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国务院最新批复: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万联网 , 产互与供金智库 , 2025-04-26 , 浏览:213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4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在海南全岛和秦皇岛等15个城市(地区)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

《批复》,这15个城市(地区)包括:秦皇岛市、保定市、二连浩特市、丹东市、滁州市、三明市、开封市、新乡市、鄂州市、邵阳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广安市、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同时,撤销在海口市、三亚市、阿拉山口市设立的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批复》要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复制推广综合试验区成熟经验做法,发挥跨境电子商务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外贸优化升级,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要保障好个人信息权益,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批复》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综合试验区的协调指导和政策支持,切实发挥综合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探索创新,研究出台更多支持举措,为综合试验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更好促进和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

发挥跨境电商“小快灵”优势,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加码,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多重风险挑战。在传统贸易承压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快速发展且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外贸新业态,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占外贸比重从2021年4.9%提升至6%。4年间,中国跨境电商贸易额已增长逾1万亿元。其中,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带动作用明显:自2015年杭州成为首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已设立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包含本批次数据),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逐步构建了“六体系两平台”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服务框架。目前,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内跨境电商企业超过12万家,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占中国跨境电商的比重已超过95%。

在此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

今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汇报。会议指出,要做好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工作,进一步拓宽覆盖面。要推动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档升级,推进通关、税务、外汇、数据流动等监管创新,用好相关稳外贸支持政策,帮助企业拓市场、树品牌、更好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不仅促进了当地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为全国其他地区的跨境电商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各综试区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建立了以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诚信、统计监测和风险防控“六体系”,以及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和线下产业园区“两平台”为核心的制度框架,探索形成了近70项成熟经验做法,并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综试区内适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增值税、消费税免征不退、所得税核定征收等政策措施。

在有关专家看来,数次扩围的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发挥了带动作用,有利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跨境电商作为外贸增速最快的领域之一,新一轮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扩围,有利于进一步打造外贸增长新引擎。此外,通过政策倾斜,可以帮助内陆和欠发达地区搭建跨境电商通道,利用特色产业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海南纳入跨境电商试验区

值得一提的是,《批复》提出同意在海南全岛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对此,有分析表示,海南本身就是自由贸易港,在海南全岛设立综合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创新,也让跨境电商的政策能够适用于全岛。自由贸易港的先天条件决定了海南更适合发展跨境电商。

相比于传统贸易,跨境电商在发展过程中未知因素更多,发展的每一步都要积极探索。所以,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特别强调综合试验,以点带面。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这意味着更将扩大免税范围、简化税制。而海南也不再是分别发展若干个重点园区,而是强调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内诸如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创新举措,都与跨境电商发展非常契合

2025年,海南跨境电商政策将依托自贸港“零关税、低税率、资金自由便利”等核心优势,结合全岛封关后的制度集成创新,成为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节点。

来源:中国政府网,万联网综合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无)
下一篇:事关跨境金融,一行两局联合上海市政府重磅发声!多部门联合“护航”,助力企业“走出去”
  • 产互与供金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