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之殇:多家民营上市公司因染指融资性贸易走上不归路!原来不只有国企玩,民企姿势更野

万联网 , donna , 2025-04-28 , 浏览:124

引言

近两年,在数十场供应链专题培训中,我们发现大家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融资性贸易只和国企有关,民企完全不用care?

非也!今天我们就来戳破这个误区!

尤其是近几年,不少民营上市公司把融资性贸易玩得风生水起,姿势比国企还野。这是为啥呢?

民企既要扛业绩压力,又要讨好资本市场,稍微急功近利一些,就会用“美丽的”财务报表在市场上招摇撞骗。融资性贸易说白了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表面是买卖货物,实则倒腾资金。国企可能图个虚增规模,但民企玩这套往往为了续命:要么给财报贴金骗融资,要么拆东墙补西墙填窟窿,结果一不留神就爆雷退市,甚至是老板蹲号子。

一、民企爆雷前的4大征兆:合作方看到这些赶紧跑

1、毛利率低得离谱,流水却高得吓人:公司营收突然像坐火箭似的往上蹿,尤其是贸易业务量大幅上升,但利润却没跟着明显增加,甚至利润很薄。这很可能是因为在盲目追求贸易营收规模,不考虑贸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给融资性贸易留了空子。比如,某粮油贸易公司,年营收百亿,毛利率不到2%,比卖白菜还惨,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业务,九成是空转流水。

2、上下游全是关联公司或贸易方信息模糊:合作的贸易方背景模糊,就像从天而降一样,找不到太多关于它的信息,或者它提供的资料经不起仔细推敲,如:供应商和客户手机号、注册地高度雷同,甚至老板是同一人,却自称有超大业务量,那就要小心,这可能是冲着融资来的,不是真心做贸易的。

3、合同像复制粘贴,货权证据全无:交货时间模糊、仓库地址不清,物流单、验收记录一概没有,典型的三不见(不见货、不见人、不见真实交易)。

4、资金流向混乱:资金在公司账户里就像着急出门的游客,匆匆来去,没有清晰的流向,很难追溯资金最终的落脚点。这可能意味着资金被挪用或者在进行一些不正当的资金运作,是融资性贸易的潜在风险信号。

二、血泪案例:3家上市民企因染指融资性贸易走上不归路

案例1:东方集团——161亿“空转买卖”


作为黑龙江省第一家实现IPO的民营上市公司、多次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东方集团,从2020年起靠虚构农产品贸易链条,硬生生把营收吹大了161亿!操作手法堪称教科书级:上下游全是关联公司,货物压根不流动,纯靠合同和发票空转。结果,2025年被证监会一把揪住,罚款3900万+强制退市,实控人直接终身禁入资本市场。老炮评析:财报虚胖得像气球,一戳就破。毛利率1.55%还硬撑百亿规模,真当监管是瞎子?玩资本游戏的终局就是退市,国资民企都一样。(对此,万联网也曾做详细报道:)

案例2:沃格光电——预付款玩成“资金黑洞”


这家做光电玻璃的上市公司,2022年和客户签了个神协议:收客户30%保证金,转头预付100%全款给供应商。结果供应商跑路,1.15亿资金差点打水漂。更骚的是,这笔钱在财报里被包装成贸易收入,实际是变相放贷利息。最后被证监会抓包,高管降职降薪,股价腰斩。老炮评析:预付全款却只收三成保证金,这不是做生意,是当慈善家!民企老板为了短期业绩,连常识都没了?

