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保理大手笔增资至16亿元,增幅达60%!“从严监管、减量增质”将是行业大势所趋

万联网 , 产互与供金智库 , 2025-03-16 , 浏览:723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纽带”,商业保理在赋能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众多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按照行业发展一般规律,随着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商业保理行业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从严监管,减量增质”将是大势所趋。

万联网获悉,近日,字节跳动旗下海南字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简称“字跳保理”)进行增资,注册资本由原来的10亿元增加至16亿元,增幅高达60%。据了解,这是字跳保理成立以来发生的第三次增资。

天眼查App显示,海南字跳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12日,经营范围包括许可项目商业保理业务、一般项目融资咨询服务、非融资担保服务、企业信用调查和评估、破产清算服务、企业征信业务等。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为3千万元,仅5个月后,字跳保理注册资本即3000万元增加至3亿元。2022年12月底,字跳保理再次进行增资,注册资本则由3亿元增加至10亿元,直至此次字跳保理第三次增资。

商业保理的现状和挑战

商业保理,全称商业保理业务,是一种集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催收、信用评估及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它主要面向实体企业,特别是那些在日常运营中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的中小企业。通过商业保理,企业可以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通常为专业的金融服务机构),从而提前获得资金流动性,同时由保理商负责后续的账款管理和催收工作。

作为服务供应链金融和中小微企业成长的一支金融力量,商业保理公司自2012年以来迅速发展。2022年,我国保理行业业务总量达4.08万亿元,同比增长13.9%,其中商业保理业务量占比34.6%,连续五年保持全球第一;2023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进一步增长至约2.2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商业保理业务规模有望达到3万亿元人民币。

但商业保理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境:比如行业企业良莠不齐,空壳失联占居多数,在营企业在发展模式、风控合规、人才等方面存有掣肘;监管规制、政策支持亟待跟进补位,社会信用体系有待优化完善等。

对此,需要企业监管、政府等多方联动,加快破除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桎梏。

保理牌照大清退

监管层面,目前“类金融”业态的监管正在陆续完善中。近年来,上海、广东、天津、湖南、安徽、河北、山东、辽宁等地也对辖内商业保理进行了整顿清理。例如,2024年5月30日,深圳公示共有3537家商业保理公司或将自商业保理行业“出清”;其中,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期间,深圳有1269家商业保理公司通过注销、吊销、除名、变更名称和(或)经营范围退出商业保理行业。2024年11月6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退出商业保理行业的公司名单,共计3家;2025年1月10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公布了《退出本市商业保理行业的公司名单》共计275家。

2025年3月10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深圳市部分商业保理公司退出相关行业的公告》,2024年5月至2025年2月间,短短9个月深圳市再有816家商业保理公司退出行业!

近两年,由于受国资委保理公司“一参一控”因素和清理“两非”“两资”及“退金令”影响,部分央企保理公司也清退了其体系内的“多余”商业保理公司,已解散、注销、退出的央企保理公司已多达十余家。

据企业预警通筛选发现,截至目前共有10000多家商业保理公司登记过,而在营的商业保理公司不到3000多家。

未来趋势:从严监管,减量增质

2024年4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 证监会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三部委联合印发 《 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金融组织监管的通知 》 ( 金发[2024]8号 ) ( 简称 “ 8号文 ” ),列出了包括加快清零存量不合规机构 、 严控新批新设机构 、 严格限制跨省展业 、 严管杠杆和融资来源 、 切实加强消费者保护 、 严肃治理市场乱象 、 有序处置四类机构 、 依法规范登记注册 、 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 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 持续提升监管质效等11项重点任务。

随着上述8号文的逐步落地,商业保理行业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商业保理回归主业、聚焦场景,提供产融服务成为行业主流,因为有场景加持,这些商业保理公司业务仍能保持高速增长,增资需求强烈。另外,由于商业保理停止新批,商业保理“牌照价值”凸显,部分企业集团旗下保理公司已成为集团盈利贡献的重要来源,也持续强化资源投入。

尽管不断有商业保理公司注销或解散、清退,但存量的保理公司尤其是大型央国企等保理公司纷纷通过增加注册资本的方式,增强自身服务集团主业的能力和资本实力。

去年以来,多家大型商业保理公司进行增资或宣布增资,持续强化资本投入,应对业务的高速增长。例如,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能保理2024年注册资本由40亿元提高至70亿元,成为央企保理中注册资本最高的商业保理公司之一;无锡城发保理2024年注册资本由4.6亿元增加至15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获评AA+信用评级的地方国企保理;无锡国金保理注册资本金从1亿元增加至3亿元;此外,苏交控保理2024年两度注资,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加至10亿元,成为国内交通领域资本实力最强的商业保理公司之一;2025年3月4日,中建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5亿人民币增至20亿人民币,增幅约33%。

商业保理既具有金融属性,又具有产业属性,其核心特征便是产融结合,对支持产业链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纽带”,商业保理在赋能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众多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按照行业发展一般规律,随着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商业保理行业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从严监管,减量增质”将是大势所趋。

2025年,保理公司的供应链金融应该怎么做? 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万联网计划于3月27日深圳举办“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届时,论坛将围绕“数实融合,智链未来”这一主题,邀请近30位行业权威专家、企业实战大咖及金融机构代表,并汇聚5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龙头企业、央国企、银行、产业互联网平台、保理、金融科技公司、基础服务商、数商等高管共同交流探讨,将携带着对供应链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刻洞察与实战经验,共聚一堂,分享智慧,启迪未来。

大会期间,将举办多场专题论坛和圆桌对话,围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促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国企供应链服务创新及产融生态构建、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下的跨境供应链及金融机遇与挑战、AI驱动下的产融创新、“物的信用”构建与实施等细分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这些论坛和对话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行业内外人士搭建了一个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窗口,同时助力推动整个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论坛现场还将重磅发布3份行业读物——《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中国产业供应链服务调查报告2025》,并为“2025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杰出企业”6大榜单的企业颁奖,将为行业树立创新标杆,促进生态合作与资源对接。

想要参会/赞助/演讲的朋友,记得联系客服李女士:19168536275哦~

来源:万联网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政府主导+国企运营:构建全国首个县级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已成功放款2.22亿,成国资国企发展新对标!
下一篇:AI大模型「ColdSeeker」重构万亿冷链产业资产,冷链数据平台「链库」完成1.5亿元战略融资!
  • 产互与供金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