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质押融资风险源于“动”!风险缓释手段,不是拦住业务,而是解决问题……

万联网 , 毛莉 , 2023-02-23 , 浏览:6321

2023年2月18日—19日,为期两天的“万联第15期第4课实战型供应链金融高级研修班”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课题围绕“供应链金融风控与法律实务”主题展开。课程中,三位重磅实战专家讲师分别是:供应链金融过程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创始人、供金项目运作实战专家【熊登峰】,其在供应链金融风控和产品创设、以及物流金融等领域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项目运作实战经验;【宁老师】为资深国企供应链金融负责人,她曾规划主导国内首个针对供应链行业《风险管理手册》撰拟编写等,拥有丰富的一线财务及风控、供应链金融等业务经验,是一位典型的实战型资深供应链金融专家、供应链风险管理专家。另外一位【张春艳】律师是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她拥有10年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实战经验,并致力于运用丰富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经验与法律专业能力,全面、精准地维护供应链行业客户的合法权益。本次课程中,熊登峰老师、宁老师、张春艳律师三位实战派大咖运用理论结合实践案例分析的方式,从产业、金融、科技、法律等多视角出发,带大家看清供应链金融风险、学会风控!

 

01 熊登峰:基于过程信用的动产质押融资风控体系及实战

 

2月18日上午,供应链金融过程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创始人、供金项目运作实战专家熊登峰老师结合多个案例讲解了基于物的信用的动产质押融资风控体系构建方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家打开了对于供金风控固有思维的认知。熊登峰老师是著名金融策划人,供应链金融实战专家,在商业银行全国性和区域性机构有较长时期的丰富工作经验,其长期致力于供应链与金融的融合性研究,开创性提出了供应链金融“七分供应链、三分金融”的著名观点,创建了我国供应链金融过程信用风控理论和应用体系,在供应链金融风控和产品创设、以及物流金融等领域有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项目运作实战经验。

 

(熊登峰老师课堂现场)

 

理解动产质押融资风控的前提是要了解什么供应链金融。课程伊始,熊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述了什么是供应链金融,本质是什么。熊老师称,供应链金融并非是一种金融行业,更不是一种金融产品,而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金融业态。供应链金融(SCF)本质是基于供应链的金融,即7分供应链、3分金融!从出发点来看,SCF是为供应链管理提升服务,即为供应链降本增效。

 

动产质押融资风险源于“动”。随后,熊老师谈到了动产质押风控面临的六大难点:1、主体弱之变;2、有形无形之变;3、形态转换之变;4、市场供求之变;5、物有所值之变;6、供应链流之变。

 

解决动产质押融资供给侧的问题,风控是关键!那么,做动产质押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直接照搬主流的基于主体信用的风控模式呢?熊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不能照搬银行风控呢?熊老师谈到了以下几点:一、以主体信用为基础,完整的体系、严谨的流程和严格的制度,是银行风控的最大特点。银行分析信贷客户,会经历一个从基本面分析到资信面分析的全过程;主体信用弱的供应链金融客户,经银行风控筛选的结果,就是不贷款或少贷款。二、银行接入中小企业贷款有成本、效益、贷后等各种经济障碍限制因素;三、场景化金融难以标准化,限制银行的积极性。SCF场景是最典型的场景金融,它属性决定了金融服务对象首先是场景而不是企业,这意味着它是基于“场景+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公司金融体系。SCF产品必须提出风控方案,从事SCF的岗位具有产品、风控、技术等跨界要求,因此习惯了传统标准化产品模式的银行风控很难适应SCF的差异化属性。四、SCF技术需求限制了银行进入动产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和过程信用特征,导致离开科技支持就会产生严重的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决策风险等。

 

既然银行的那套主流金融的主体信用风控管理模式,即主体信用风控没办法搬到动产融资里面来,那动产融资风控的突围之路何在?

