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定位开创新格局!怡亚通开启新战略:打造“整合型数字化综合商社”

万联网整理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3-06-23 , 浏览:6342

“发展供应链、升级产业链、聚焦最优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龙头企业怡亚通开启新商业版图,目标瞄准多维一体、具有新时代特色整合型数字化综合商社。

6月20日晚间,怡亚通(002183)发布《关于公司战略定位及发展规划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表示公司基于对行业及行业发展趋势的调研与研判,围绕国家鼓励的实体经济产业,聚焦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消费的发展,并结合公司现有业务基础、优势和经营管理目标,确立了公司新的战略定位:以“供应链+产业链+孵化器”模式,打造集供应链平台服务、产业链整合运营、品牌营销、数字化商业、企业投融孵等多维一体、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整合型数字化综合商社。

对于新战略定位,怡亚通方面表示,公司一直秉承“整合、共享、创新”的经营理念,践行“供应链改变中国”的初心与使命,以求最大程度的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

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10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实现了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涌现了一批批高质量优秀企业,怡亚通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众所周知,怡亚通是国内首家上市供应链企业,致力于打造以供应链整合为核心的平台型企业。而这些仅仅停留在对他表面的认知,如果深度剖析怡亚通,或许能够带来不一样惊喜。

业务多维度发展,向综合性服务商转型

深入业务发展上,怡亚通基于现有的业务规模,以“供应链+产业链+孵化器”模式,持续聚焦新能源、大消费、大科技等三大赛道,及多行业资源源头产业链中最优价值链的整合运营,做大供应链、做强产业链、做盛孵化器,提高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及盈利水平。

(一)“1+N”模式,做大供应链

作为一家深耕消费品供应链26年的老牌企业,怡亚通服务的客户既有世界500强企业,也有新锐知名企业。未来,公司将全力发展大客户1+N保量增量模式,即在核心企业“1”及其上下游“N”之间搭建供应链服务平台,助力品牌及产业上下游之间实现数字化、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基于现有业务的良好合作基础上,与更多优质客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助力品牌客户解决发展痛点难点、实现突围增长,提升公司与大客户的合作规模与市场份额。

(二)多维一体运营,做强产业链

怡亚通不仅在供应链方面有着绝对的龙头优势,产业链在同业中也不遑多让。

在产业链打造方面,怡亚通将围绕三大赛道、十大行业,聚焦产业链中最具优势的价值链条,拓展一批“有优势”“有价值”“有前景”的产业源头项目,依托平台优势整合上、下游资源搭建整合运营平台,嵌入产业核心环节,打通产、供、销之间的联系,推动产业链资源共享、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运营效率及盈利能力,打造中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怡亚通在酒类运营有着成功的经验,“钓鱼台珍品壹号”“国台黑金十年国台黑金十年”“摘要12”等产品成功破圈;自有品牌方面,“大唐秘造”“首要”“首粮”“宫廷御膳房”等逐渐在市场立足,并逐步实现市场份额快速增长。未来也将持续聚焦更多具有市场潜质的优质品牌,实现品牌运营的价值最大化。

同时,怡亚通整合多行业源头原材料优势建立供应链平台,围绕全国重点规划项目,联合各省市区资源载体,共同合作推进原材料供应链平台建设,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布局,目前已搭建并试运行的平台包括新能源产业链(锂矿/碳酸锂+光储充+新能源商务车)、基建产业链源头、光伏及半导体材料等。

除此之外,怡亚通还聚焦三大行业赛道:大消费、新能源、大科技,选择有潜力的创新型团队/中小企业进行投融孵,实现供应链平台和孵化企业之间相互促进,推动怡亚通供应链商业生态做大做强。同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推动企业快速成长,未来将逐步走向资本市场。与怡亚通平台形成战略协同、资源共享、联合创新发展,共同构建共融共生的供应链商业生态。

新能源产业孕育新商机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再次迎来发展契机。

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怡亚通顺势而为,从新商机入手,布局新能源产业,全力打造充电桩、储能、光伏、新能源商务车、新能源叉车、机器人等行业事业部及专业化团队(创新产品团队、市场拓展团队、解决方案与交付团队),通过平台+营销的方式立足中国面向全球来拓展新能源产业业务,以纵向专业化及横向一体化的进攻型平面组织推动新能源全球战略落地。

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国内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财税支持,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政策持续的加码,对于怡亚通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公司或将充分结合自身优势,紧握行业重大发展机遇,寻找新商机,构建业务发展新的“护城河”。

小结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怡亚通战略转型的至关重要的一年。

怡亚通以“供应链+产业链+孵化器”模式,打造集供应链平台服务、产业链整合运营、品牌营销、数字化商业、企业投融孵等多维一体、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整合型数字化综合商社。发展供应链,升级产业链,聚焦最优价值链,构建一个跨界融合、整合共享、共荣共生的商业生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动中国商业经济实现数字化、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

怡亚通基于基础盘稳健发展,多品牌运营业务加速成长。未来,怡亚通计划将在全国成立100个综合商业合资公司,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行业向着更高效、更紧密的协作网络转变,为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来源:万联网综合整理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整理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厦门象屿首份ESG报告:全体系深化ESG发展理念,建设可持续供应链
下一篇:打造数据要素市场“新样板”,深数所在数据交易领域先行先试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