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大小巨头日子都不好过!建发股份2024年净利润预降超70%,浙商中拓预告净利润扣非转亏,瑞茂通净利预降超7成…
资本市场的业绩预告和“情绪波动”一向是观察一个领域或行业最重要的依据之一。2024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叠加部分产业周期性、结构性问题,大宗供应链企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近日,随着A股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密集发布,供应链行业过去1年的经营图景逐渐显现。不到两年时间,大宗供应链企业大、小巨头们从业绩高歌猛进,到利润大幅下滑,再到现在出现单季度亏损,让市场不免有些担忧。
浙商中拓将出现单季度亏损
在经历七年连续增长之后,大宗供应链企业浙商中拓2023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但增收不增利,归母净利润下滑31.83%至6.83亿元。而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更加明显。
2025年1月24日,浙商中拓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在2.75亿元至4.1亿元之间,同比下降40%至60%。此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预计净利润将出现亏损,亏损金额在7700万元至2.12亿元之间。这一数据与2023年同期的扣非净利润盈利5.44亿元相比,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震惊。
2024年,浙商中拓基本每股收益预计在0.31元至0.50元之间,显著低于去年的0.90元。尽管浙商中拓在报告期间内实现的经营实物量预计超过1亿吨,同比增长超过10%,但受行业有效需求不足、大宗商品行情下行、产业链整体周转速度放缓、产业客户经营利润下滑等的影响,也是压制业绩增长的因素;除此之外,期货等衍生品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及处置损益的波动也严重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导致扣非净利润亏损。
另外,江苏德龙系破产重整带来的“重负”依然存在。浙商中拓日前公告称,2024年公司将纳入破产重整范围的江苏德龙系相关公司的应收账款和预付款项转入其他应收款,本年预计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3亿元。后续将根据各项担保抵押物价值的评估结果、破产重整方案以及向共同债务人追偿的诉讼进展情况,综合判断整体风险变化情况,以谨慎、 科学、合理的方式确定最终减值准备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中拓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18亿元,而预计2024年全年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至4.1亿元,那2024年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必定是亏损的。
供应链大巨头、小巨头日子都不好过
事实上,浙商中拓并不是唯一出现单季度亏损的大宗供应链企业。2024年以来,供应链大巨头、小巨头的日子都不好过。
近日,以年营收400亿元的规模被称为大宗供应链“小巨头”瑞茂通也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至0.75亿元,与去年同比减少74.51%至83.01%。而瑞茂通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25亿元,可以推断出,2024年第四季度至少亏损了0.5亿元至0.75亿元,此前2024年第三季度已经亏损了0.36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亏损。
瑞茂通解释本次业绩变动的原因为:公司部分联营企业2024年度业务受行情波动影响下降幅度较大,公司确认的联营企业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减少;沈丘农产品加工厂于2024年5月开机投产运营,市场开拓和品牌培育均需要一定时间,各生产环节磨合期成本较高,叠加2024年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加工厂未达到盈利预期。
供应链巨头建发股份也于春节前发布了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至35亿元,同比减少约73%至82%为史上最差,净利润可能回到10年前。
不过,建发股份的主营业务包括供应链运营(该业务2023年营收占全公司营收的77.7%)和房地产,业绩预告中的归母净利润大幅下滑主要受房地产业务收购红星美凯龙(601828)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扣非后,建发股份的净利润已经连降三年。花费大价钱收购而来的美凯龙不但没能增厚公司收益,反而成为利润的累赘。
建发股份没有单独预告供应链运营业务的情况,但公告表示,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不足、传统汽车行业疲软,公司部分大宗商品集采分销业务和燃油车销售业务利润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
可见,大宗商品市场疲软,使大宗供应链业务的毛利率随之下降。加之上下游企业的应收账款账期拉长、坏账计提比例增加、资金流短缺,给本就不景气的大宗供应链市场雪上加霜。
来源:浙商中拓、瑞茂通、厦门建发等公告,万联网综合
INFO.10000link.COM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