 

下午,熊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给出了基于过程信用的动产融资风控体系及实战解决方案。他认为,虽不能照搬银行的风控体系,但可借鉴并通过引入过程信用管控来做动产融资风险管理;接着,熊老师就动产质押风控体系的品类政策、场景授信、管控体系、企业准入、业务规则、SCF组织与授权体系这六大方面展开了详细解说。

 

在熊老师看来,SCF过程信用就是通过供应链的过程管控获得的信用。过程信用具有非主体性、操作性、线性性、透明性等特点。那么,如何正确处理过程信用与主体信用的关系呢?对此,熊老师称,构建过程性信用为主的动产融资风控体系,也不排斥主体信用的风险控制对动产融资风控体系的帮助支撑。同时他认为,SCF风控是过程信用与主体信用管控的组合;基于供应链的风险控制=过程信用+主体信用,可以利用两者综合来进行风险控制。

 

构建动产质押融资风控体系要善于借鉴银行体系的风控做法,一定要把动产质押融资风险控制体系化。针对基于过程信用的供应链风控体系构建,熊老师课堂上提出动产融资管控体系要做到对6个可控的管控营运,即市场可控、实物可控、品质可控、价格可控、流动可控、权属可控。随后,通过案例同步讲解,熊老师还给大家阐述了实物监管体系设计要以机控为主,人控为辅。

 

另外,在课程尾声的互动交流环节,学员们和熊老师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及互动!干货+案例+互动训练,熊老师课上金句频出,实战内容丰富,引得大家纷纷鼓掌。最后,引用熊老师课件中的一段话总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立于供应链,赋能供应链;一个优秀的SCF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在供应链中寻找解决业务和风控的方式,另一方面还要能受益于供应链的参与方,形成可持续的供应链共赢生态。

 

02宁老师:风险缓释手段,不是拦住业务,而是解决问题!

 

2月19日上午,供应链金融专家、供应链风险管理专家、资深国资企业供应链金融负责人宁老师到场授课,以《新时期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为主题,就当前我国供应链公司现状、核心企业觉醒、供应链本质并融合国企供应链公司案例及嵌入式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内容进行了分享。

 

宁老师结合业务逻辑,传授风控实战经验技巧,帮助大家避免踩到一些坑。她是资深国资企业供应链金融负责人,其在某国资企业风控中心任职期间,曾规划主导国内首个针对供应链行业《风险管理手册》撰拟编写;集团财务中心任职期间,负责集团内部银行设计与管理,负责集团全供应链节点设计金融产品,规划并主导设计了集团多项供应链金融创新产品,与金融机构达成金融产品定制与系统互通等。

 

课堂伊始,宁老师指出了当下供应链公司现状是风险大、赚钱难、收入低。物流作为贯穿在整个供应链活动中的执行者,它可以在上游连接供应商,中间连接生产,最终在下游对接到客户,是整个供应链中接触环节最多的职能。宁老师表示,今天我们看到的极限物流速度效率的背后,比如“城市群半日达”和“千县万镇24小时达”,是中国建成了世界最大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5G通信网以及特高压电网,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因此,从企业角度的思考,没有这种基建方面的投入,就没有中国的极限物流速度;那么很多做供应链的公司,也不可能做到今天的规模。

 

(课堂现场)

谈到复制商业模式这个话题,宁老师称成功的商业模式是在一个时间窗口手握资源杀出来的,说白了就天时地利人和,它是无法复制,包括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淘宝、阿里、京东的成功,就是当时那个时间窗口拿了资源而且还敢干。但花开,也会谢,比如我们看到淘宝、抖音等商业直播短视频平台赛道现在竞争火热,实际上在未来可见这种砸钱烧钱的商业模式肯定是不能持续的。

 

