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首现扣非亏损2.8亿!仓储物流央企中储股份投资损失3.7亿拖累2024年业绩,3.92亿收购关联资产将增利6320万

万联网综合整理 , 国企供应链智库 , 2025-05-04 , 浏览:102

导读:中储股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中储集团所属的广州货代和寿阳公司100%的股权,交易价格合计为3.92亿元。本次交易涉及中储集团内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构成关联交易但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中储股份需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预计增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为6320万元。

近日,中储股份披露对外收购计划,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控股股东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储集团”)所属的广州中物储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货代”)和中国物资储运寿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寿阳公司”)100%的股权,交易价格合计为3.92亿元。记者注意到,本次交易实质上是中储集团内部资源整合。中储集团将旗下资产注入中储股份,推动优势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中储股份将进一步聚焦主业,完善产业链布局。


4月18日,中储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中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631.44亿元,同比下降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亿元,同比下降48.7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2.81亿元,同比下降187.6%,八年来首次出现扣非净利润亏损;基本每股收益0.1850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元(含税)。由于本次交易涉及中储集团内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储股份需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预计增加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约为6320万元。另外,中储股份4月25日发布了2025年一季报。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2.31亿元,同比下降5.01%;归母净利润为6441.14万元,同比下降76.4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11.42万元,同比增长3.98%;基本每股收益0.03元。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中储股份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当期应收账款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达222.67%。

拟收购广州货代和寿阳公司100%股权

作为央企上市公司,中储股份所属细分行业为仓储物流行业,公司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领域持续发展,主要业务包括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以及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在股东结构方面,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较为集中,其中中国物资储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6.26%的股份,显示出其作为控股股东的重要地位。

根据收购方案披露,中储股份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中储集团下属的广州货代、寿阳公司100%股权。本次交易中,中储集团为中储股份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据悉,中储集团推出本次收购,主要为贯彻落实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专业化整合的实施,加快集团内部资源整合。
资料显示,广州货代地处广州市黄埔港码头集中群两公里范围内,通过外租仓库进行轻资产运营,主营业务有大宗商品的进出口报关报检、保税、物流配送、仓储、海运订舱及船代等。寿阳公司主要业务为煤炭物流业务。
中储股份认为,广州货代及寿阳公司转让至中储股份,不仅有利于广州货代及寿阳公司充分利用中储股份较为规范成熟的物流服务能力、通畅的融资及资本运作渠道,以及丰富的客户资源优势,而且该交易对中储股份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拓展业务、强化风险管理,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储股份还表示,将广州货代及寿阳公司转让至中储股份,有利于中储股份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的拓展,并优化公司在山西的物流设施布局。
根据评估,广州货代股东全部权益账面价值4766.82万元,评估价值5747.82万元,评估增值981万元,增值率20.58%。寿阳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1.27亿元,评估价值3.35亿元,评估增值2.08亿元,增值率163.09%。
本次交易中,广州货代及寿阳公司100%股权的交易价格分别为5747.82万元、3.35亿元,合计约为3.92亿元。
从盈利能力上看,2024年和2025年前3个月,广州货代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6亿元、1.27亿元,净利润1163.04万元、294.5万元。同期,寿阳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2862.69万元,净利润5157.33万元、1042.21万元。
由于本次交易涉及中储集团内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储股份需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预计增加公司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约为6320万元。

中储股份进一步表示,通过将中储集团所属的广州货代及寿阳公司等优质资产注入中储股份,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不仅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还能不断改善经营,做优基本面,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

2024年投资损失3.7亿拖累业绩下滑


实施关联资产并购的背后是,中储股份业绩压力不小。
作为仓储物流行业上市公司,中储股份实施“两商两网三支撑”的业务战略。其中,“两商”是指仓储物流基础设施供应商、专业物流运营商。“两网”是指仓储网络、运输网络。“三支撑”是指形成完整的资产经营策略和全周期评价体系,通过仓储物流设施投资与开发,持续优化资产结构;通过物流技术创新,以科技赋能促进供应链转型升级;通过发展相关细分领域物流,释放仓储、运输网络产能。
日前,中储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下降48.76%至4.0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81亿元,同比下降187.6%。这也是中储股份自2017年之后,八年来首次出现扣非净利润亏损。对此,中储股份称,主要是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营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损失额大幅增加以及对持有的房地产股权及相关债权计提减值。
记者注意到,2024年,中储股份的投资收益为-3.7亿元,而2023年则为-5026.92万元。其中,公司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为-3.67亿元,2023年则为-4409.59万元。
中储股份的联营企业中,房地产公司诚通建投有限公司2024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7.37亿元、-8.57亿元。2024年,中储股份对该公司在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3亿元。受上述因素影响,截至2024年末,中储股份对外长期股权投资金额23.63亿元,较年初减少4.14亿元,降幅14.91%。

在主营业务方面,2024年,中储股份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智慧运输平台建设与运营三大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35亿元、208.1亿元、397.89亿元,同比变动-1.6%、-26.69%、10.12%;毛利率26.56%、0.82%、2.41%,同比增长1.83、-0.33、0.23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近期中储股份遭到重要股东减持。4月22日晚间,中储股份披露,公司第二大股东CLH 12 (HK) Limited因自身资本规划需要,于4月11日至22日期间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486.66万股,减持比例为0.68%,当前持股比例下降至10%。
此前在2024年11月7日至2025年4月10日期间,CLH 12 (HK) Limited曾减持中储股份9091.51万股。以成交均价粗略计算,减持金额约为5.59亿元。
来源:中储股份公告、长江商报等,万联网综合

WWW.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综合整理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去产能风暴中杀出黑马!钢铁行业“减量发展”,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业绩逆势上涨
下一篇:涉嫌变相融资性贸易!华仁药业一年亏掉上市13年所有利润:无视合作方“伪国企”身份预警,垫资14亿欠款难收回
  • 国企供应链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