宗行业周期和前人经验来看,如何穿越周期?
9、近年大企业暴雷不断,类似江苏德龙破产,几大知名国企供应链公司都踩雷,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警醒与启示?
10、当前国企面临大宗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该如何应对风险并保量增量?
11、国企与民企进行混改有哪些坑,怎么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如何有效管控股权投资主体资产?三重一大决议如何优化?
课上,3位专家老师将重点围绕:集团型国企管控供应链子公司问题、业务与风控团队打架问题、货物直发/原地货转与合规问题、团队绩效指标设计问题、国企混改问题、规避融资性贸易问题、全面风控体系建设问题等展开授课,并通过答疑+研讨形式,手把手带你通过调整风控策略来支撑业务增长。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下一篇:DeepSeek回复:2025国企供应链公司怎么重新划定并深耕主责主业,在发展中平衡好合规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