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报数据遭监管问询!瑞茂通回复:煤炭价格及煤炭业务量下降致营收减少,全额法净额法核算收入符合规定,不存在偿债风险…

万联网 , 供应链金融智库 , 2024-10-28 , 浏览:2793

10月24日,有投资者向瑞茂通(600180.SH)提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煤炭进口量持续高增长,新疆煤炭外运量前9月增长52%等,公司在各种传统优势领域总量持续放量的情况下,为什么公司营收却反向大幅缩减?原因在哪里?

对此,瑞茂通回复表示,公司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平均价格的下降以及国内煤炭业务发运量的下降。2024年以来,国内煤炭供给规模总体平稳有增,但国内消费端有效需求不足,煤炭价格整体呈现波动下行的趋势,公司国内煤炭业务发运量有所下降。瑞茂通始终坚持稳健经营、长期发展,未来会继续夯实全球化运营大宗商品的能力,重点开拓境外新的业务区域及客户,同时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品类,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回报广大投资者。

根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显示,瑞茂通主营业务为煤炭、其他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报告期内,瑞茂通实现营业总收入143.75 亿元,同比下降39.79%,主要因煤炭业务量及平均价格低于上年同期;归母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46.28%;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89.22%。营收构成中,煤炭供应链业务实现收入103.31亿元,非煤大宗贸易供应链业务实现收入40.23亿元。 

10月26日,瑞茂通发布关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称,近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2024年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公司就工作函中涉及业绩下降、全额法净额法,以及与10家国企成立合资公司、预付款支付对象等内容问题做出回复。

瑞茂通回复监管函称,公司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煤炭平均价格的下降以及国内煤炭业务发运量的下降;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部分联营企业2024年上半年业务受行情波动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公司为对冲大宗商品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而开展的期货衍生品业务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公司2024年半年度供应链板块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关数据变动趋势一致。

瑞茂通2021年前五大客户与2022年、2023年有所差异, 主要原因是业务模式发生变化。2021年瑞茂通油品业务以进口为主,2021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成品油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受相关政策影响,油品进口业务盈利空间缩窄,因此2021年下半年开始,瑞茂通逐渐减少进口业务,着重开发转口业务。

瑞茂通的主营业务为煤炭、石油等大宗商品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模式分为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瑞茂通称,公司通过判断不同业务模式下,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是否拥有对商品的控制权、自主定价权等,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制定关于总额法及净额法收入的核算原则;且公司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核算确认的相关业务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其中,进口业务模式下,公司主导了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节点的整个过程。公司为该业务的首要义务人,符合“主要责任人”身份,按总额法确认收入。转口业务模式下,公司承担了货物的存货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为该业务的首要义务人,符合“主要责任人”身份,按总额法确认收入。

根据公告披露,瑞茂通应收账款前十大客户中贸易商居多,主要是由于煤炭业务从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采购、运输、仓储、通关、销售、回款等环节较多,经常会有区域优势或环节优势的贸易商参与其中。这些贸易商为公司提供资源采购、销售渠道拓展、仓储管理等服务,以贸易形式加入公司业务链条,但是终端客户回款由公司控制。整个业务过程中,确保公司持有货权或者享有债权,在货权转为债权后,由于终端客户严格准入、资信优秀、实力雄厚且终端客户回款由公司控制,可以确保债权风险总体可控。

2024年6月30日,瑞茂通应收账款前十大客户余额较2023年末增长14.19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15.42亿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受行情和业务链条的影响。时,瑞茂通称,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确定依据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存在未充分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

此外,近几年,瑞茂通与联营企业的交易额及应收账款余额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是近两年国内煤炭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特点,利润空间收紧,为了应对行情的变化、有效控制风险,公司对于国内煤炭业务采取谨慎操作的策略,与联营企业国内业务的合作量减少,交易额及应收账款余额下降。 

关于偿债风险问题,瑞茂通在监管函中提及,公司总体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营业收入及净利润总体保持稳定,货币资金余额充裕,融资渠道畅通,为有息债务还本付息及应付账款的偿还提供了有力保障,不存在偿债风险。

瑞茂通关于2024 年半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全文如下:

https://www.sse.com.cn/disclosure/listedinfo/announcement/c/new/2024-10-26/600180_20241026_CKIY.pdf

扩展阅读:煤炭供应链龙头瑞茂通发布2024半年报:上半年扣非净利增超89%,大气派发1617万元现金用于中期分红!

来源:瑞茂通公告,万联网综合整理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风控闭眼入!国企风险防控“十”大措施!
下一篇:又一家央企子公司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因收入确认不准确等多项问题财报存疑,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此前已多次被警示
  • 供应链金融智库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