对于以后趋势,宁老师个人认为国家会把互联网平台定义为基础设施。如果互联网平台定义为基础设施,大家就会意识到这些互联网巨头最终会像国家电网一样不会有高收益了,互联网平台也就有可能要回归“为人民服务”的微利时代,而这个微利时代就变成现在我们所讲的共同富裕,以后大中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资源集中化的大而全的模式以及在创新和积极性体现为小而美的模式。但不管是“大而全”还是“小而美”模式,它们最终都是殊途同归的。

 

事实上,现在一部分掌握资源的传统企业,其实也在觉醒。对此,宁老师总结为10个字:“克制、优化、共享、用户和参与”。随后宁老师解释称,比如核心企业权利滥用到对用户和客户尊重和克制上面,特别是国企类的资源性的企业,从以前做一些优化报表类的业务到现在主动去优化供应链,然后从金融授信额度支配到金融收益共享都与客户共享,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从贸易风险厌恶到过程风险参与等,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核心企业的一个变化,即不再一家独大,而是与市场共享共生共荣。因为如果“一花开百花杀”,那么这个生态就是无法持续的。

 

谈到数字化,宁老师认为数字化本身就是业务创新实现的路径,但随后也提醒大家要注意风险,产业供应链公司不要对数字化盲目自信。数字化只是效率管理工具,它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透明度、防止人工失误,优化成本,促进主业发展,但并不能够增强你的信用担当工具。

 

宁老师称,供应链的不是一个标准化产品,而是一个标准化服务+非标化定价的一个一揽子服务方案,它的本质是“企业服务”。做金融比较能挣钱,但同时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做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增加主业收入,不是增加金融收入。谈到供应链风险风控,宁老师则表示我们要面临的一个现实的问题:一个在行业内和行业外都缺乏流动性的供应链资产市场。供应链金融要面对的资产,看上去很强的周转率,实质是没有流动性;供应链公司是实打实服务产业的,在深耕某一个产业里面时,它要以自己的专业性去判断金融风险,因此供应链金融风险就是一个专业性的金融判断的过程。

 

产业不可受金融风险之重。作为企业风控团队的负责人,宁老师以她资深的从业经验在课上提醒学员们一定要重视风险的专业性,要制定一些规则和标准化的模板,带领整个公司从被动的风险管理变主动的风险管理。但同时大家也要警惕专业性风险,比如像前面提到的不要盲目数字化,因为大数据可以优化管理、提高风控效率、降低风控成本,但是无法决定风控质量。

 

我们做供应链的目标就是为合作伙伴创造价值,为上游解决痛点,为下游创造方便。而对于如何做好一家供应链公司,宁老师表示要做到资源盘点落地、长期稳定战略、资金额度支撑、专业风控队伍、绩效制度配套和充分的风险容忍度这几点。

 

课程尾声,宁老师与学员们现场也进行了高效的互动,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讲解,让学员们更好地理解供应链公司在风控这方面该如何落地。最后,宁老师还简要谈了融资性贸易、国资混改和嵌入式供应链等问题,并以结合某知名国企供应链公司举例表示:B2B供应链有很强的区域特征,比如基于本地化产业资源,供应链运营本地化,仓储物流深度服务等;做嵌入式供应链,一是要往地方走,产业互联网带来生产性增量流量,产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全国“开花结果”;二是要往产业里面走,从“懂渠道”到“懂产业”,从渠道上长出品牌。

 

而对于供应链风控,就如宁老师在课堂上所言,我们做风控的目标不是显示自己多专业性,自己多牛;风险缓释手段,不是要拦住业务把业务杀死,而是要去帮业务解决问题,这才是一个真正很牛的风控!

