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强华:供应链票据场景构建助力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机遇、平台创新与实践路径

万联网 , 毛强华 , 2025-04-08 , 浏览:347

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

万联导读:3月27日,由万联网主办,中企云链、深度数科、中诚信征信、高达软件、金网络、工品牛、合合信息、中晟供应链、中数智创、中仓登等合作伙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厦门市现代供应链联合会、前海产业智库等机构鼎力支持的“2025第十二届产业数字化与供应链金融创新论坛”在深圳隆重召开。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毛强华)

在论坛现场,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研究员毛强华主要围绕供应链票据场景构建对地方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机遇与挑战展开分享,内容分为六个方面:

一、国家政策对供应链金融的支持脉络

当前政策体系以三大核心文件为支撑: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84号文首次在国家层面定义供应链创新;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委发布的226号文系统阐释供应链金融内涵;2019年银保监办发布的155号文明确金融机构服务要求。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2月征求意见稿首次规范电子债权凭证业务,以及国务院第802号令对中小企业支付的明确规定,为票据应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票交所系统升级与供应链票据创新

票交所新一代系统(2023年7月上线)实现了三大突破:1)强制到期提示功能防范逾期风险;2)信息披露系统实现逾期次日全网通报;3)供应链票据平台突破传统开户限制,支持绑定任意银行资金账户。目前供应链票据已形成7/8开头的独立编码体系,并与信托公司合作探索票据资产证券化路径。

三、电子债权凭证与供应链票据的协同发展

技术底层具有同源性,但法律地位差异显著。电子债权凭证受互金协会监管约束,而供应链票据依托《票据法》保障。建议地方国企优先选择直连票交所的供应链票据平台,因其具有法定票据地位和数据资产沉淀优势。

四、地方实践案例:山东模式的启示

以临沂为例,2018年率先试点区域商票体系,通过政策组合拳(临银发〔2018〕25号文)培育市场。近期发布的《供应链票据生态建设示范市行动方案》构建"商城+国资+制造"三体系融合的"沂链通"平台,实现全国资金虹吸与数据资产沉淀。

五、赋能地方经济的三大路径

1、资金突破:通过票据信用吸引全国增量资金,某平台实现本地/外地资金1:1配比;

2、招商创新:将票据授信纳入招商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债务优化:置换高息短期债,某千亿负债平台日省利息约200万元。

六、平台申报的"3331+2"标准

建议申报机构重点把握:3类场景建设(产业链、数据链、资金链)、3项资质要求、3级风控体系、1套技术标准和2大运营保障。特别提醒关注个体工商户票据应用的政策突破机遇。

来源:万联网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颜艳春:千万别错过 AI 春天,智业文明已来
下一篇:中诚信征信薛婧:从数据到决策,助力企业做好信用管理
  • 毛强华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