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发布2023年度审计整改报告!将商业保理等涉地方债风险作为监管重点,适当增加专项债用于清欠企业账款
近日,由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披露了有关部门对审计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其中,《报告》提到,关于地方债务管理不够严格问题的整改情况,金融监管总局重新规定:对新增隐性债务、不实化债等问题严肃查处、问责到人;推进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管理,主动接受各方监督,防范法定债务风险。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对信托、保险以及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机构提供的融资进行督促整改。这也是财政部首次将地方财政问题交由驻各地监管局牵头督促整改。
此外,针对地方债管理不够严格方面,《报告》还详细分析了隐性债务屡禁不止和拖欠企业账款仍有新增的原因,并给出针对性对策。比如工信部表示组织新一轮摸清拖欠账款底数工作,配合财政部等部门统筹推进化债与清欠工作,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适当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清欠,为清欠引入“源头活水”。
将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监管重点
2022年以来,财政部对于“各地隐性债务问题”共印发25批问责建议函,共追责问责428人,公开曝光24起典型案例,同时多次强调严禁地方融资平台通过融资租赁融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此次《报告》提到“地方债务管理不够严格”问题包括2个方面:一是违规举借债务尚未全面停止;二是拖欠账款有所新增。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部分地方受经济基础薄弱叠加土地出让收入下滑、融资 平台“造血”能力差等因素影响,从信托和保险机构、地方金融组织等多种渠道违规举债、虚假化债,也反映出政绩观、债务观仍然存在偏差;相关法律法规虽然对无预算采购、超预算审批、 禁止垫资建设等有规定,但不够细化、刚性不足,执行宽松软使违法成本低,造成新增拖欠等问题屡禁不绝,加之地方财力紧张, 清欠缺乏“源头活水”。
今年6月审计署报告披露,24个地区所属国企通过在金融资产交易所违规发行融资产品、集资借款等方式向社会公众融资,至2023 年底余额373.42亿元,主要用于支付到期债务、发放人员工资等,形成政府隐性债务112.58亿元。
对上述这些问题问题,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分类推进整改,比如:
1、对信托、保险以及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机构提供的融资,督导有关金融机构及地方金融组织加大清偿力度;研究制定加强保险资管公司债权投资计划规范管理、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文件,推动相关金融业务回归本源,防范地方国企借道此类业务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重点关注区县级融资平台债务涉众风险,对风险苗头早识别、早预警,及时向地方政府提示风险;
3、金融监管总局将将持续排查信托公司、保险资管机构债权投资计划业务,严禁通过各种形式违规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指导各地强化对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的监管,并将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监管重点。
4、将指导金融机构加快落实金融支持化债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融资平台存量债务做好接续和置换,严格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向融资平台提供新增融资,稳妥处置存量涉众债务,制定涉众风险应急预案。
此外,财政部也将加快推进地方政府法定债务和隐性债务合并监管,开展覆盖法定债务、隐性债务、拖欠账款、需地方政府偿还的其他债务、地方国企债务等全口径债务监测。
财政部还表示,将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惩戒措施宽松软状况;发挥增量政策效应,督促各地用好6万亿元置换政策在内的一系列化债支持政策,确保实现2028年底前隐性债务“清零”目标。
将大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
此前审计署公开披露,10省市56个地区在按要求建立拖欠台账锁定存量后,2023年3月以来又新增拖欠76.31亿元,其中5个地区在无预算安排、未落实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安排车站等项目建设,新增拖欠69.5亿元。此外,还有7省30个地区通过直接销账、将无分歧欠款改为有分歧欠款等方式,虚报2023年完成存量清偿53.28亿元。
根据上述《地方债整改情况》,对于上述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肃查处上述5个地区在无预算安排、未落实资金来源的情况下安排项目新增拖欠行为。
另外,工信部会同清欠专班各成员单位坚持举一反三,着力提高清欠质量,2024年组织第三方分3轮抽查清欠台账2万多笔,针对以资抵债证明不足、协议还款期限长等重要疑点,会同清欠专班成员单位赴20多省80多市逐一复核,防止数字清欠、虚假还款。
而财政部在全口径地方债务统计监测工作中,将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拖欠的各类企业账款纳入统计监测范围,要求各地逐项填报、登记锁定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经省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共同签字确定并上报国务院的地方债务数据。
另外,财政部在2024年安排一定规模新增专项债券、结存限额,支持地方用于符合条件的存量政府投资项目,以及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
截至2024年9月底,10省市56个地区通过盘活政府资产、加大土地出让力度等已偿还新增拖欠账款本息37.96亿元;7省30个地区通过直接偿还或以资产抵偿等整改虚假清偿问题涉及资金17.74亿元。
针对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上述《报告》提出下一步工作安排是:推动完善清欠长效机制,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推动有关部门严格执法,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管理闭环,严禁企业垫资建设、严查预算外上项目;建设全国统一的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加大投诉处理力度。
工信部表示,组织新一轮摸清拖欠账款底数工作,配合财政部等部门统筹推进化债与清欠工作,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适当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清欠,为清欠引入“源头活水”;而针对工程建设领域拖欠重灾区问题,推动有关部门在项目管理和支付结算等制度中纳入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要求,推动有关部门将拖欠情况作为后续新增项目的考量条件。
近期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谈及明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三大工作重点之一,正是推动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该负责同志称,明年解决拖欠账款相关工作将进一步深入推进,地方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尽最大能力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央企国企要继续带头发挥清欠作用,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应付快付、应付尽付”。要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强化失信惩戒,推动落实解决账款拖欠问题长效机制。
根据财政部此前公开信息,2024年至2028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其中用途就包括了偿还拖欠企业账款。
来源:审计署网站、第一财经等,万联网综合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