 

03 张春艳:供应链金融常见法律风险及防范


下午,拥有10年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实战经验的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春艳律师就“供应链金融常见的法律风险防范”结合案例为大家解析了不同场景法律风控要点。课上,张律师从合同签订常见法律风险、供应链金融常见业务模式法律风险分析、产融平台常见法律合规问题这三大板块出发,对签约主体、担保合同、虚假印章、代理采购、动产质押等业务模式的合规与高发常发法律风险进行了详细分享,并通过“名为贸易,实为借贷”典型案例组织研修班学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张春艳律师课堂现场)

 

课程伊始,张律师首先阐述了签约主体的适格性,并表示合同在签约阶段存在的法律风险主要体现在合同主体、合同签订、合同条款三个方面,包括签约主体姓名、名称不一致的风险、签订资格的风险、履约资质的风险、当事人信誉、履约的风险等。因此,在和合同签订前要对合作对象、合同各主要条款进行审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这样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接着,张律师谈到了签订担保合同应注意的问题以及保证人担保需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在公司签订担保合同的法律风险方面上,张律师以法理结合实际案例阐述道,担保合同一个基本属性就是从属性,公司提供担保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公司对外担保是必须经过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未经公司决议的担保,担保合同无效;第二,公司的分支机构未经公司决议程序以自己的名义对外提供担保,担保无效。第三,公司债务加入第三人的债务,在有担保资质的基础上,还需出具公司决议。因为不管是代偿也好,差额补足(也叫兜底担保)也好,实际上都有可能侵犯公司其他债权的一个利益,所以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有担保的决策程序。

 

另外,在供应链金融中,张律师重点表示,债务加入(担保)、差额补足、回购承诺、保证函、流动性支持函、调剂销售等增信措施都是具有担保性质的业务,即使签订了协议但是没有担保资质的担保是无效的,这一点在提供融资担保的借款中体现地特别明显,也是大家非常容易忽视的法律效力有效性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现代社会中公司印章在公司运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已不言而喻。现实签订合同的时候,经常我们也会碰到虚假印章问题,如老干妈跟腾讯因“萝卜章”问题对簿法庭等案例,这些真真假假之印章引起的纠纷此起彼伏,让人目不暇接,唏嘘不已。伪造印章的行为人多种多样,既包括企业的普通员工、董监高、关联方,也包括企业的商业伙伴、挂靠方,这些人伪造企业印章的目的也各不相同。企业应如何预防印章被伪造?张律师称,我们还可以通过各个细节功夫,以达到事先防范“萝卜章”法律风险的目的,比如:1.就某一类别只刻制一枚印章,并加强防伪,规范管理;2.严格审批、专人管理。

 

回到具体的场景里面,张律师称供应链金融常见业务模式涉及法律风险的基本上有代采/代销业务、出口业务、动产质押、仓单质押这几种情形,随后张老师分析了以上这几种业务模式法律风险。目前供应链金融风险主要集中在质押、贸易合同签订、担保、交易、货物处置等环节,如“虚假交易”“重复或虚假仓单”等。此外,外贸出口企业在出口业务中也经常会出现法律纠纷问题,张律师称部分出口企业因为细节工作不到位,也会引发不少出口退税方面的涉税风险,建议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经营情况,及时、准确地办理出口退(免)税备案。

 

接着,张律师重点分享了供应链金融实践中的“名为贸易、实为借贷”的融资性贸易构成要件:1、参与主体至少为三方以上,各方均同时兼具买方和卖方的角色;2、对同一批货物进行闭合性的循环贸易,实质上构成自买自卖;3、各方均没有实际的货物买卖意图,且实际履行中不注重货物的交付、验收等环节,更注重货款的支付和流转;4、至少有两方对“名为买卖、实为借贷”的事实明知或者应当知道;5、同一批货物支付的价款之间存在差额,即出借企业收取的固定利息、以及固定费用,最终造成融资方及其关联公司构成“高买低卖”,违背正常的商业交易逻辑;6、仅有资金在交易各方之间的实际流转,货物自始至终始至终在一方的控制之下,甚至从始至终都没有真实的货物存在。

 

