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煤炭价格一路跌,国企供应链公司还能切入做业务吗?有哪些快速切入的打法?

万联网 , 黄贵生 , 2025-04-06 , 浏览:400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落地落细落实,宏观经济将回升向好,同时将会拉动煤炭需求增加,冶金、建材、化工包括电力行业消费量较今年预计同比增加1.5亿吨左右。

总体分析,2025年煤炭市场形势将好于2024年,全年煤炭消费量将比2024年略有增加,但煤炭市场总体宽松时段性紧张的态势没有改变。这也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张宏,在2025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做出的判断。

所以,总得来说,煤炭供应链还是适合国企供应链公司切入。毕竟煤炭作为我国重要战略能源,市场规模也有10万亿级、交易链条长、业务真实性好把握、回款较快、金融属性没那么强、且开展煤炭业务符合区域战略物资保供的主责和使命,所以也非常适合国企供应链公司切入做业务。

而近期,在万联网微课堂第203期直播中,我们特邀了在煤炭供应链业务领域拥有20年经验的原东煤交易总裁黄贵生老师,以及数链科技(中国最早的煤炭供应链服务企业瑞茂通主导孵化、独立运作的煤炭数字化服务与运营服务平台)风控总监路宇立老师,一起探讨煤炭供应链业务为啥受国企的欢迎、有哪些场景和打法以及开展煤炭业务要注意哪些风险等话题。

关于煤炭供应链业务为什么受欢迎、有哪些场景和打法,黄贵生老师表示:

今年以来,受国资委74号文影响,国有供应链公司的营收规模下滑厉害,少则30%,多则70%的下降。国有供应链公司的营收压力巨大。有不少国企想进入煤炭领域开展供应链业务,近期有很多人向我询问煤炭供应链业务怎么做。

怎么判断一个领域的供应链业务好不好做,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例如:产业链的规模与增长性、产业链现金流转率、物流效率、产业链上下游资信、产品操作性、资金需求等。

如上表所示,以煤炭产业链为例:

1、煤炭流通领域有10万亿的规模。虽然长协煤越来越多也积压了市场煤的空间,但市场煤、中间流通商是不可替代的,还是有不小市场空间、可服务空间,只是一些流通商功能会转变。

2、煤炭有电煤、焦煤、化工、建材四条产业链。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焦煤、建材产业链回款比较差。电煤相对比较好,动力煤的回款周期一般在60天到90天,且由于下游是电厂,回款相对比较可靠,煤化工下游的产业链也有10万亿的市场规模,可想象空间大。

3、交易频率比较高;北煤南运、西煤东运,中间有上千公里的流通,流通环节多、参与方多,公铁水各种运输复杂,贸易商多,流通效率低、问题多,场景多,可参与提供服务的机会多。

4、产业链上下游都是央国企,中游有铁路局,整体可信任度高。

5、煤炭产品虽然相对非标,但是SKU较少,能源类刚需品处置也相对容易。

6、本大利小,一笔订单没有500万以上,很难有钱挣。并且上游要全额预付、下游有账期,每个月有大概六七千亿的资金需求(预付有700-800亿,1000多亿的库存,4000亿的应收)。

虽然优缺点都有,但整体来看,煤炭还是比较适合做供应链业务的。

在选择好品类之后,就要思考清楚自己的打法,要根据自己的禀赋、目标,决定选择哪些场景切入,做好规划和设计。否则很容易陷入有一单、没一单的窘境,尤其是当前煤炭行业下游需求弱、竞争多的情况下,订单更不好找。要找到既能快速起量,又能持续有量的打法。

流通格局导致了中间需要有一批服务商来参与。中间往往要经过多手流通商,要用公路、铁路、水路各种方式结合才能实现北煤南运、西煤东运。所以,煤炭供应链业务的场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煤炭供应链业务的场景和打法具体有:

1、帮电厂做采购,最常见,风险最小

2、给国有煤矿打预付款,代采;一般在坑口买卖提单,一对多

3、基于港口或者货场,做存货业务

4、包站台或包物流园区,选择好站台,深入地做物流

5、包矿,民营矿有资金压力

6、包洗煤厂,主要是焦煤领域,从矿采购后到洗煤厂洗煤,再流通到下游,一般是跟钢厂联动(煤焦钢联动,甚至钢成品也买走)

7、包化工厂,帮兰炭厂从煤矿买块煤,生产出兰炭后再帮着卖出去,双购销模式,双倍营收

8、平台化,如数链科技或者一些银行,建立供应链平台

9、组合型的,可以把应收、预付、存货等不同的场景和打法组合来做

进一步来说,上述打法都是从资金赋能切入,但是绝对不能止步于资金服务,必须加代采、运输、仓储、包销、加工、管理优化等更多的增值服务。围绕电厂应付,就可以衍生出至少8种打法,例如到电厂收货,或见铁路大票付款,或在站台付款等。

4月10-11日,黄贵生老师将于在天津向大家分享更多的煤炭供应链业务实务经验。同时,当天还有数链科技风控总监路宇立老师以及供应链业务法务与合规专家张律师、煤炭物流运输实操专家郑老师。课上,4位老师将带你重点学习供应链公司切入煤炭供应链贸易的主要场景及典型打法、煤炭业务切入的方法与路径,应收/存货/预付三个场景下完整业务流程与具体风险点管控,物流运输管控细节、业务合规与全额计收实务,深度剖析典型风险案例等内容。