案例3:雪松控股——6800名投资者身陷200亿资金黑洞

作为曾经的世界500强、广州第一民企——雪松控股集团,营收从2015 年的593亿,到2017年飙升至2210亿,接着于2018年跻身世界500强,此后连续四年上榜。其业绩狂飙背后,离不开把融资性贸易玩得风生水起。雪松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实为利用旗下皮包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来融资。2018年起,雪松控股通过注册、收购等方式持有478家公司股权,还实际控制 470 家体外公司,大量“刷流水业务”在近千家公司间发生,2018年7月始,以虚假底层资产发行融资产品。检方称其自2018年4月借道各地金交所和“伪金交所”,共计发行1490只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约596亿,底层资产多为虚假贸易形成的债权。最终,雪松控股因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背信运用受托财产、妨碍作证等罪名被起诉,集团及 19 名高管涉案,大量投资者遭受损失。老炮评析:以供应链业务虚增营收冲入“世界500强”,染指金融后走上自融不归路,终陷死循环。(对此,万联网也曾做详细报道:)

三、行业启示:怎么避开掉入别人设计的融资性贸易陷阱?

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高管到一线业务员,都要有风险意识,就像给公司织一张密不透风的防护网,把风险管理嵌入到每个岗位工作中去。比如业务员在拉业务时,就要初步评估合作方的风险;管理层定期检查业务风险状况,及时发现隐患。

2、严格审核业务流程:每一份贸易合同、每一个订单、每一笔资金流向都要仔细过目,就像安检一样,不能漏掉一个可疑点。比如收到货物时,要认真核对货物的数量、质量,和合同约定的一模一样才行;资金支付时,要明确支付对象和用途,不能稀里糊涂就把钱打出去。

3、盯紧货物流转,别让合同变废纸:融资性贸易的核心破绽就俩字:没货!凡是上下游关联、货物不经过自家仓库的,立马拉响警报。真心建议大家好好学学货权管理——物流单、验收单、付款记录一条龙锁死,让每一笔交易都能追溯到货。

4、提高人员专业能力: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了解融资性贸易的套路和危害,知道怎么识别潜在风险,就像给员工配上一副火眼金睛,让骗子无所遁形。比如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分享一些典型的融资性贸易案例,让员工从中吸取教训。

结语

总之,融资性贸易就像个隐藏在供应链里的地雷,民营上市公司得时刻保持警惕,做好风险管理,才能避免踩雷,稳稳地在市场竞争中前行。

大家对民营上市公司踩雷融资性贸易这事怎么看?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为帮助地方供应链公司将供应链服务做实,规避融资性贸易等风险,同时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2025年5月22-23日,我们将联合3位专家老师——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原东煤交易总裁&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在成都举办第四期《新形势下国企供应链公司如何通过调整风控策略支撑业务高质量发展实操课》,诚邀您与团队共同报名~

课上,拥有17年供应链风控实务经验&原怡亚通风控总监&现任德和衡律所合伙人张老师,将从法律风控视角,重点结合4大真实典型诉讼案件带你规避融资性贸易,同时分享货押、出口代理、代采代销等3类业务风控的关键实务细节,并且从制度流程、业务拓展、合同签署、日常运营4大维度帮大家做全面的合规体检。

课上,原世界500强首席风控官&全面风险管理实战专家张老师,将基于20多年在世界500强的任职经验,重点分享构建全面的、覆盖全流程的、全员参与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如何将全面风控融入到各关键岗位去、集团如何管供应链子公司风险、如何建立分级授权授信模型、如何制定团队在管理信用风险中的权责与指标、如何有效挽回坏账损失、如何有效设计应急预案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带你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课上,原东煤交易总裁&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黄老师,将重点分享供应链公司重新划定主责主业和选品的思路,并结合大宗、制造业、农业、消费等领域实践,给出国企在优化商业模式的落地建议。同时,黄老师将结合江苏德龙破产事件,深度剖析多家头部供应链公司真正的踩雷原因,带你构建全面风控体系。

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大宗供应链企业物产中大发布业绩!2024年营收5995亿,净利30.79亿;2025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18.86%至9.84亿
下一篇:营收271亿的跨境电商物流龙头纵腾网络拟6.4亿元收购绿康生化29.99%股权,通过“借壳上市”登陆A股市场!
  • donna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