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条产业链1-3家!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管理办法印发

广东省工信厅 , 国企供应链智库 , 2025-02-18 , 浏览:2120

导读

省级链主企业遴选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定若干条重点产业链,每条重点产业链遴选1-3 家省级链主企业,构建“战略性产业集群+N 条重点产业链+多链主”体系。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能源局印发《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明确要进一步完善“链长+链主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在稳定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集群培育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提升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适用于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遴选、管理、服务和相关支持活动。

据上述文件,省级链主企业遴选工作原则上每年开展一次。围绕战略性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根据产业发展实际确定若干条重点产业链,每条重点产业链遴选 1-3 家省级链主企业,构建“战 略性产业集群+N 条重点产业链+多链主”体系。

申报条件及标准(节选)

(一)属地原则:

依法在广东省内生产经营,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企业。

(二)规模实力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营业收入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除外)。

? 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中的软件与信息服务、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营业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0 亿元

? 营业收入低于1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链主企业,需最近一年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且近三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速不低于20%

? 对规模低于千亿元或三年增速小于10%的新兴产业集群,不作链主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收入增长率等指标要求。

(三)市场影响力:

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

(四)自主创新能力:

? 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原则上不低于3%

?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低于3%的企业,应从事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包括石化、钢铁、通信、安全应急、环保、食品制造等工业和农业领域,具体行业领域由集群相关省直牵头部门发布),且营业收入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 牵头或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国家级以上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及获得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称号的优先推荐。

? 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或参与相关领域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具备国家级、省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团队的优先推荐。

(五)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好的成长性,盈利能力长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质量精良,管理模式创新、具有品牌核心竞争力;能耗达到能耗限额标准先进值。

(六)产业带动能力:

资源整合能力突出,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原则上不少于20家

(七)优先推荐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文件原文如下: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

《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管理办法》的通知

粤工信规字[2025]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有关单位: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反映。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广东省能源局

2025年1月27日

围绕产业集群提供高附加值的供应链服务,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还能够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大产业集群170多个,小产业集群2000多个,基本上每个县都有个特色产业集群。

那怎么围绕本地产业集群,建设供应链平台,提供高附加值的供应链服务,从而实现合规、低风险地保营收、增营收?

2025年3月27日,万联网将在深圳举办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届时将邀请近30位行业顶尖专家、企业大咖及金融机构代表,并汇聚5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龙头企业、央国企、银行、产业互联网平台、保理、金融科技公司、基础服务商、数商等高管精英,围绕国企供应链合规与高质量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群、县域经济、跨境供应链金融、数据资产、供应链金融脱核等关键词,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供应链,并提升供应链金融的效率和安全性。

其中,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贵生老师将就“产业互联网平台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相关话题展开深入分享。

此外,大会还将围绕“数实融合,以融促产”这一主题,分享最新的行业趋势、创新实践和成功案例,并将现场发布《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2025》、《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调研报告2025》《中国数字供应链金融生态图谱2025》和 “2025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杰出企业”系列榜单。

通过此次论坛,参会人员能够深入了解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的最新发展动态,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为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这不仅是一场行业精英的开年业务交流大会,还是各大品牌曝光营销的最佳阵地。

参会/赞助/演讲联系:李女士19168536275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广东省工信厅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金融“五篇大文章”怎么做?国务院办公厅划定重点领域和着力点,明确各篇文章实施路径
下一篇:重磅!央行等六部门拟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明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规范管理基本框架,核心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 国企供应链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