课上,拥有20多年大宗实操经验(煤炭/能源化工品/不锈钢/废旧物资回收/农产品等)的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原东煤交易总裁黄老师,就“供应链公司切入煤炭产业的打法与风控”展开授课,他将分析煤炭贸易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讲解供应链公司可做的场景及典型打法、风险管理体系架构、不同资源禀赋企业切入路径等。

课上,拥有17年供应链风险防控实战经验、曾任怡亚通/商贸通风控总监、现任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老师,就“煤炭业务常见法律合规风险防范”展开授课。她将从合规开展煤炭业务、煤炭常应链业务合规与风险管理实务。

课上,擅长煤炭领域业务实操风控管理和风控系统建设的数链科技风控总监路老师,就“煤炭业务与风控实操”展开授课,重点分享应收、存货、预付三大场景下完整业务流程与具体风险点管控。

课上,拥有十余年大宗产品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擅长将数字科技与煤炭行业深度融合,围绕煤炭物流站、煤炭运销等场景提供服务的北京互链时空数科总经理郑老师,就“煤炭供应链物流运营细节管控”展开授课,重点分享煤炭铁路运输物流、水运物流、汽运物流操作流程及要点等。

同时课上,我们还将安排同学间相互认识链接的环节,让您不但能学习经验,还有机会找到业务。

课程报名咨询:李老师19168536275

作者简介

黄贵生 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专家

  • 国内资深产业互联网及供应链金融专家,在多家国企/产业互联网平台任战略顾问、执行总裁、原东煤交易总裁

  • 20多年来持续聚焦大宗商品贸易,供应链集成服务、产业链供应链平台一线实战,曾主导构建了国内大宗煤炭产业互联网平台——东煤交易

  • 在煤炭、能源化工品、不锈钢、废旧物资回收、农产品等细分品类均有项目实操经验

  • 打造过若干案例:贸易龙头转型产业互联网平台、核心企业产业链延伸制造集群、产业集群虚拟云工厂模式等,致力于推动产业互联与工业互联在产业集群的融合,推动数字化科技和产业科技双轮驱动对传统产业链的改造

本文为万联网(www.10000link.com)原创文章,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文章欢迎各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万联网
关注万联网公众号
上一篇:黄贵生剖析 “十五五”:防御性收缩与结构性布局,国企供应链的未来命门
下一篇:星展银行助力中国企业出海:跨境多渠道支付护航,供应链金融创新破局
  • 黄贵生
    作者

TA还在犹豫如何开场。


最近内容
  •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
    万联网
    《中国供应链服务生态创新发展白皮书2025》是由万联网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战略管理研究中心,联合一众业内专家大咖共同编撰的,重点分享了15位业内专家对供应链服务业态未来发展的深度思考,并整合了9大特色标杆案例,对供应链从业者极具指导价值。
    了解更多>
  • 中国供应链金融生态发展白皮书 2022
    万联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供应链战略管理中心、万联网供应链金融研究院、多位行业专家联合编撰
    <10大案例集于一本>中晟供应链、小硕科技、盈佳信联、国网英大碳资产、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宝凯道融、网商银行、六六云链、伊利、苏州新建元和融......
    <行业最新动态一览>聚焦行业热议话题,监管、票据、绿色信贷、政企银合作、仓单、供应链金融公共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中国物联网+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
    蔡宇江
    国内首份以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为主题的行业报告。将于2020年9月17日《第六届中国物流金融创新高峰论坛》重磅发布。
    2012年上海钢贸事件、2014年青岛港事件后,国内的大宗商品仓储融资进入一个低谷的状态,银行谈“钢”色变,全线退出这一市场。时过境迁,随着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存货融资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有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法律和行业规范也逐步完善,面对巨大的市场刚需,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科技型企业联合前瞻性的银行又开始创新并开展存货融资业务,整个业内也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继应收账款票据化之后,仓单数字化、生态化又成为中国供应链金融的另一大趋势。
    顺应趋势,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联合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携手对当前国内的物联网+供应链金融创新与实践情况、标杆案例等进行梳理,率先在业内推出本白皮书,希望为业内同仁的创新与实践提供参考,推动行业健康、加速发展。 在此特别感谢上海大学储雪俭教授、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张春艳女士的专业指导。同时,对为本白皮书提供案例的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篇幅有限,本白皮书无法为大家呈现业内所有的案例、经验、方法!万联网将继续秉承助力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持续为中国供应链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为构建共生、共享、共赢的供应链金融生态圈不懈努力!

    万联供应链金融研究院
    上海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北京德和衡(深圳)律师事务所
    2020年9月11日
    了解更多>
  • 供应链金融
    宋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宋华教授经典作品——《供应链金融》全新修订!《供应链金融》曾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物华图书奖一等奖荣誉,目前该书经典再版,已登陆各大电商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业内人士不容错过的精品读物!
    了解更多>
订阅&推送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QQ好友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
的供应链金融创投资讯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