如何避免掉进融资性贸易的坑?张律师称,可以从融资性贸易的法律风险来进行审查:一,合同的内容。第二,贸易链中各个合同之间的关联情况。第三,货物流转情况。第四,资金流转情况。此外,她还强调,如果融资性贸易一旦被判定为“名为买卖,实为借贷”,则由于买卖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买卖关系是用来掩护资金借贷的真实意图的,因此多会认定买卖合同无效。

 

谈到动产质押融资法律风险,张律师表示其关键就在于对行业不了解、对质押物不了解,主要存在算不清、看不住、甩不掉风险,常见主要法律风险表现为质押物权利瑕疵、质押物质量瑕疵、质押物价值波动、质押物难以处置流通、质权尚未有效设立、货物重复质押以及监管人未能尽到保管责任等,其风控要点是要关注质物的选择、设置价格波动预警、加强质押物的监管。最后,在课程尾声,张律师还采取大量法律实例与专业法律知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讨论环节的设置,加强学员们的参与感和实战演练,让大家受益颇丰。

 

(研修班合影)

 

总而言之,此次为其两天的研修班闭门课上,熊登峰老师、宁老师、张春艳律师三位重磅实战专家从不同维度将案例结合理论的深入分析,为学员们带来的众多干货讲解,带领大家看清供应链金融风险、学会风控。课堂上,上课的氛围轻松活跃、交流内容深入具体,研修班学员一致评价“干货满满”,课下的深入交流也让学员们受益匪浅。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万联网期待着与大家的下一次研修班学习之旅。

 

来源:万联网  文/毛莉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数字经济重构供应链金融生态,如何“数字化里找新钱”?
下一篇:供应链金融很难让投资人满意?
  • 毛莉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
    宋华 蔡宇江 黄贵生 许书川
    经济发展需要信心,供应链金融发展下一个十年应如何重拾信心? 《中国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发展白皮书(2024)》提出:首先,要秉持“先产业后金融,深入产业场景、科技场景以及制度环境场景去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数实融合、以融促产”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与监管精神,要在近年大风险事件中学习提防重大风险,要找到既有贸易又合规的增长方式,基于产业集群的平台要找到资本认可的发展路径,要突破产融无法切实相向而行的屏障,要有数据资产化布局占领未来资产、要善用公共基础设施借势借力发展。白皮书将围绕上述方面,为业界同仁梳理趋势、关键经验及可借鉴标杆,帮助大家重拾信心、行稳致远。
    了解更多>
  • 国企供应链公司新质发展行动白皮书2024
    梁超杰 蔡宇江 许书川
    由万联网首席金融顾问梁超杰、万联网创始人蔡宇江联合万联供应链新质发展智库7位专家共同编撰, 了解国企供应链服务本地产业的新模式与落地经验 通过国联股份-冷链多多、秦岭数字、草都、冠之链、全联农科、河钢供应链12个案例,从新资本、新分工、新模型、新园区、新基建、新产融、新财务、新要素、新IT等层面,为国企供应链公司提供更多转型升级的新思路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数字供应链
    宋华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商务部市场调控专家库专家,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日本京都大学经营管理大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供应链物流管理,特别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供应链、供应链关系、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管理、供应链柔性等。近年来的主要著作包括《智慧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服务供应链》等。 数字化浪潮正势不可挡地向前推进,也深刻影响着供应链领域。不同的产业、企业纷纷探索应用大数据等技术改良甚至重塑产业供应链,创造高度智能化、服务化的数字供应链体系,以打破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壁垒,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整合,最大限度地提升效率;同时,通过塑造更具竞争力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拓展市场空间,创造新的效益。 本书阐述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学技术对实体经济及产业供应链有何重要影响,数字供应链在三大产业的应用中需要关注哪些关键问题,如何运用数字技术构建数字供应链的系统框架,以实现产业供应链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产业主体之间的协同,等等。书中广泛介绍了中国企业的先进实践与创新,反映了数字供应链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帮助企业系统地掌握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更好地应用于实践。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